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平洋战争3:不宣而战
定价:59.80元
作者:青梅煮酒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43576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太平洋战争”系列自2015年7月在天涯社区连载后,作者连续两年获得天涯社区“煮酒论史”栏目十大作者称号,获得2016年“快客杯天涯社区18周年人物盛典文学分区网络红人”称号。作品当年即获得*新作称号,连续两年获得年度十大佳作称号,2016年获得天涯社区1999—2016经典原创作品奖。在军迷中引起巨大反响。2017年作品在搜狐公众平台连载,立即吸粉无数。
2.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这一鸿篇巨制的第三部《不宣而战》。“太平洋战争”系列揭露日本由明治维新兴起到二战战败投降的全过程,展示太平洋战争的前世今生。多角度展示大国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
3. 本书披露许多史实,引经据典,脉络清晰;语言通俗流畅,对战争的描写细致入微,荡气回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真实逼真,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个人见解。
4. “太平洋战争”共出七部:山雨欲来(已出版)、铤而走险(已出版)、不宣而战(已出版)、黑云压城、乐极生悲、苟延残喘、穷途末路。
内容提要
“太平洋战争”系列全景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国日本和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于1941年至1945年进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东亚地区的太平洋战争。完整呈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及败亡全过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战争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轴心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和经济斗争。作者文字流畅,行文脉络清晰,引经据典披露史实,对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见解。书中描写战争场面宏大、进程细腻;人物形象饱满,性格突出;情节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本书系“太平洋战争”系列第三部《不宣而战》,主要讲述日本军国主义如何偷袭珍珠港、侵占香港、攻陷威克岛、横扫马来亚等内容。
目录
章 偷袭珍珠港//001
一代枭雄山本五十六//002
乾坤一掷“计划” //015
阻力重重//028
磨刀霍霍//043
这里的海港静悄悄//051
海港魅影//067
秘密集结单冠湾//080
瞒天过海//096
路漫漫//102
神秘的第十四部分电文//117
上帝还记得美国人//131
虎!虎!虎!//139
第三波攻击?//167
第二章 美国的愤怒//181
悲喜两重天//182
难道是苦肉计?//214
尴尬地挥手//221
第三章 香港保卫战//227
弃守两难成鸡肋//228
十八天战事//241
第四章 威武不屈威克岛//255
兵不血刃下关岛//256
日军铩羽威克岛//265
虎头蛇尾的援军//292
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殊死搏斗//306
拉包尔成为日军的前进基地//316
第五章 风雨飘摇马来亚//323
“东方直布罗陀” //324
马来之虎//340
水陆并进//359
多么美丽的船!//374
长驱直入//408
狮城的哭泣//431
附录//46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动容的地方,在于它对“人”的关注,而非仅仅是冰冷的军事机械。在描述那些决定世界走向的重大决策背后,作者细致地刻画了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个体所面临的恐惧、挣扎与无奈。无论是高层的将领,还是硝烟弥漫中的普通士兵,他们的决策和行动都带有浓厚的人性色彩,而非简单的符号化。这种细腻的情感捕捉,使得整部作品充满了温度和悲悯。它促使我思考,在历史的巨大惯性面前,个体力量的微弱与抗争的价值何在。这种对历史参与者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超越了一般军事史的范畴,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让人读后久久不能平静。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到内页的纸张质感,都透露着一种沉稳的历史厚重感。尤其是那套精心挑选的配图,每一张都仿佛带着旧时光的尘埃,将读者一下子拉回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控,它并非一味地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像一位老练的讲述者,娓娓道来,却又在关键节点精准发力,让人心头一紧。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摩挲着那些历史性的照片和地图,那种身临其境的代入感是很多纯粹的文字作品难以企及的。这种对“物证”的重视,无疑提升了作品的文献价值和可信度,也让这场宏大的战争叙事变得更加立体和可触碰。整体而言,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坦白说,初读时我有些担心,如此庞大的战争题材,会不会因为信息量过大而显得晦涩难懂。然而,作者的行文风格出乎意料地流畅且富有张力。他擅长使用精准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去描绘那些复杂的军事部署和政治角力。尤其是一些关键战役的描述,高潮迭起,令人屏息。更难得的是,即便是在技术性很强的战略分析部分,作者也能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引导读者,避免了陷入专业术语的泥潭。这表明作者在学术研究和大众普及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它提供了理解历史脉络的便捷通道;对于资深爱好者而言,它又提供了值得推敲的深度解读。这种恰到好处的叙事尺度,是这本书最值得称道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史料挖掘深度,着实让我这个自诩对太平洋战争有所了解的读者感到震撼。作者显然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梳理那些尘封已久的档案和口述记录,很多细节的呈现,是主流历史教科书里轻易不会提及的。比如说,关于后勤保障体系的运作,关于前线士兵日常的微观生存状态,那些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信息,被作者巧妙地编织进了宏大的战略叙事之中,使得战争的残酷性不再是抽象的数字,而是切切实实的生存考验。这种从“大历史”向“小切面”的精准聚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这场冲突复杂性的理解。它成功地打破了传统战争叙事中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化处理,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历史抉择的艰难性。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参与一场深度访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灌输。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种精神上的“挑战”——并非内容晦涩,而是其所揭示的历史真相的复杂性,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许多既定的历史观念。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那种近乎苛刻的求真精神,令人敬佩。他敢于直面那些难以启齿的、充满争议的历史侧面,不回避矛盾,也不急于给出简单的道德评判。这种克制而有力的笔法,反而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读完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对太平洋战争的理解不再是单线条的复仇或胜利叙事,而是一个由无数灰色地带构成的、充满悖论的巨大迷宫。这无疑是一部具有深刻反思价值的力作,它强迫我们以更成熟、更辩证的眼光去对待历史遗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