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珍藏版)
定价:38.00元
售价:22.8元,便宜15.2元,折扣60
作者:孙云晓
出版社:华语教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8020026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人之所以成为人,离不开真爱。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真爱。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真爱是衡量一个教育者是否合格的标准。
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每一个为人父母者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将对孩子本能的爱升华为“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
作者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深入提出“真爱”的核心概念,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指出了明确的教育建议,将科学的理念、精彩的案例、切实可行的操作建议融为一体。本书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精心修订,加入了很多新的内容,几乎是作者二十余年以来教育思想的一次总结,堪称珍藏版。
目录
序言
部分 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2.有信任才有教育
3.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4.倾听孩子的心灵之音
5.真诚接受孩子的朋友
6.给孩子倾诉的机会
7.打孩子是愚蠢的
8.按照孩子的天性培养孩子
9.别逼孩子一条道走到黑
10.给孩子足够的“重要感”
11.写信给孩子是交流的好办法
12.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
13.别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
14.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每个父母的首要职责
15.平等是代际沟通的基石
16.家庭会议——积极沟通的捷径
17.向孩子学习
18.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
19.教育的秘诀是真爱
第二部分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20.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
21.以爱育爱
22.化“代沟”为“代桥”
23.帮助孩子选择成功之路
24.发现和解放孩子
25.爱孩子,就是捍卫童年
26.不要给孩子制造恐慌
27.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
第三部分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28.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29.让孩子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30.莫给孩子吃偏饭
31.教子应有平常心
32.给孩子一个劳动岗位
33.学会交往从家庭开始
34.警惕“好孩子”
35.儿童教育从体育开始
36.让孩子懂得感恩
37.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课
38.阳光法性教育
39.防止非人化倾向
40.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41.自立是位的能力
42.认识自己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
43.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44.控制自己是心理健康的特别规则
45.莫让“听话儿童”成为问题儿童
46.不会合作的人不是现代人
47.教师首先是人格之师
48.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
49.倡导学生互相欣赏
50.警惕“情感荒漠化”
第四部分 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51.让孩子依赖自己
52.以群治独
53.给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
54.借个孩子去旅行
55.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
56.不要把家变成教室
57.陪孩子做他们喜欢的事情
58.没有秘密的孩子长不大
59.不可培养告密者
60.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61.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
62.父母应努力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63.理财教育要从小开始
64.让孩子学会过民主生活
65.教师:从“独奏者”到“伴奏者”
66.改变“标准”的评价体系
67.引导孩子学会思考
68.表扬孩子要适度
69.巧妙运用自然惩罚法
70.惩罚孩子的前提是尊重
71.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五部分 捍卫孩子的权利
72.尊重儿童的权利
73.保证小学生每天拥有10小时睡眠
74.玩也是儿童的权利
75.餐桌训子害处多
76.保证儿童的参与权
77.儿童有权知道有益自己成长的信息
78.警惕儿童的集体失语
79.童言无忌
80.父教是不可缺少的
81.鼓励学生相信自己的眼睛
82.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有力量
83.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
84.教师更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85.过度保护是对儿童权利的剥夺
86.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第六部分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
87.爱学是万善之源
88.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行胜于言
89.真正的学习是探索未知
90.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勇于质疑
91.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92.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
93.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94.带孩子走研究型学习之路
95.好教师是善于拓宽学生视野的人
96.教师的魅力在于吸引学生热爱学习
97.教师是点燃学生思维之火的天使
98.热爱是重要的
99.孩子的学习时间要适度
100.分数不是评价孩子的标准
10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第七部分 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102.德育为何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
103.习惯决定孩子命运
104.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
105.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106.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107.培养好习惯离不开科学的儿童观
108.重在培养人格化习惯
109.培养好习惯要讲究方法
11O.未成年人的十个好习惯
第八部分 人人能够成功
111.警惕“成就焦虑”
112.世上没有坏孩子
113.让每一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
114.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
115.人才:从资格概念到能力概念
116.永远不能对孩子说“你不行”
117.隔代教育也需要资格
118.失败也是孩子的权利
119.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成功之路
120.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121.父母要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读者或者网友对《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的评论
孙云晓简介
作者介绍
孙云晓,1955年2月8日生于山东青岛,现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99年被表彰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科学研究专家
文摘
序言
当我看到《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珍藏版)》这个书名时,我immediately联想到了很多关于教育的理想状态。我总觉得,教育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培养出多少个“成功人士”,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温暖、有担当、懂得爱与被爱的人。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我想“真爱”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爱,也包括老师对学生的爱,甚至孩子之间互相的爱。我非常希望能从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爱心的具体方法,如何让他们学会理解和尊重差异,如何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我也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真爱”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为可操作的教育实践的?这本书是否提供了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基于研究的理论支持,来证明“真爱”在教育中的关键作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更好地去爱,去教育,去陪伴我的孩子,让他们在爱的滋养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里偶然翻到了这本《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珍藏版)》,书名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一直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技术、方法固然重要,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尤其是那份真挚的关爱,才是最核心的驱动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更容易被数据、效率和成果所裹挟,却忽略了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求。教育本应是一场关于爱的互动,关于成长陪伴的旅程,而“真爱”这个词,恰恰道出了教育最宝贵的本质。我好奇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重新审视我与孩子的关系,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新的视角来理解教育的深层含义。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定义“真爱”在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它是否涉及如何建立信任、如何理解孩子的敏感与脆弱、如何在挑战中给予力量,又如何在平凡日子里传递温暖?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饱经风霜却依然怀揣初心的智者,向我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爱与教育的深刻洞见,让我能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找到教育的定海神针,不偏离方向,不丢失初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温情与智慧,"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珍藏版)",光是这个书名,就能勾起我对教育最纯粹的向往。我一直觉得,教育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不是冷冰冰的规则与绩效。它应该是心灵的启迪,是潜能的激发,而这一切的基石,无非是那份发自内心的关爱与懂得。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许多充满爱的教育场景:老师耐心解答每一个稚嫩的疑问,家长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失败,同学之间互相支持共同成长……这些画面无不传递着一种温暖的力量,让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就在于那份不计回报的付出,在于那份看到孩子点滴进步时的欣慰,在于那份即使面对困难也绝不放弃的坚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这份“真爱”究竟如何体现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它是否包含着具体的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这份爱?它是否能为那些在教育路上奋斗的家长和老师们,提供一份坚实的精神支撑和切实可行的指导?我渴望找到那种能够触动心灵,并且能够转化为行动的智慧,让教育不仅仅是“教”,更是“育”,真正地“用心”去“爱”每一个生命。
评分《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珍藏版)》这个书名,让我感觉非常温暖,也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对教育的期待。我一直觉得,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引导,是让孩子发现自己内在的光芒,而这份唤醒和引导,如果没有爱的加持,是很难真正深入人心的。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常常过于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但却容易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人格发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教育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和情感互动的内容,帮助我理解如何才能用“真爱”去打动孩子,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我很好奇,作者是否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当教育者用真爱去对待孩子时,会带来怎样的积极改变?它是否能帮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教育时刻,爱也能成为化解一切问题的关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教育观,让我能够更加自信、更加有爱地去面对教育的挑战。
评分我最近在书架上瞥见了《教育的秘诀是真爱(珍藏版)》,仅仅是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我一直坚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是那些花哨的教学技巧,而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的那种深刻的情感连接。尤其是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喂养,更是一份无条件的接纳和充满力量的支持。而“真爱”,正是这份支持最纯粹的体现。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阐述“真爱”在教育中的具体实践?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实用的策略,帮助家长和老师们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情绪,更有效地与他们沟通,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孩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为我揭示那些隐藏在教育表象之下的深刻道理,让我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教育中的各种挑战,并且在与孩子的互动中,收获更多成长的喜悦和爱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