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单色釉瓷收藏鉴赏百科
定价:78.00元
作者:王健华
出版社:华龄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017870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68kg
编辑推荐
收藏文化艺术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其意义不仅仅是保值、增值,更重要的是收藏了民族的文化、民族的精神……使其流传千古,激励我们奋发图强。
艺术品收藏,历来是以控源、断代,辨伪、品评为出发点的,收藏者需要立足于一个知识平台上,才能大显身手,本丛书的出版,正基于这一个目的。
内容提要
羊色釉瓷是仅施一种色釉的瓷器。宋瓷以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彪炳史册,但元代以前,单色釉瓷却仅有青釉、白釉、黑釉等品种。元代时,烧成了铜红釉、蓝釉和孔雀蓝柚等单色釉瓷。明清时期,单色釉瓷土要由官窑烧造,用作皇家祭祀器和宫廷膳食器,名贵柚色很多,工艺成就极高。如清康熙官窑烧成的单色柚有一邓窑红、豇豆红、天蓝:洒蓝、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瓷等,都是极名贵的釉色。
《单色釉收藏鉴赏百科》全方位介绍单色釉瓷的相关知识,把典型的单色釉瓷按类排列,使读者能充分了解各种单色釉瓷的形制、纹饰、工艺特点。
目录
单色釉基础知识
一 单色釉的基本类型及发色机理
二 单色釉瓷的装饰手法
三 官窑瓷与民窑瓷
高温单色彩釉瓷
一 青釉瓷
二 白釉瓷
三 黑釉瓷
四 青白釉瓷
五 卵白釉
六 铜红釉瓷
七 蓝釉瓷
八 天青釉
九 绿釉瓷
十 酱色釉瓷
十一 黄釉瓷
十二 紫釉瓷
十三 窑变釉
低温单色彩釉瓷
一 黄釉瓷
二 红釉瓷
三 炉钧釉瓷
四 绿釉瓷
作者介绍
王健华,女,汉族,1955年2月生于北京。1971年开始在故宮博物院从事古陶瓷研究工作,侧重于研究元、明、清陶瓷器,现为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陶瓷组研究员。在长达三十多年的丁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鉴定经验,2000年发表的有关紫砂器的文章,提出了“宫廷紫砂”论点。1983年
文摘
序言
对于我这个一直对古董艺术品抱有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来说,《正版图书 单色釉瓷收藏鉴赏百科 9787801787064 华龄 王健华》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觉得,单色釉瓷器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它们不像彩绘瓷器那样喧宾夺主,而是以一种含蓄而内敛的方式,展现出瓷器本身的质感和色彩的纯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了解单色釉的窗户,让我能够系统地认识那些经典的釉色,例如人们常说的“郎窑红”、“豇豆红”、“梅子青”等等,不仅要了解它们的名字,更要知道它们背后的烧造工艺和历史背景。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鉴赏”的部分,我希望能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通过观察釉面的光泽、厚薄、垂流程度,甚至是通过触摸釉面的手感,来判断一件单色釉瓷器的品质和价值。我坚信,这本书能帮助我从一个“看客”变成一个能够真正欣赏和理解单色釉之美的“鉴赏者”。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单色釉”的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我见过许多精美的单色釉瓷器,也惊叹于它们那如玉般温润的光泽,但总感觉自己无法深入地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和价值。这次偶然间看到《正版图书 单色釉瓷收藏鉴赏百科 9787801787064 华龄 王健华》,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我猜想,这本书应该会将各种经典的单色釉,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讲解,比如那些耳熟能详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它们在单色釉上的造诣,我想书中一定会有一席之地。我特别希望能从中了解到不同单色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演变,例如,为什么某些釉色在某个朝代特别盛行,又或者哪些窑口在烧制某种单色釉时达到了巅峰。此外,我个人对瓷器表面的细微之处非常敏感,例如釉面的开片、流淌的痕迹,甚至是底足的处理,这些往往是判断一件瓷器品质和时代特征的重要依据。我迫切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鉴赏角度,帮助我拨开迷雾,真正领略到单色釉瓷器的无穷魅力。
评分我向来是那种喜欢“刨根问底”的读者,对于喜欢的事物,总要钻研个透彻。这次入手这本《正版图书 单色釉瓷收藏鉴赏百科 9787801787064 华龄 王健华》,正是抱着学习和探索的心态。我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我发现市面上关于中国陶瓷的书籍琳琅满目,但能像这样专注于“单色釉”并冠以“百科”之名的,实属不易。单色釉的美,在于它的纯粹和极致,它不似青花、彩绘那样张扬,却有着一种沉静悠远的东方韵味,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这些釉色的世界,去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去感受不同时代、不同窑口在烧造单色釉时的独特技艺和审美追求。我更期待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收藏实践的经验分享,比如如何从市场中淘到心仪的单色釉瓷器,又或者在收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风险和误区。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本能引导我走上收藏之路的“指南针”。我一直认为,收藏不仅仅是拥有,更是对历史、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而单色釉瓷器,正是这种传承的绝佳载体。
评分当我翻开《正版图书 单色釉瓷收藏鉴赏百科 9787801787064 华龄 王健华》这本书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美,往往蕴藏在最简洁的外表之下,单色釉瓷器恰恰是这一理念的最佳诠释。它们没有繁复的纹饰,却用极致的釉色语言,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单色釉的奥秘,从胎土的选择、釉料的配方,到窑火的温度、烧制的时长,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和心血。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区分不同窑口的单色釉,比如宋代的汝窑天青釉与元代的卵白釉,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差异?又或者,如何从器物的造型、线条的流畅度,以及釉面颜色的变化中,去捕捉那些不易察觉的时代印记。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鉴赏指南,更是一扇通往中国陶瓷艺术殿堂的窗口,我渴望通过它,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欣赏那些凝聚着历史厚重感和艺术价值的单色釉瓷器。
评分这本《正版图书 单色釉瓷收藏鉴赏百科 9787801787064 华龄 王健华》简直是我近期阅读的宝藏!我一直对中国陶瓷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内敛而深邃的单色釉,总能带给我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次购入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被它的书名所吸引,"收藏鉴赏百科"几个字,瞬间就点燃了我想要深入了解的心。拿到书的那一刻,厚实的纸张和精美的排版就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每一个章节,但仅仅是翻阅目录,我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上的用心。那些我耳熟能详的单色釉,如月白、霁蓝、汝窑天青、官窑粉青,似乎都得到了系统的梳理和详尽的介绍。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不同窑口、不同时代的单色釉瓷器在烧造工艺、胎质、釉料配比、烧成温度等方面的细致讲解,这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醍醐灌顶的知识。再者,书中提及的“鉴赏”二字,更让我好奇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实用的鉴赏技巧,比如如何从器型、釉面光泽、开片痕迹、底足处理等方面来判断瓷器的真伪和价值。我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本书,提升自己对单色釉瓷器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不再只是“看个热闹”,而是能真正“品出门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