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編輯
《日本學前教育》由文化藝術齣版社齣版。
作者簡介
劉小青,1960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曾任教於北方工業大學。1988年赴日本留學,獲經濟學碩士學位,2011年迴國。在旅居日本期間曾擔任日本橫濱海豚保育園PTA理事,日本橫濱平和颱幼兒園PTA理事以及日本橫濱小鴿學童保育園PTA理事等社會職務。現擔任中國數字國書館副總裁兼學前教育事業部主任。並兼任中國信息化推進聯盟藝術教育信息化委員會秘書長。2014年擔任全國教育信息化技術研究“十二五”重點課題“基礎教育中的傳統文化資源建設與應用”總課題組專傢。2015年應邀擔任第56屆意大利威尼斯藝術雙年展“藝術教育特彆項目”總策展人。
導言1
章日本學前教育概況1
第二章日本學前教育體製11
節學前教育機構15
第二節學前教育機構的特點36
第三節幼兒園的收費政策40
第四節學前教育機構中的PTA組織,45
第三章日本學前教育師資隊伍57
節保育園教師資格考試製度59
第二節保育園教師素質的基本要素和實踐案例65
第三節幼兒園教師資格製度7l
第四節幼兒園教師的在職教育75
第五節“認定兒童園”的教師資格製度87
第四章日本幼兒園教育理念及教育內容9l
節幼兒園教育的基本理念94
第二節幼兒園教育指導103
第三節教育課題的關注點111
第四節幼兒園教育的五大領域112
第五章日本幼兒園“行事”教育及其特點125
節幼兒園的年間“行事”活動127
第二節“行事”活動教育的特點134
第三節日常教育與“行事”教育的關係166
第六章幼兒園教育指導計劃的製訂與實施179
節製訂教育指導計劃182
第二節教育計劃的種類189
第三節教育指導計劃的實踐案例198
第七章兒童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的作用215
節沙坑218
第二節兒童繪本224
第三節紙闆劇(紙芝居)228
第四節童謠234
第五節圍裙劇239
第八章日本幼兒園的教育評價243
節時幼兒發育過程的再認識245
第二節教育評價的基礎250
第三節幼兒的評價方法251
第四節教育指導評價255
第五節教育評價的實施256
第九章日本的幼小銜接265
節幼小銜接的構架265
第二節教育課程編寫269
第三節幼小銜接小學課程的嘗試271
第十章日本殘疾幼兒的教育281
節日本殘疾幼兒教育的發展及現狀,283
第二節殘疾幼兒的保育目標與方法285
第三節製訂殘疾幼兒的保育計劃293
第四節殘疾幼兒保育計劃的實施298
第十一章學前教育産業的多樣化301
參考文獻312
後記315
劉小青著的'日本學前教育'從日本學前教育的體製、師資隊伍建設 日本幼兒園教育理念及教育內容 日本幼兒園教育實踐的特點與案例 日本殘障幼兒教育的開展 日本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方法 學前教育與産業的關係以及幼小銜接等一係列問題進行介紹與分析。
我在尋找關於幼兒教育的係統性知識時,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的介紹。我對日本的教育模式一直有著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感覺他們的教育方式似乎能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內在潛力,而不是僅僅追求外在的成績。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到日本學前教育在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情緒管理能力方麵有哪些獨到的見解和方法。我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就為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本書的“考研大專教材”屬性,讓我相信它具備瞭一定的學術深度和專業性,能夠為我提供一些理論框架和研究視角。我特彆關注的是,日本的學前教育是否特彆強調動手能力和實踐操作,以及他們是如何通過環境創設來引導孩子進行自主探索和學習的。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不同學前教育機構(如幼兒園、保育園)的特點對比,以及它們各自的教育側重點,那將對我非常有幫助。
評分我一直對日本社會及其文化現象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而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往往是一個國傢文化和社會價值觀最直接的體現。我選擇購買這本《正版日本學前教育概覽》,是希望能夠跳齣以往對日本文化的淺層認知,深入到最根源的部分——國民的養成教育。我猜想,日本的學前教育一定蘊含著他們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對自然和諧的追求。我特彆想知道,他們是如何通過遊戲、手工、音樂、戶外活動等多種形式,將這些文化元素悄無聲息地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塑造齣他們嚴謹、有序、富有同情心的國民性格。這本書作為一本“考研大專教材”,我想它不會僅僅停留在現象的描述,更會包含一些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支撐,解釋其背後的邏輯和科學依據。例如,我很好奇,日本的教育體係是如何平衡傳統與現代的,他們是如何在倡導個性的同時,又注重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和規則意識的。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年齡段幼兒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錶現,這將對我非常有啓發。
評分這次選擇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個傢長對自己孩子未來教育的深切關懷,並希望拓寬視野,瞭解不同國傢先進的教育理念。我一直認為,學前階段是孩子性格養成和習慣培養的關鍵時期,而日本的教育,總給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質感,好像在不知不覺中就能讓孩子變得更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日本學前教育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禮儀”、“規則”和“同理心”的,以及他們是如何通過親近自然、體驗生活來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我特彆想瞭解,在孩子犯錯或者遇到睏難時,日本的教育者是如何引導和幫助的,而不是簡單地批評或包辦。這本書作為“全新考研大專教材”,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深入的研究方法和實踐指導,讓我不僅能瞭解“是什麼”,更能知道“怎麼做”,即使我不是教育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獲得一些育兒的靈感和啓示。
評分初拿到這本書,就覺得它分量十足,印刷質量也很不錯,紙張的觸感很柔和,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刺眼。我選擇這本書,是齣於對兒童早期發展階段的深度探索需求。現有的很多兒童教育書籍,往往側重於某一方麵的技能培養,比如語言、數學或者藝術,但對於如何構建一個 holistic(整體性)的教育框架,以及如何在這一框架下,真正實現兒童個性化、全麵化的發展,則顯得不夠係統。日本的教育,一直以來都以其細膩和人文關懷著稱,尤其是在對待孩子成長的初期階段,我聽說他們非常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這正是我認為在當下許多教育模式中相對被忽視的環節。我希望這本書能清晰地梳理齣日本學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比如“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哲學是如何被具體實踐的,又有哪些創新的教學方法被廣泛采納。我很想瞭解,在他們的教育體係裏,教師的角色是如何定位的,以及傢長在學前教育中扮演著怎樣的重要作用。這本書的“考研大專教材”的標簽,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泛泛而談的介紹,而更可能包含瞭一些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這一領域。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正版日本學前教育概覽”幾個字清晰明瞭,加上“劉小青”作者的名字,以及“文化藝術齣版社”的齣品,讓人對內容的權威性有初步的信任感。我之所以會購買它,主要是因為我一直對日本的教育理念,特彆是學前教育階段的處理方式非常好奇。網絡上零散的資料總是無法讓我係統地瞭解全貌,而一本專門的概覽性質的書籍,在我看來,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到日本在幼兒的認知發展、情感培養、社會性融入等方麵的具體教育策略,以及這些策略是如何體現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的。比如,我特彆想知道,他們是如何在玩耍中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創造力,又如何在集體環境中幫助他們學會閤作與分享。這本書的“全新考研大專教材”的定位,也暗示瞭它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上應該有所保證,能滿足我作為一名對學前教育有深入學習需求讀者的期望。這本書的齣版信息“9787503962127”也為我提供瞭進一步查詢和參考的便利。總而言之,我對這本書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瞭解日本學前教育的窗口,並從中汲取有益的養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