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诠解 9787513133821 开明出版社

弟子规诠解 9787513133821 开明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毓秀 著
图书标签:
  • 弟子规
  • 国学经典
  • 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儿童启蒙
  • 开明出版社
  • 道德教育
  • 行为规范
  • 礼仪
  • 中华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晚秋画月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开明出版社
ISBN:9787513133821
商品编码:30232044161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弟子规诠解

定价:38.00元

作者:李毓秀

出版社:开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13133821

字数:331000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受欢迎的中国传统蒙学读物之一,带你初入传统文化之门;

★一线专家解读,迄今为止*的“弟子规”读本;

★内容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学习传统文化的;

★参考版本多样,力求精益求精,准确无误;

★编写体例别出心裁,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注释讲解紧贴生活,真正实现活学活用;

内容提要


《弟子规》是继《三字经》之后,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又一重要读本。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叹次于《三字经》。“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就是规范。所以它是每个人,每一个学习圣贤经典,效仿圣贤的人都应该学的。我们编著的这本《弟子规诠解》,书中所讲,处处皆是我们身边的学问,是学习古圣先贤为人处世的根基,每一个人都能从中了解到应当如何做人。它不仅可以使个人的修养得到提高,家庭得到幸福,子孙也都可以兴旺发达。而今重读这部经典,你会发现,它仍然对儿童的修养和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学者、教育家。他的著作有《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他的著作还有《四书正伪》、《四书字类释义》、《学庸发明》、《读大学偶记》、《宋孺夫文约》、《水仙百咏》。

文摘


序言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蒙学教材的经典之作,自清代以来,其深远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便广为流传。它以浅显的语言,将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品德、家庭伦理、社会责任等核心概念,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旨在教导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为日后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弟子规诠解》深入剖析了《弟子规》的精髓,旨在为现代读者提供一份详尽而易懂的解读。全书围绕“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篇章,逐句逐字地进行阐释。编者并非仅仅罗列原文本,而是通过大量的古代典故、历史故事、名人轶事以及贴近生活的现实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弟子规》所倡导的道理。 例如,在“入则孝”的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的含义。这不仅仅是要求子女对父母的呼唤要及时回应,对父母的命令要积极执行,更深层次地揭示了孝道的核心在于“敬”与“顺”。编者会引用孔子“事父母,能竭力”的教诲,以及历代孝子贤孙如何以恭敬之心侍奉长辈的故事,让读者深刻理解“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连接。同时,书中也会结合现代家庭关系,探讨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对父母的关爱,比如多花时间陪伴、细心体察父母的需要、理解父母的苦心等,让古老的孝道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 对于“出则悌”的阐释,本书也做出了详尽的解读。在古代,“悌”主要指对兄长的尊敬和友爱,但其精神内核早已超越了血缘关系,扩展到对长辈、师长以及同辈的尊重与互助。书中会引申到“尊师重道”,强调对传授知识、指引方向的师长应抱有感恩之心,认真听取教诲,努力回报。在人际交往方面,“悌”也体现在“兄友弟恭”之上,这是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的基石,更是社会和谐的缩影。编者会通过生动的例子,说明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如何与同事、同学、朋友建立真诚友好的关系,如何乐于助人,如何避免争执,如何互相体谅,从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环境。 “谨”篇强调的是言行举止的谨慎,这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本书会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传统美德出发,探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应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辨别信息真伪,避免随波逐流。同时,“谨”也体现在对待工作和学业的态度上,要求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敷衍塞责,力求做到最好。编者会结合社会上的一些负面案例,如失信行为、鲁莽冲动造成的后果,来警示读者“谨”的重要性,并提供具体的实践方法,比如在做决定前多思考、在表达观点前多斟酌、在行动前多计划等。 “信”篇是《弟子规》的核心价值之一,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本书会深入解读“口而言,无所不至”的潜在危险,以及“信”对于个人声誉、人际关系乃至社会稳定所起到的基石作用。书中会引用“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等古语,说明诚信是立身之本。编者还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失信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信守承诺所获得的尊重和信任。在现代商业社会,诚信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如何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泛爱众”篇将《弟子规》的关怀范围从家庭、师长扩展到社会大众。本书会阐释“凡人多情,皆当爱敬”的普世价值,强调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信仰和观点显得尤为重要。编者会结合社会热点,探讨如何消除偏见,增进理解,如何用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无论其身份、背景如何。书中也会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通过换位思考来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的社会。 “亲仁”篇提倡亲近有仁德之人,远离恶习。本书会详细解释“同是人,类皆有心,况君子,当博爱人”的道理,说明亲近贤德之人,可以学习其优点,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同时,书中也会警示远离那些品行不端、言行不善之人,以免受到不良影响。编者会通过古今中外的典范人物,展示仁德的魅力,以及与仁德之人交往的益处。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在朋友圈、工作环境中选择有益于自身成长的人,如何辨别和远离不良诱惑,也是本书探讨的重要内容。 最后,“余力学文”篇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并且是在完成基本道德规范之后,将剩余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本书会解读“富莫过焉,贵莫过焉”的真正含义,指出学习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开阔视野,提升智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书中会鼓励读者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不仅学习书本知识,也包括学习生活技能、社会经验等。编者会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学习的方法和乐趣,以及学习如何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总而言之,《弟子规诠解》是一本集传统智慧与现代解读于一体的蒙学读物。它不仅是对《弟子规》原文的深入阐释,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本书以其严谨的考证、生动的案例、贴近生活的解读,力求让每一位读者,无论年龄大小,都能从中获得启迪,将古圣先贤的教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成为一个有德行、有学问、有担当的现代人。这本书的问世,旨在为当下社会重拾传统美德,培养高尚品格,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诠解”的部分,真正体现了其价值所在,它做到了“古为今用”的完美平衡。对于那些在现代生活中已经不太适用的旧式礼仪,作者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他们没有直接批判或摒弃,而是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的普世价值。比如,对于“晨则省,昏则定”这类日常作息的规定,诠解部分将其提升到了时间管理和对家人关怀的层面进行阐释,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保持对重要关系的专注与投入。每一次的解读都配有贴切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或案例分析,使得原本抽象的道德规范瞬间变得鲜活起来,极具代入感。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成年读者在反思自身行为的同时,也能找到可以立刻实践的方向,而不是让经典成为束之高阁的古董。

评分

这本《弟子规诠解》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以往读过的那些传统古籍的严肃刻板,它在保持经典韵味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视角。封面色彩的搭配沉稳又不失活力,字体选择既清晰易读,又透着一股书卷气。拿到手里,纸张的手感非常舒适,不是那种廉价的、容易泛黄的纸张,看得出出版社在选材上是下足了功夫的。装订得也很结实,翻阅起来毫不费力,即便是经常翻看,也不用担心书页会松脱。我尤其欣赏它内页的排版布局,留白恰到好处,使得文字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有拥挤感。而且,那些注释和引文的引用格式处理得非常专业,清晰地将原文与诠释区分开来,即便是初次接触此类经典的人,也能很快找到重点。这种对细节的注重,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对内容产生了浓厚的期待。这种用心制作的实体书,是快餐式阅读时代里难得的珍品,光是摆在书架上,都能感觉到一种沉静的力量。

评分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体会到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它既有文言的典雅,又没有脱离当代读者的语境。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讲究分寸,在解释严肃的伦理概念时,语气是恳切而平和的,既不失对经典的敬畏,又避免了说教的枯燥。很多段落读起来,仿佛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感,让人在字里行间体会到古人对自我修养的极致追求。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让那些遥远的教诲,在今天的语境下依然能够找到回响和共鸣。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做一个正直、有德行的人的现代生活指南,读完后让人心神安定,对未来的处世之道更加明晰,非常值得细细品味和珍藏。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的导读部分写得非常深入浅出,完全没有一般注释类书籍那种晦涩难懂的通病。作者显然对《弟子规》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影响有着深刻的洞察。他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字面解释上,而是将每一条规矩放置于当时的伦理道德体系中进行考量,让读者能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规范行为,而非仅仅记住“应该”怎么做。这种宏观的梳理,为后续的逐条解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关于“孝道”与“忠恕”的探讨,作者引用了大量相关的史料和哲学家的论述进行交叉印证,使得原本被现代社会简化理解的传统概念,一下子变得立体而丰满。阅读这部分时,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条理清晰,逻辑缜密,完全没有说教的生硬感,而是充满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性的关怀。

评分

我特别留意了这本书的注释体例和引文规范,这绝对是专业学术水准的体现。在对每一个词条进行深度剖析时,旁边的注释栏会清晰地标注出历代重要注疏家的观点,并且会注明这些观点的出处,这对于希望进一步深挖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我看到有些争议性的条文,作者并没有武断地下结论,而是将几种主流的解释并列呈现,并给出自己的分析倾向,这种持平且严谨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相比于市面上一些只求速度、内容浮于表面的“快餐式解读”,这本《弟子规诠解》显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案头工作和反复推敲的。它不仅服务于想要了解《弟子规》的普通大众,同时也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或研究者提供了扎实的参考资料,体现了开明出版社的出版良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