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叶材设计与制作 |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7-01 |
| 作者:本书编委会 | 译者:唐伟伦 | 开本: 16开 |
| 定价: 58.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518419579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日本花艺名师真情演绎 7大系列100种叶材 10种叶材加工技巧 30余款可摆放可悬挂可随身佩戴的叶材设计与制作作品6位日本花艺大师利用叶子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教你编、卷、贴、折、叠5大叶材加工技巧7大系列叶材图鉴玩转装饰、艺术品、配饰…… 叶生活原来这么美1、6位日本品味超凡的花艺名师为我们展示用叶子完成的创意之作。 2、7大系列100种叶材,从图鉴到应用,全程指导。 3、制作技巧简单易操作。编、卷、贴、折、叠、剪、切、绑、包、缝等10大叶材加工技巧,一一讲解。 4、室内装饰品、艺术品、随身饰品……多款叶材作品既富禅意又妙趣横生,一步一图详细演绎。 这是一本抢破头的版权书。 只是因为这是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书。 从盆栽上修剪下来的枝叶,插入玻璃瓶中,立即熠熠生辉。 捡来的绿叶和黄叶,贴一贴,装进画框,就变成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庭院里种的香草,用叶子包装起来,就拥有一份精美的礼物。 一片由绿转红的秋叶,用打孔机切成小圆片,放入盛入水的容器中,仿佛跳动的五彩音符。 叶,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花的配角。正是这些以前总以配角身份示人的各种叶,在日本花艺设计名师的手下,摇身一变,成为一幅可以挂在墙上的画、一串可以挂在窗边迎风飞舞的风铃、一个可以戴在手腕上散发出植物清香的手环,登堂入室,装饰我们和我们的生活。让我不禁要感叹“没有花?不用花!用叶就能装饰你和你的家!”7大系列100种叶材,从来自热带、宽大细长形的叶到多肉植物短胖多汁的叶,从充满活力清新的草绿色的叶到发红发黑发白的叶,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叶材都被设计师赋予设计灵感。 加工技巧简单易操作,只需要简单地编、卷、贴、折、叠、剪、切、绑、包、缝等,就能制作出一件件有创意、有品味的花艺作品,成为室内装饰的点睛之作,成为随身佩戴的亮点。 各种色彩、各种形态的叶,只是观赏就已经妙趣横生,真切地触碰更是魅力无穷。让这本书伴你静心体会“一叶一菩提”的禅意,静心体验“叶来,越美!”的意境。
本书特邀六位品味超凡的花艺大师为我们展示用叶子完成的创意之作。教你如何充分利用叶子的大小、形状、色彩、质感等特点,通过编、卷、贴、折、叠等技巧,借助身边常见的材料,用*简单容易的操作方法,设计并制作出独特又新颖的室内装饰品和胸饰、帽饰、手环等随身饰品。
花艺师编辑部,在日本编辑并出版了一本很有名的花艺杂志——《花艺师》(日文名フローリスト,英文名Florist),受到广大花艺专业人士和花艺爱好者的追捧。除了这本杂志,他们还编辑并出版了很多花艺类图书,也得到爱花、爱花艺的读者的喜爱。
一 基础知识 12 叶材处理的基本要点 15 叶材图鉴 16 灰白色系 18 清新活力系 20 高冷黑色系 22 纯白色系 25 多肉植物·空气凤梨 27 浆液系、细长形系 二 叶材加工技巧 31 编/33 卷/35 贴/37 折/39 叠 三 直接用作装饰 43 多肉植物瓶中花园 47 杯子里的空气凤梨 48 玻璃瓶中的绿色 51 多肉植物勺子秀 53 苔藓盆栽 55 线条形设计 56 偶然的设计 57 卷成漩涡状 59 卷成漩涡状(大卷版) 61 卷成漩涡状(小卷版) 63 鸟笼里的绿色 65 书架上的绿意 四 加工成艺术品 69 空中飞舞的植物 73 不可思议的叶子画 77 素雅的古典壁饰 80 落叶千层派 81 干花标本 83 绿色几何框架 87 绿色壁饰 89 箱笼式枯叶装饰品 93 石松球 五 用于穿戴 99 仿羽毛帽子 103 空气凤梨帽 107 装饰手帕 111 口袋里的藤蔓 113 藤蔓手环 115 桉树的魔法 117 花边手镯 119 秋冬的手工织帽 六自由发挥 123 复活的仙人掌 127 多彩圆点 129 咖啡嘉年华 131 叶子包装 133 用喜欢的容器做植物混搭 135 树叶挂毯 138 参与本书作品制作的花艺师
这本《叶材设计与制作》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让我对书中内容充满了好奇。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精美的叶材作品展示,从简单的标本制作到复杂的立体造型,每一件都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感。作者在作品介绍部分,并没有简单罗列,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创作的灵感来源、选材的技巧,以及在处理叶材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叶材特性有着非常详尽的解读,比如如何根据叶片的质感、颜色、纹理来选择最适合的创作主题,以及如何通过特殊的处理方法来延长叶材的生命,让它们保持最佳的状态。其中关于“压花与叶脉拓印”的章节,更是打开了我全新的视野,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压制方法和拓印工具的使用,并提供了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如何将一片片平凡的叶子,转化为具有独特美感的艺术品。即使是没有相关基础的读者,也能在书中找到清晰的指引,逐步掌握这项技艺。
评分我一直对自然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当我在书店看到《叶材设计与制作》时,立刻被它所吸引。这本书并没有像很多教程那样,止步于简单的材料介绍和基础技法,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设计”二字上,这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书中开辟了相当大的篇幅来探讨叶材的“视觉语言”,分析了叶片的线条、形状、色彩如何构成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例如,作者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如何利用狭长的叶片营造出动感和力量,而用圆润饱满的叶片来传递宁静与和谐。此外,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关于“组合与构成”的案例,教授读者如何将不同形态、不同质感的叶材巧妙地搭配,创造出富有层次感和生命力的作品。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色彩的运用”的章节,作者不仅介绍了天然叶材本身的色彩美学,还分享了如何通过染色、拼贴等技法来丰富叶材的色彩表现力,让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这本书让我明白,叶材创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粘贴和组合,更是一种对自然元素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化的再创造。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平面设计领域的人,我一直觉得,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似乎逐渐忽略了那些最朴素、最原始的自然材料所能带来的独特质感和温度。《叶材设计与制作》这本书,正好弥补了我在这方面的认知空白。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叶材的教程,更是一部关于如何重新发现和欣赏自然之美的哲学读物。书中对于“形态的解读”和“肌理的表现”的探讨,让我看到了叶材在三维空间中可以展现出的无穷可能性。作者通过对叶片边缘、叶脉、甚至微小孔洞的细致观察,揭示了它们各自独特的视觉美学价值。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解如何利用叶材来表现“光影效果”,通过不同叶片的堆叠和透光性,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视觉层次。此外,书中对于“情感的传达”的分析也十分独到,作者认为,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它生长的故事,而设计师的任务就是通过巧妙的构思,将这些故事转化为触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身边的自然,也为我的设计工作提供了全新的灵感来源。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手艺,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精髓。《叶材设计与制作》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简单地把制作步骤罗列出来,而是从“材料的认识”和“工具的选择”开始,为读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对不同种类叶材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例如它们的韧性、脆性、易腐性等,以及这些特性对制作过程的影响。例如,在讲解“定型与支撑”的技法时,作者就详细分析了不同叶材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形机理,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安全与环保”的章节,作者强调了在采集和处理叶材过程中,应如何保护环境,以及如何使用环保的胶水和处理剂。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可持续性的考量,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有了更深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制作叶材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以一种更尊重自然、更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去与自然对话。
评分坦白说,起初我购买《叶材设计与制作》纯粹是出于好奇,我对“用叶子做艺术”这个概念感到新奇。然而,翻开书后,我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这项技艺的深度和广度。书中对于“结构与稳定性”的讲解,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作者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巧妙的构图和支撑,来保证叶材作品的长期保存和立体感。例如,在制作大型叶材装置时,如何利用“骨架”和“连接点”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固,以及如何处理叶材之间的应力,避免作品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坍塌。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创新应用”的案例,例如将叶材与灯光结合,创造出流光溢彩的艺术效果,或者将叶材融入到家居装饰中,为生活空间增添一份自然的诗意。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附带了一些关于“市场与商业化”的建议,为有志于将叶材创作发展为职业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叶材艺术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