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辑
《日本学前教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小青,1960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教于北方工业大学。1988年赴日本留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11年回国。在旅居日本期间曾担任日本横滨海豚保育园PTA理事,日本横滨平和台幼儿园PTA理事以及日本横滨小鸽学童保育园PTA理事等社会职务。现担任中国数字国书馆副总裁兼学前教育事业部主任。并兼任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艺术教育信息化委员会秘书长。2014年担任全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研究“十二五”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总课题组专家。2015年应邀担任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艺术教育特别项目”总策展人。
导言1
章日本学前教育概况1
第二章日本学前教育体制11
节学前教育机构15
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36
第三节幼儿园的收费政策40
第四节学前教育机构中的PTA组织,45
第三章日本学前教育师资队伍57
节保育园教师资格考试制度59
第二节保育园教师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实践案例65
第三节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7l
第四节幼儿园教师的在职教育75
第五节“认定儿童园”的教师资格制度87
第四章日本幼儿园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9l
节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念94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指导103
第三节教育课题的关注点111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112
第五章日本幼儿园“行事”教育及其特点125
节幼儿园的年间“行事”活动127
第二节“行事”活动教育的特点134
第三节日常教育与“行事”教育的关系166
第六章幼儿园教育指导计划的制订与实施179
节制订教育指导计划182
第二节教育计划的种类189
第三节教育指导计划的实践案例198
第七章儿童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215
节沙坑218
第二节儿童绘本224
第三节纸板剧(纸芝居)228
第四节童谣234
第五节围裙剧239
第八章日本幼儿园的教育评价243
节时幼儿发育过程的再认识245
第二节教育评价的基础250
第三节幼儿的评价方法251
第四节教育指导评价255
第五节教育评价的实施256
第九章日本的幼小衔接265
节幼小衔接的构架265
第二节教育课程编写269
第三节幼小衔接小学课程的尝试271
第十章日本残疾幼儿的教育281
节日本残疾幼儿教育的发展及现状,283
第二节残疾幼儿的保育目标与方法285
第三节制订残疾幼儿的保育计划293
第四节残疾幼儿保育计划的实施298
第十一章学前教育产业的多样化301
参考文献312
后记315
刘小青著的'日本学前教育'从日本学前教育的体制、师资队伍建设 日本幼儿园教育理念及教育内容 日本幼儿园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案例 日本残障幼儿教育的开展 日本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方法 学前教育与产业的关系以及幼小衔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正版日本学前教育概览”几个字清晰明了,加上“刘小青”作者的名字,以及“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出品,让人对内容的权威性有初步的信任感。我之所以会购买它,主要是因为我一直对日本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学前教育阶段的处理方式非常好奇。网络上零散的资料总是无法让我系统地了解全貌,而一本专门的概览性质的书籍,在我看来,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日本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情感培养、社会性融入等方面的具体教育策略,以及这些策略是如何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的。比如,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玩耍中引导孩子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又如何在集体环境中帮助他们学会合作与分享。这本书的“全新考研大专教材”的定位,也暗示了它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应该有所保证,能满足我作为一名对学前教育有深入学习需求读者的期望。这本书的出版信息“9787503962127”也为我提供了进一步查询和参考的便利。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日本学前教育的窗口,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觉得它分量十足,印刷质量也很不错,纸张的触感很柔和,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刺眼。我选择这本书,是出于对儿童早期发展阶段的深度探索需求。现有的很多儿童教育书籍,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的技能培养,比如语言、数学或者艺术,但对于如何构建一个 holistic(整体性)的教育框架,以及如何在这一框架下,真正实现儿童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则显得不够系统。日本的教育,一直以来都以其细腻和人文关怀著称,尤其是在对待孩子成长的初期阶段,我听说他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正是我认为在当下许多教育模式中相对被忽视的环节。我希望这本书能清晰地梳理出日本学前教育的核心理念,比如“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哲学是如何被具体实践的,又有哪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被广泛采纳。我很想了解,在他们的教育体系里,教师的角色是如何定位的,以及家长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怎样的重要作用。这本书的“考研大专教材”的标签,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泛泛而谈的介绍,而更可能包含了一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这一领域。
评分我一直对日本社会及其文化现象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往往是一个国家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最直接的体现。我选择购买这本《正版日本学前教育概览》,是希望能够跳出以往对日本文化的浅层认知,深入到最根源的部分——国民的养成教育。我猜想,日本的学前教育一定蕴含着他们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如何通过游戏、手工、音乐、户外活动等多种形式,将这些文化元素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塑造出他们严谨、有序、富有同情心的国民性格。这本书作为一本“考研大专教材”,我想它不会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更会包含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支撑,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科学依据。例如,我很好奇,日本的教育体系是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的,他们是如何在倡导个性的同时,又注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的。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不同教育情境下的表现,这将对我非常有启发。
评分我在寻找关于幼儿教育的系统性知识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我对日本的教育模式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吸引力,感觉他们的教育方式似乎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内在潜力,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成绩。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日本学前教育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方面有哪些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我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在早期教育中就为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的“考研大专教材”属性,让我相信它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深度和专业性,能够为我提供一些理论框架和研究视角。我特别关注的是,日本的学前教育是否特别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环境创设来引导孩子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的。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不同学前教育机构(如幼儿园、保育园)的特点对比,以及它们各自的教育侧重点,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次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个家长对自己孩子未来教育的深切关怀,并希望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一直认为,学前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和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而日本的教育,总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质感,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让孩子变得更好。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日本学前教育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礼仪”、“规则”和“同理心”的,以及他们是如何通过亲近自然、体验生活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我特别想了解,在孩子犯错或者遇到困难时,日本的教育者是如何引导和帮助的,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包办。这本书作为“全新考研大专教材”,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深入的研究方法和实践指导,让我不仅能了解“是什么”,更能知道“怎么做”,即使我不是教育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一些育儿的灵感和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