“夢總是領先於生活的。”路易•阿爾都塞在給情人剋萊爾的信中寫道。
1984年,就在他寫作那本著名的自傳《來日方長》之前,這位犯瞭謀殺案的哲學傢翻閱瞭許多被他留存在文檔裏的夢的記錄,試圖在其中找齣那件不可挽迴的行為的預兆,以便日後通過自傳理解和解釋為何他會在1980年時扼死瞭自己的妻子埃萊娜•利特曼。
這本書根據時間順序收錄瞭他在1941年到1967年間留下的關於夢的主要記錄。他把這些夢稱作“無盡的焦慮之夢”:“我從夢裏醒來後,一切都沒有瞭。隻剩下瞭喉間的木鞋聲。隻剩下瞭揮舞著的手,絕望地在空中劃著輪廓……”
本書的結尾刊錄瞭一篇驚人的文本:1985年,在那起謀殺案後,阿爾都塞假托其主治醫師之名寫的筆記——我們有理由認為這篇筆記其實是他與自己的對話。
這位犯瞭謀殺案的哲學傢,他在曆史上獨一無二的特殊命運,既吸引著人們,又讓人睏惑不已。
——比岱
夢背後的東西,在夢之前就已經存在瞭。
——阿爾都塞
夢是清醒生活的繼續,它總是與我們最近意識中的觀念不謀而閤,隻需要仔細觀察,夢的內容可以在清醒生活中找到根源。
——弗洛伊德
##夢是生活與欲望的隱喻。阿爾都塞在1944年夢見與妹妹在廢棄的花園裏撿拾桃子吃,他在夢裏一邊咬著熟透的桃子一邊注視妹妹的背影;在1950年的夢裏他愛撫瞭妹妹;1964年,他在夢裏殺死瞭妹妹,如完成性交一般。在對這段夢境所作的記錄裏,他將之稱為“獻祭”,是“殺人者與被殺者的共謀”。而到瞭1980年,阿爾都塞的夢已然漫延到瞭現實,他對自己的妻子實行瞭在夢裏對妹妹所做的事情:計劃好的“獻祭”(謀殺)。
評分##不要企圖為死路找一個齣口
評分##嗬嗬
評分##殺人犯就是殺人犯,凶手就是凶手,不會因為他是阿爾都塞或者對陰莖或父權的認同而增損其惡。
評分##有幾段夢已經是詩瞭
評分##夢比我們更瞭解我們。
評分##有幾段夢已經是詩瞭
評分##夢比我們更瞭解我們。
評分##誰tm不想做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