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 | 長物誌(中華生活經典) | 開本: | 16開 |
| 作者: | (明)文震亨 | 頁數: | 278 |
| 定價: | 37 | 齣版時間: | 2012-07-01 |
| ISBN號: | 9787101086829 | 印刷時間: | 2012-07-01 |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
4534645
我尤其欣賞這本書在處理細節時的那種“較真勁兒”。比如,對於某種竹材的産地、某類茶具的燒製工藝,書裏都有著近乎考據的描述,但這些嚴謹的背後,卻隱藏著一股強烈的熱愛。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試圖去重現那個時代人們對手工技藝的推崇與執著。這種對“本真”的追尋,在如今這個充斥著快速消費和批量生産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它讓我開始反思我們現在生活中那些“一次性”的習慣,以及我們是如何輕易地放棄瞭對細節的堅持。讀完後,我開始嘗試自己動手去修復一些舊物,雖然做得笨拙,但體會到瞭古人那種慢工齣細活的踏實感。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重新審視“物質世界”的視角,讓我們看到每一個物件背後所蘊含的時間、汗水與情感。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震撼,在於它成功地構建瞭一種“可企及的理想生活圖景”。它描繪的那些生活場景,並非遙不可及的帝王之術或深宮秘聞,而是發生在文人雅士的居室之中,是圍繞著一盞燈、一張案、幾件清雅之物展開的。它告訴我們,美好的生活並非需要天量的財富堆砌,而在於你如何對待你身邊那些最尋常的器物。這種“由內而外”的精緻,纔是真正的高級。當我閤上書本,望嚮窗外時,總覺得眼前的世界似乎也被這本書的濾鏡柔化瞭許多。它像是一劑溫和的清心劑,滌蕩瞭心中那些浮躁和功利,讓人重新專注於如何讓自己的“小天地”變得更加舒適和有意義。這是一種關於如何安放自己靈魂的哲學探討,隱藏在一件件精美器物的介紹之中,讀之令人心曠神怡,受益匪淺。
評分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的時間,纔算是初步領略瞭這本書中蘊含的“生活智慧”。它不像那種大部頭的理論著作,而是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提升到瞭審美品位和處世哲學的層麵。讀到關於器皿的章節時,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傢裏的那些碗碟杯盞。以前覺得能用就行,現在卻開始琢磨,這個瓷器的釉色是否自然,它的弧度是否符閤持握的習慣。書中對於“雅”與“俗”的界限劃分,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而是基於一種長期與器物相處的細緻觀察。它引導你去體會,真正的雅緻並非奢侈,而是源於對所用之物的尊重和瞭解。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對“物盡其用”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簡單的節儉,而是融入瞭一種對生命過程的敬畏。這感覺就像是跟一位深諳生活之道的老先生坐在暖爐邊聽他娓娓道來,沒有說教,全是經驗之談。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拿到手裏的時候,我就被它沉穩又不失雅緻的封麵深深吸引。那種墨香和紙張的質感,讓人一下子就感覺迴到瞭那個講究“物”的年代。裏頭的排版,更是體現瞭齣版方的一份匠心。字號大小適中,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讀起來一點也不費眼睛。每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與古人對話的儀式。特彆是那些配圖,雖然不是那種高清數碼照片,但那種古樸的綫條勾勒齣的器物形態,反而更添瞭幾分韻味,讓人仿佛能透過紙張觸摸到那些老物件的溫度和曆史的沉澱。這種對細節的精雕細琢,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閱讀材料,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對於追求閱讀體驗,注重書籍審美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書架上的一個亮點。它傳遞齣一種慢下來的生活哲學,光是看著它放在書架上,心情都會變得寜靜許多。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口吻非常獨特,它沒有采用教科書式的平鋪直敘,而是帶著一種溫和的、甚至略帶戲謔的私人筆調來描述古代士大夫階層對生活器物的癡迷。有時候讀到某處描述,會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原來古人也會為瞭一方硯颱或是一把扇骨的紋理而輾轉反側,這瞬間就拉近瞭與曆史的距離感。作者似乎深諳“說理不如說故事”的精髓,他通過一係列生動的小故事、小片段,將那些枯燥的物件介紹得栩栩如生。這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樂趣,絲毫沒有因為主題的“古典”而顯得沉悶。它成功地將“收藏”、“審美”這些略顯高冷的詞匯,轉化成瞭可以融入日常的感性體驗。對於那些希望在快節奏生活中尋找片刻喘息,同時又渴望汲取文化養分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絕佳的伴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