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

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丽芳 著
图书标签:
  • 汽车维权
  • 理性消费
  • 家庭用车
  • 汽车购买
  • 售后服务
  • 消费者权益
  • 法律常识
  • 汽车纠纷
  • 维权指南
  • 汽车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ISBN:9787501431946
商品编码:2998746759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4-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

定价:15.00元

作者:胡丽芳

出版社:群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8-01

ISBN:978750143194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从汽车选购、贷款购车、汽车保险、汽车质量和维修以及理性维权等汽车消费的各个重要环节入手,针对目前汽车消费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详细介绍了理性消费和维权的产际操作方法和技巧,使汽车消费者更加明白地进行汽车消费,防止掉入汽车消费陷阱,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减少不必要的汽车消费纠纷。

目录


汽车选罗马
您问我答
一、购车前的准备工作
1.购车前应准备多少资金?
2.如何选择购车时机?
3.选择哪种付款方式更合算?
4.如何选择购车渠道?
5.怎样进行购车前的询价?
6.怎样看汽车说明书?
二、如何选出自己满意的车
1.汽车总体结构是怎样的?
2.衡量汽车质量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3.衡量汽车质量的常见指标有哪些?
4.选购汽车要考虑哪些因素?
5.新车验收之一:如何察看并检验汽车外观?
6.新车验收之二:如何通过试车检查汽车质量?
7.怎样选择汽车的颜色?
8.汽车选购常见误区有哪些?
三、怎样办理新车相关手续
1.办理新车相关手续的流程是怎样的?
2.购车时消费者需提供哪些合法或资料?
3.购车时向经销商索要哪些凭证?
4.签订购车合同和三包协议时应注意什么?
5.工商验证时需提供哪些证明或资料?
6.缴纳购置附加费需提供哪些手续?
7.办理保险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8.申请机动车登记需提交哪些证明、凭证?
9.临时牌照怎样办理?
四、怎样选购免税车、进口车、二手车
1.什么条件下可以购买免税车?
2.怎样购买免税车?
3.选购进口车应注意哪些问题?
4.如何选择二手车销售渠道?
5.哪些旧车不能买?
6.怎样查验二手车外观?
7.二手车如何试驾?
8.辨别二手车的身份以及核对手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9.如何终确定二手车的价格?
10.怎样签订二手车买卖合同?
11.二手车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全额退款”?
12.怎样办理二手车过户?
贷款购车
汽车保险
汽车质量和维修
汽车理性维权实务
操作工具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 一、 目录 第一章:购车前的准备与功课 1.1 明确购车需求,理性选择车型 1.1.1 家庭成员与用车场景分析 1.1.2 预算规划与支付方式选择 1.1.3 车辆性能与配置的取舍 1.2 了解汽车市场行情与政策法规 1.2.1 市场价格波动与优惠信息获取 1.2.2 购车相关税费与补贴政策解读 1.2.3 品牌与车型口碑调研 1.3 熟悉购车流程与注意事项 1.3.1 经销商选择与考察 1.3.2 试乘试驾技巧与评估标准 1.3.3 订金与合同的关键条款 第二章:签订购车合同的法律要点 2.1 合同主体与车辆信息的确认 2.1.1 卖方资质审查与授权证明 2.1.2 车辆VIN码、发动机号等关键信息核对 2.1.3 随车配件与赠品的明细约定 2.2 车辆价格、支付与交付的约定 2.2.1 明确裸车价、税费、保险等各项费用 2.2.2 详细约定支付方式、时间节点与违约责任 2.2.3 车辆交付时间、地点与验收标准 2.3 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的合同条款 2.3.1 车辆保修期、范围与维修流程 2.3.2 退换车条款与条件 2.3.3 购车后其他相关服务承诺 2.4 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 2.4.1 协商、调解、仲裁与诉讼的选择 2.4.2 明确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 第三章:购车过程中的常见陷阱与防范 3.1 虚假宣传与夸大其词 3.1.1 识别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与宣传册的差异 3.1.2 警惕“低价陷阱”与“强制消费” 3.2 合同条款中的“霸王条款” 3.2.1 细读合同每一项条款,避免口头约定 3.2.2 识别不公平、不合理的免责条款 3.3 强制保险与附加服务 3.3.1 了解强制性保险的种类与必要性 3.3.2 拒绝不合理推销的非必要附加服务 3.4 车辆型号、配置与实际不符 3.4.1 提车时仔细核对配置表与实车 3.4.2 发现差异时的应对方法 第四章:提车后的权益保障 4.1 车辆交付验收的要点 4.1.1 外观、内饰、发动机、电子设备的检查 4.1.2 启动发动机,检查异响与灯光 4.1.3 试驾中的操控与舒适性评估 4.2 车辆合格证与发票的重要性 4.2.1 确保合格证、购车发票齐全且信息准确 4.2.2 学会识别假冒伪劣的证件 4.3 办理牌照与保险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4.3.1 了解当地牌照政策与办理流程 4.3.2 仔细阅读保险合同,选择合适的险种 4.4 车辆初次保养与保修的注意事项 4.4.1 严格按照厂家规定进行首次保养 4.4.2 了解保修期内的各项权益 第五章:汽车消费中的常见纠纷与维权途径 5.1 车辆质量问题导致的纠纷 5.1.1 刹车失灵、发动机异响、漏油等严重质量缺陷 5.1.2 车辆频繁出现小毛病,影响正常使用 5.1.3 维权步骤:保留证据、与4S店协商、向消协投诉、法律诉讼 5.2 销售欺诈与虚假宣传的维权 5.2.1 销售人员夸大车辆性能,误导消费者 5.2.2 承诺的服务与实际不符 5.2.3 维权途径:收集宣传资料,记录沟通内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5.3 售后服务不到位或推诿责任 5.3.1 4S店维修技术差,反复维修效果不佳 5.3.2 拒绝履行保修义务,推卸责任 5.3.3 维权途径:保留维修记录,向厂家投诉,向监管部门反映 5.4 汽车金融与贷款纠纷 5.4.1 贷款利率、手续费与合同约定不符 5.4.2 提前还款的违约金过高 5.4.3 维权途径:仔细审核贷款合同,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 第六章:理性维权的关键要素 6.1 证据意识:全面收集与保存证据 6.1.1 购车合同、发票、合格证、保修卡等重要文件 6.1.2 沟通记录(录音、录像、聊天记录)、照片、视频 6.1.3 维修保养记录、检测报告、第三方鉴定意见 6.2 沟通技巧:有效与商家进行协商 6.2.1 保持冷静,态度坚决但理性 6.2.2 明确诉求,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6.2.3 善用文字沟通,书面记录协商过程 6.3 了解法律法规,掌握维权主动权 6.3.1 熟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 6.3.2 了解汽车行业的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 6.4 善用第三方维权渠道 6.4.1 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 6.4.2 媒体监督与曝光 6.5 适时选择法律途径 6.5.1 调解、仲裁的程序与优势 6.5.2 诉讼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第七章:购车合同的细节解读与风险规避 7.1 合同首页与扉页的“陷阱” 7.1.1 模糊不清的日期、版本信息 7.1.2 “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等不合理条款 7.2 车辆配置清单的“猫腻” 7.2.1 模糊不清的配置名称,易混淆的选装包 7.2.2 经销商擅自更改配置,用低配替代高配 7.3 价格构成与税费的“水分” 7.3.1 “落地价”的组成,隐藏的额外费用 7.3.2 增值税、购置税、消费税等相关税费的计算与缴纳 7.4 交付时间的“模糊地带” 7.4.1 设定宽泛的交付期限,为延误留足空间 7.4.2 缺少明确的延期通知与赔偿条款 7.5 违约责任的“不对等” 7.5.1 消费者违约责任重,商家违约责任轻 7.5.2 难以执行的违约赔偿条款 第八章:售后服务的“潜规则”与应对 8.1 免费首保的“附加条件” 8.1.1 强制在4S店购买指定配件或保养项目 8.1.2 超过规定里程或时间,保修期失效 8.2 维修报价的“猫腻” 8.2.1 虚高维修工时费,不透明的配件价格 8.2.2 擅自增加不必要的维修项目 8.3 理赔流程的“拖延战术” 8.3.1 故意隐瞒或曲解保险条款,阻碍理赔 8.3.2 相互推诿责任,延误保险事故的处理 8.4 质量问题维修的“反复确认” 8.4.1 故意回避问题,声称“正常现象” 8.4.2 维修后问题依旧,但商家拒绝再次免费维修 8.5 消费者投诉的“冷处理” 8.5.1 4S店敷衍了事,经销商置之不理 8.5.2 厂家投诉渠道不畅,反馈迟缓 第九章:汽车金融产品与消费陷阱 9.1 贷款合同的“隐藏条款” 9.1.1 过高的手续费、GPS安装费、保证金等 9.1.2 模糊不清的还款利息计算方式 9.2 抵押与征信的“风险” 9.2.1 车辆抵押登记手续的了解与核实 9.2.2 逾期还款对个人征信的影响 9.3 信用卡分期与第三方支付的“坑” 9.3.1 宣传的低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差异 9.3.2 隐藏的额外服务费与年费 9.4 融资租赁与套路贷的识别 9.4.1 警惕所谓的“零首付”、“以租代购”等诱惑 9.4.2 辨别非法集资与高利贷陷阱 第十章:二手车消费的风险与维权 10.1 二手车源的“猫腻” 10.1.1 隐瞒事故车、泡水车、火烧车等问题 10.1.2 调表、篡改车辆里程数 10.2 二手车交易合同的“关键点” 10.2.1 明确车辆信息、车况描述、交易价格 10.2.2 约定售后质保期限与范围 10.3 二手车检测与评估的“必要性” 10.3.1 委托专业机构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测 10.3.2 了解市场行情,合理评估车况 10.4 二手车消费的维权途径 10.4.1 与卖家协商,通过平台投诉 10.4.2 借助鉴定机构,提起法律诉讼 附录: 1. 汽车消费相关法律法规摘要 2. 消费者维权常用联系方式 3. 汽车术语与缩写解释 --- 图书简介: 汽车,作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出行的便利与生活的品质。然而,在购车、用车、养车的各个环节,消费者往往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困境与纠纷。本书《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旨在为您提供一本全面、实用、易懂的汽车消费维权指南。它并非一本简单的“汽车百科”或“购车攻略”,而是聚焦于如何运用理性与法律的武器,守护您的每一分钱,保障您的每一项权益。 本书内容严谨,逻辑清晰,从购车前的“功课”做起,循序渐进地引导您深入了解汽车消费的各个环节,并针对性地揭示其中可能存在的陷阱与风险。我们将从购车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详细阐述如何根据家庭实际需求,科学规划预算,理性选择车型,避免盲目跟风。同时,本书将带您深入了解汽车市场的行情,掌握解读政策法规的关键信息,并指导您如何有效地进行品牌与车型调研,为明智的购车决策打下坚实基础。 在进入购车环节,本书将重点剖析购车合同的法律要点。合同,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基石。我们将逐一解读合同主体、车辆信息、价格支付、交付方式、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关键条款,并深入分析其中常见的“霸王条款”和模糊表述,教您如何识别并规避这些潜在的法律风险。我们不仅会告诉您“是什么”,更会告诉您“为什么”以及“如何做”,让您在签订合同的那一刻,就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购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不小的“坑”。本书将为您详细揭示销售过程中的虚假宣传、强制消费、强制保险等常见陷阱,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我们还将深入剖析车辆型号、配置与实际不符等问题,教您如何在提车时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评估,确保您购买的车辆与您的预期相符。 提车后,您的权益保障也同样重要。本书将提供详尽的提车验收指南,涵盖车辆外观、内饰、发动机、电子设备等各个方面的检查要点,并教会您如何识别车辆合格证、发票等重要文件的真伪。同时,本书还将指导您如何顺利办理牌照与保险,以及在车辆初次保养和保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确保您的车辆从一开始就得到妥善的维护。 汽车消费中的纠纷,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本书将重点梳理车辆质量问题、销售欺诈、售后服务不到位、汽车金融与贷款纠纷等常见的消费争议,并为您提供清晰、具体的维权途径。我们将详细讲解如何收集与保存证据,如何与商家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以及在必要时如何利用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第三方渠道,甚至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本书的核心在于“理性维权”。我们深知,维权之路并非易事,但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至关重要。因此,本书将专门辟出章节,深入剖析理性维权的关键要素,包括强大的证据意识、有效的沟通技巧、对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以及如何善用第三方平台和适时选择法律手段。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操指导,帮助您建立起坚实的维权信心。 此外,本书还对购车合同的细节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读,从合同首页、配置清单到价格构成、交付时间、违约责任,一一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猫腻”与风险,让您在签订每一份合同前,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样,本书也对汽车售后服务的“潜规则”进行了揭露,包括免费首保的附加条件、维修报价的猫腻、理赔流程的拖延以及质量问题维修的反复等,并为您提供了应对策略。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书深入探讨了汽车金融产品与消费陷阱,如贷款合同的隐藏条款、抵押与征信的风险、信用卡分期与第三方支付的“坑”,以及融资租赁与套路贷的识别,帮助您远离金融风险。对于日益活跃的二手车市场,本书也提供了全面的风险提示与维权指南,涵盖车源的“猫腻”、交易合同的关键点、车辆检测与评估的必要性,以及二手车消费的维权途径。 本书结构完整,内容详实,汇集了大量汽车消费领域专家、法律人士的智慧与经验,旨在帮助每一位家庭车主,在享受汽车带来的便利生活的同时,能够成为一个懂法、懂市场、懂维权的精明消费者。无论是初次购车的“小白”,还是经验丰富的车主,都能从中受益匪浅,在复杂的汽车消费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安心与保障。我们坚信,理性与知识,是您最坚实的维权后盾。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给我一种信任感。书名“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直击人心,尤其是我这种刚买了车不久、对汽车消费方面知之甚少的普通家庭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一直觉得汽车消费是个大头,买车时的各种条款、后续的保养维修、保险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可能藏着学问,一不小心就容易吃亏。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性消费的大门。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看懂购车合同里的“小字”,如何在4S店保养时避免不必要的收费,以及遇到质量问题时,应该如何有效地与商家沟通,甚至在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我希望书中不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而是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让普通人也能轻松理解并运用。如果它能帮助我少走弯路,省下不必要的开销,那这本书的价值就真的太大了。

评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消费陷阱都隐藏在细节里,而我们普通人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处于劣势。这本书的标题,特别是“理性维权”四个字,立刻吸引了我。在我看来,汽车作为家庭的重要资产,其消费过程涉及到巨额的资金投入,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理性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进行前期市场调研、如何识别销售陷阱、如何进行合同谈判、以及在购车后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纠纷的系统性指导。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不同品牌、不同车型在维权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以及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商家(例如大型4S店、二手车商、甚至是线上平台)时,维权策略的差异性。我希望作者能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汽车消费的各个环节,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不再盲目跟风,而是能够用理性的态度去处理每一次与汽车相关的消费行为。

评分

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支柱,我一直对家庭汽车消费这个话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我买车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些地方说不清楚,或者听起来不太对劲,但是又拿不出证据,只能稀里糊涂地接受。这本书的名字“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正是我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吵架”或者“告状”,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提前规避风险,如何在购买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如何跟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合同条款。我想要知道,当我的新车出现了小毛病,或者在保养过程中被推荐了不必要的项目时,我应该如何理智地处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比如如何收集证据,如何跟4S店或者厂家进行初步的沟通,以及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成为一个更明智、更懂得保护自己权益的汽车消费者。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理性维权”这个词,对于当下充满各种消费纠纷的社会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家庭汽车消费这个领域,一辆车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买的时候是个大工程,用车过程中更是牵扯到方方面面。我最怕的就是,买车的时候被一些花言巧语蒙骗,之后才发现各种问题,想维权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非常具体、操作性强的指导,比如,如何识别汽车销售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如何判断4S店推荐的保养项目是否合理,以及在出现车辆质量问题时,应该如何与厂家或经销商进行有效沟通,甚至是在必要时,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期望书中能提供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从中学习经验,避免重蹈覆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家庭汽车消费的“护身符”,让我能够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评分

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书名“教您理性维权——家庭汽车消费” immediately captured my attention. As a responsible car owner and head of a household, I’ve always been aware of the significant financial and emotional investment involved in purchasing and maintaining a car. The prospect of facing consumer disputes, whether it’s about a faulty vehicle, misleading sales tactics, or exorbitant repair costs, is a persistent worry. I am keenl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practical strategies to navigate these potential pitfalls. I hope this book offers clear, actionable advice on understanding car purchase agreements, recognizing common sales scams, and effectively communicating with dealerships and manufacturers. Furthermore, I'm looking for guidance on how to properly document issues, escalate complaints, and, if necessary, leverage legal recourse to ensure fair treatment. The idea of empowered, informed consumerism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is highly appealing, and I believe this book could be a valuable resource in achieving that.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