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是如何崛起,并成为国际化货币的?
全球经济浩劫不断,美元能否继续呼风唤雨?
未来谁会成为全球货币的霸主?
人民币的国际化之路有哪些启示?
-----------------------------
作为全球 通用货币,美元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享有超级特权!全球的投资、进出口以及外汇储备都以美元作为计算单位。但随着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美国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美元会失去国际货币的地位吗?国际货币体系又将有何变化?
美国经济学教授、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巴里•艾肯格林在《嚣张的特权》中,讲述了美元崛起并成为国际货币的历程,并预测了在当今的经济形势下美元的前景。《嚣张的特权》还对欧元、人民币等其他货币未来的变化进行了引人入胜的分析,巴里•艾肯格林对人民币能否成为国际化货币的见解,耐人寻味!
--------------------------------------
从表面上看,货币无非是一种设计精巧的经济工具,但在历史的火炬照射下,你就会看到货币问题的背后,是政治利益的博弈。《嚣张的特权》在他艾肯格林的著作中,可以称得上是可读性最强、最具启发性的一本。
——何帆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美元是种特权,人人陷入美元旋涡,无法抽离。特权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在一天之内退潮,货币有自己的起落定数。各国货币有自己的问题,正如各国经济同样各有难题。经济现实与历史的美妙组合理智、有趣而冷静,《嚣张的特权》就是活跃的经济学教授巴里•艾肯格林给大家的礼物。
——叶檀 著名财经评论家
在登临霸权之前,美元曾经自强不息过,美元的全球扩张与全球货币的美元化是一致的。《嚣张的特权》揭示的是,虽然美元的全球地位暂时还没有替代品,但很多货币都已开始“去美元化”的探索;美元霸权并未终结,但美元霸权的终结开始了。
——秦朔 《第一财经日报》前总编辑
##到1870年,美国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超过了英国。到1912年,美国的商品出口超过了英国。 1979年,当伊朗威胁将所持的美元储备转换为德国马克时,德意志联邦银行告诫其远离德国马克,究其原因,就在于担心资本流入会加大货币供应量,加剧通货膨胀。 由于现在大部分美国政府债务都为外国人所持有,所以以通货膨胀方式减少债务的诱惑加大。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债务和GDP的比率上升至75%,那么它将很难应对。这种程度的负担对于一个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30%~40%的政府来说是可控的,欧洲就是典型。但对于正常年份税收收入在GDP中只占19%的美国政府来说,这就颇有难度了。
评分##美元是先辈留给他们的一手好牌(尤其对ham的崇拜又多了几分),但一定有能与之对刚的竞争者,欧元也好人民币也罢,或是百家争鸣。
评分##不晓得本书的受众群体定位如何:学生?研究者?学术界人士??真的晦涩难懂。况且作为科普书籍的话,需要读者有大量的知识储备用以辨别文章内容从而有自己的想法。我感觉一直在被牵着鼻子走,看到一百多页实在看不下去了。
评分##没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与刻意打造就不会有某种货币的特权。美元的强势源自在两次大战中受益壮大的美国国力。与黄金脱钩之后的美元,如脱缰野马,如今美国频繁利用美元霸权通过不断放水贬值收割他国财富,以饱私囊或拯救自身危机。美国举债消费/挥霍的模式不可持续,他国的愤懑不可忽视,新兴国家的崛起亦不可遏制。美国如果不解决自身的问题,作为货币最重要的两个特征:流动性与稳定性将不会再青睐美元,在消耗尽使用惯性之后,货币一哥,谁与论剑?
评分##Peso是美元符号的来源.
评分##废话居多,看似他说了很多,实际上没说啥有用的。
评分##废话居多,看似他说了很多,实际上没说啥有用的。
评分##10年前的书,了解美元的崛起还是值得一看;但对于近些年随着全球时局变动,美元所依赖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评分##到1870年,美国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超过了英国。到1912年,美国的商品出口超过了英国。 1979年,当伊朗威胁将所持的美元储备转换为德国马克时,德意志联邦银行告诫其远离德国马克,究其原因,就在于担心资本流入会加大货币供应量,加剧通货膨胀。 由于现在大部分美国政府债务都为外国人所持有,所以以通货膨胀方式减少债务的诱惑加大。 对于美国来说,如果债务和GDP的比率上升至75%,那么它将很难应对。这种程度的负担对于一个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30%~40%的政府来说是可控的,欧洲就是典型。但对于正常年份税收收入在GDP中只占19%的美国政府来说,这就颇有难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