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这场危机剧烈冲击了全球信贷市场,并迅速蔓延至国际金融体系。在危机的紧要关头,以本·伯南克、蒂莫西·盖特纳、亨利·保尔森为核心的三人救市小组,通过一系列超常规紧急干预手段,成功挽救美国经济走向崩溃。
金融危机10年后,“救市三人组”伯南克、盖特纳、保尔森再次同框,重新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意识到危机的到来并不容易,正如伯南克所说:“敌人正在被遗忘。”在本书中,他们再次深入探讨了如下问题:危机是如何爆发的?为什么它的影响如此严重?在阻止危机演变成第二次大萧条的艰难历程中,美联储发现了哪些“灭火”工具?这些工具如何帮助美国有效应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衰退?
本书是“救市三人组”在国际金融危机十年后的再思考。伯南克、盖特纳和保尔森在这本书中为他们的继任者、其他国家的财政部长以及中央银行的监管者们,提供了对于应对未来危机富有价值的参考。书中所分析的危机“火种”,不仅映照了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它的价值更将远远超过下一个十年。
##美国金融危机回顾
评分##翻译有些奇怪的地方,导致有些逻辑不好理解。本来给四星,但书后附的70页幻灯片实在太加分。
评分##遵循着“狂热-恐惧-崩溃”的顺序,系统性风险总能先于我们找到它而到来。在经历了“史诗般的危机”后,三人(联储与财政两任)的反思与总结对于拒绝遗忘和重蹈覆辙善莫大焉!对于不同意识形态、社会体制、监管模式的国内金融业而言,更须在紧跟金融监管前沿方面从善如流:1.系统的防御体系要覆盖全部业态(尤其是类金融);2.持牌机构的资本补充与可能风险损失的强关联;3.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应急工具更趋丰富,也须更趋平等;4.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并应在一个更高框架内予以制衡、公开透明及相应的问责;5.金融供给的严监管与创新间张力,需要更弹性的机制;6.对数字货币及底层区块链技术的包容性。“孤立的火花”终将蔓延,可能是场“金融浩劫”,亦有可能化为一条新路……
评分##内容是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简要回顾,对金融监管和宏观政策的反思有启发借鉴意义。但没有说的是:伯南克如何在危机前把利率从1%提高到5.25%从而刺破泡沫,保尔森不救助雷曼兄弟与他曾是高盛CEO有什么关系,中国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对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发挥了什么作用。
评分##都是技术官僚掌权者的亲历,没有什么废话,书后几十张图表,当然也会埋藏对自己决策依据和行动的辩护。翻译稍逊不扣分。内容柴干,适合有兴趣读者。 书是2019年出的,一切静好,次年新冠即肆虐全球。。
评分##从政府的角度看如何提前预警以及挽救危机下的市场。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这场危机的爆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在美国“信贷福利主义”的背景下,次级贷规模膨胀;二,美国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和超短期债务;三,监管不力,这三者让整个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危机的最初表现是市场流动性紧张,美联储根据“白芝浩原则”采取行动但效果不好。于是美联储启动紧急条款,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并大幅降息,但效果同样有限。本书作者们一直处于“灭火”状态:救助了贝尔斯登,国有化了“两房”,但未能挽救雷曼兄弟。其很可能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直到美国政府出台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稳住了市场,大火逐渐熄灭。但这次救市也留下了巨大的争议,关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政府的权力边界、金融自由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等等。至于下一次危机,它一定会到来,而我们仍没有做好准备。
评分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这场危机的爆发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在美国“信贷福利主义”的背景下,次级贷规模膨胀;二,美国金融机构的高杠杆和超短期债务;三,监管不力,这三者让整个金融体系非常脆弱。危机的最初表现是市场流动性紧张,美联储根据“白芝浩原则”采取行动但效果不好。于是美联储启动紧急条款,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并大幅降息,但效果同样有限。本书作者们一直处于“灭火”状态:救助了贝尔斯登,国有化了“两房”,但未能挽救雷曼兄弟。其很可能成为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直到美国政府出台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稳住了市场,大火逐渐熄灭。但这次救市也留下了巨大的争议,关于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政府的权力边界、金融自由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等等。至于下一次危机,它一定会到来,而我们仍没有做好准备。
评分##在金融繁荣稳定的时候,一切资产价格将会无限期上涨总是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