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书和女性生活有何关系?书和人生有何关系?如何看待名家名作?……
作为读书家和书评家的伍尔夫,她既有眼界和格局,又兼备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她会把一本书放进文学史,放在某个类型之中,或者把作者的所有作品都拿出来做对比,也会把书放进思想,放置社会之中,甚至构造一个情境来讲一本书,既随性自由、不拘一格,又理性且毫不客气。所以,不得不说,她的读书随笔如同她的人一般,独树一帜,独一无二。
本书主要选自她的8部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飞蛾之死》《瞬间集》《船长临终时》《花岗岩与彩虹》和《书与画像》,最后附有她的日记选,力求完整系统地展现伍尔夫的读书世界。
##“诗人永远是我们的同时代人”,有点意思,我们在诗里寻找的常是某种非历史化的东西。伍尔夫笔下的文字画面感很强,这不只需要幽默感也需要想象力,写到这种程度是种本事。“普通读者”或许并不总是理智,然而那只能说明理智仅仅是诸多价值中的一种罢了。名著选读章节相对乏味,因为个人的魅力隐退了。
评分读起来很轻松,伍尔夫还是很幽默的女子,完全不像《到灯塔去》里的意识流作者。内含一章「女性写作与小说」的内容,所以买了这本,就不用买伍尔夫《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本书了。
评分##真诚的朋友 慵懒却又犀利的猫猫
评分##《人生的冒险》读了好多遍,“大多数女人既不是妓女也不是交际花,他们在夏天也不会呆坐一个下午,…那么他们会做什么呢?…那个年老的女人差不多八十岁了,…,他一定会露出茫然的神色,说他根本不记得了。因为她每天做的事都一样,做饭,洗杯碟,送孩子上学,最后把孩子养大成人。他所做的一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并不是特别愉快,可能是因为我自己读过的名著太少了,对西方文学也没什么了解,没办法和作者产生共鸣。 但是伍尔夫直到四十岁,五十岁,仍然在不停地读书和写作,并且始终都保持着一个谦虚学习的态度,这个是让我很欣赏的。 我从前也会觉得自己年轻时候读的书太少了,会有些焦虑,但是现在想想,我们不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嘛,这有什么好惭愧的。 伍尔夫也是一个特别注重生活本身的人,她的随笔中多次提到关于日常生活的话题,她也更欣赏那些把生活小事写出精彩的作家。 艺术本来就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我们不能把创作和生活本身割裂开来。
评分读起来很轻松,伍尔夫还是很幽默的女子,完全不像《到灯塔去》里的意识流作者。内含一章「女性写作与小说」的内容,所以买了这本,就不用买伍尔夫《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这本书了。
评分##《人生的冒险》读了好多遍,“大多数女人既不是妓女也不是交际花,他们在夏天也不会呆坐一个下午,…那么他们会做什么呢?…那个年老的女人差不多八十岁了,…,他一定会露出茫然的神色,说他根本不记得了。因为她每天做的事都一样,做饭,洗杯碟,送孩子上学,最后把孩子养大成人。他所做的一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一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评分##在没读过任何伍尔夫作品的前提下被安利的,是我看过最动人的读书随笔了
评分##周五在读伍尔夫读书随笔的时候终于获得了一点能量,在枯燥拗口的学术词语中,在不明所以的pre之后,在塞满了论文和评论的思想藤蔓里,伍尔夫的叙述像一道帷幕,把这些枝蔓团团围住,让人暂时忘却了挠人的世界。她像一个好友一样与我在火炉边听着噼里啪啦的柴火声轻快的谈论着,我们要自我申诉我的爱我的恨我在受苦,让一个故事熠熠生辉的,是那团心中不熄灭的火焰,我们应当以强烈而执着的信念为支柱,我们把火把托举着照亮自己的灵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