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传统刺绣针法集萃
定价:78.00元
作者:粘碧华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349888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十分难得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集锦,将百余种传统刺绣针法系统地整理成了九大类型
●书中对九大针法系列还配以详细的步骤图示及作品欣赏图,针法、步骤图、效果图放在一起,非常直观
●书中还分析了中国传统针法代代相传的发展简史,凸显了文化价值方面的传承意义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十分难得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集锦。古今刺绣针法的演变,无不由简明走向繁复,由清晰走向驳杂,且有其的脉络可追寻。本书作者将多年来搜集到的中国各式各样的传统针法,依其简繁难易的发展脉络,整理成了九大类型:直针系列,锁针系列,打子系列,平金、钉线系列,贴布、拼布系列,编织针系列,复合针法系列,装饰性针法系列,以及其他类别。 书中还对这九大针法系列配以详细的步骤说明及图示。针法、步骤图、效果图放在一起,非常直观,让喜爱刺绣女红的人可以深入了解绣品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效果,如此也解答了大家在刺绣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很多问题和迷惑,不仅能省去多年摸索之苦,还能从中得到刺绣的乐趣及成就感。
目录
4前言·针法的演变脉络针法的大致类型/不同针法出现的年代/针法类型中的原型/针法演变的原因/针法演变的具体表现和规律
7针法简史
8刺绣的起源与发展工具材料的发明/刺绣的产生/刺绣经久不衰的原因/针法的演进/刺绣针法的专著
31针法示范
32一 直针系列
32I长直针系列齐平针/铺针/斜平针/缠针
35II短直针系列绗针/撒种针/打点/扎针/钉线/扎鳞
40III多方向性直针羼针/施针/松针/人字绣/乱针绣/罗马尼亚针
43IV刺针拉锁/密集穿纬针/摽针/绕刺针/盘曲针/剪绒针
47V虚实针
48VI接针
48VII针与滚针
50VIII抢针正抢/反抢/抢鳞/叠鳞/施鳞
56IX套针单套/双套/集套/木梳套/扁毛套/活毛套
62二 锁针系列
62I单眼锁针
62II连续锁针辫绣/锯齿形连续锁针
63III开口锁针羽毛针/复羽针/克里特岛针/锁边针
66IV交叉锁针珊瑚针/玫瑰花结针/涡纹针
67V空心扣浮凸锁针
68三 打子系列
68I打子及拉尾子针
69II绕针
70四 平金、钉线系列
71I圈金,或称缕金
72II盘金迭鳞
73III锁金
74IV锦上添花针
75V锦上织花针
76VI皮金
78五 贴布、拼布系列
78I堆绫
79II贴花
81III摘绫
82六 编织针系列
82I十字挑花鲱骨针/意大利式挑花/筛滤针/土耳其斯墨那针
85II结边绣
86III戳纱
89IV纳绣
90V格锦
92VI别绒
93VII钉针
93VIII蛛网针
94七 复合针法系列
94I旋针
95II散整针
95III高绣
98IV包梗绣及雕绣
98V网绣三角架构/四方架构/菱形架构/球纹架构/六角架构/万字纹/花卉纹/重叠式/镜面对称式/
斗格纹式/不规则纹/空心扣
114VI双面绣
116八 装饰性针法系列
116I染绣
117II借色
117III补画绣
118IV手绘
118V挖云
119VI缠丝
120VII牙子及织带
122VIII结穗、流苏及空花蕾丝
123IX钉片
124X珠绣
128XI钉铜泡、钉小镜片
129九 其他类别
129I布褶系列折布褶/布褶缝饰
130II抽纱
132III轴编
133IV组带
134附录精妙绣品欣赏134/针法与衍生针法138/刺绣工具一览表142
作者介绍
粘碧华,1947年出生于台北市;1971年,毕业于静宜大学外文系;1989-1990年,于英国皇家学院金工首饰设计系硕士班攻读研究生;1995-1996年,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织品服装系硕士毕业。设计经历:台北市立美术馆“米罗艺术展”全套首饰;台湾历史博物馆“常玉画展衍生首饰组”“楚文化特展衍生首饰组”“玛雅文明展衍生首饰组”。著作有《刺绣首饰》《清代台湾民间刺绣》《珠宝饰品鉴赏》。
文摘
序言
这本《正版图书 传统刺绣针法集萃 9787534988844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粘碧华》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匠心。书页的纸张选用得非常考究,那种微微泛黄的质感,让翻阅的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享受,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纹理。内页的印刷清晰度令人赞叹,即便是最精细的针脚细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色彩还原度极高,完全真实地展现了绣线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微妙光泽变化。封面设计上,那几枚精心挑选的传统纹样刺绣图案,不仅美观,更像是一个沉默的引子,预示着内部蕴含的丰富知识宝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于不同针法图例的排版布局,绝非简单的图文并列,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空间组织,使得学习者在对照实物图和文字说明时,视线转换极为流畅自然,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门槛。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社在出版工艺上的专业与尊重,让人在捧读时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翻阅之间,那种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情,便已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评分我最近尝试着学习一些更深层次的立体绣技巧,市面上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给出的步骤图也模糊不清,让人抓耳挠腮。然而,这本集萃在处理那些复杂的多层交叠针法时,展现出了惊人的耐心和细致。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样下针”,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针脚在空间中是如何构建起厚度和层次的,甚至会涉及到光影在不同针法表面的反射原理。例如,关于盘金绣中如何处理边缘收针以避免线材松散的技巧,书中提供了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通过调整穿线角度来实现的微调方法,配上的特写照片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读完这部分的讲解,我立刻动手试验,效果立竿见影,那种从“模仿”到“理解”的飞跃感,让人极其兴奋。它真正做到了把“集萃”这个词用到了极致,不是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一个系统化、有逻辑的学习路径,对于已经具备一定基础,渴望突破瓶颈的进阶爱好者来说,这份深度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从一个长期关注非遗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售价本身。它不仅仅记录了针法,更像是在为这些濒临失传的技艺建立一个数字化的、可永久保存的档案。编著者在引言中对这些针法历史渊源的梳理,虽然篇幅不长,但考据严谨,可以看出其背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去查阅古籍文献和拜访老匠人。书中对于几种地方特色刺绣——比如某些特定地区的雀头针变体——的介绍,细致入微,连当地流传的口诀都一并收录,这对于研究地方民俗和文化人类学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田野资料。更让我欣赏的是,它保持了一种学术的严谨性,但叙述语言却保持着一种平易近人的温度,没有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将读者拒之门外。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桥梁,让现代学习者能够以一种既尊重传统又便于操作的方式,接触到这些活态的文化遗产。
评分对于一个习惯了快节奏、碎片化学习的现代人来说,我原本担心这本书会过于“厚重”而难以坚持。但出乎意料的是,它的章节划分非常科学合理。每一组针法通常会用一个独立的跨页进行讲解,结构清晰,学习起来节奏感很好。比如在学习“滚针”那一章时,它巧妙地将滚针的直、弯、圆三种变化,分别用三个独立的小模块来展示,每个模块都配有“常见错误与修正”的提示框。这种预判学习者可能遇到的难点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率,避免了走弯路。我发现自己可以随时停下来,只针对某一个特定问题去翻阅,而不需要从头到尾地“扫书”。这种设计体现了编著者对目标读者——渴望高效学习的现代手工艺爱好者——的深刻理解,让学习过程变得高效而富有成就感,而不是一种负担。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编排思路,透露出一种对“动手实践”的无比推崇。它不是一本纯理论的书籍,而是把理论、图解和实际操作的“心法”完美融合在了一起。例如,在介绍如何使用不同粗细的绣线来营造出不同的肌理效果时,它不仅用图例展示了不同线材的视觉差异,还非常细致地记录了不同针距下线材的用量估算,这对于实际制作大型绣品时控制成本和工期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它在“工具选择与保养”这一小节中的投入,对于绣绷、绣针乃至穿线工具的选择,都有独到的见解和推荐,这些“软知识”往往是初学者最容易忽略,却又最影响最终效果的关键点。这种全方位的指导,使得读者在合上书本、拿起绣架的那一刻,已经具备了非常扎实和全面的准备,仿佛身边就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绣娘在耳提面命,让人信心倍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