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今读系列:元曲三百首精选(耀世典藏版)
定价:59.80元
作者:芳园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3-01
ISBN:9787201091051
字数:
页码:44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特色。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取得的又一突出成就。元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夺目的异彩。
元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产物,汇聚了汉、蒙古、契丹、女真等多民族及外来文化的精粹,兼容并蓄,包罗万象。它通俗活泼的风格与贴近生活的内容,让人耳目一新。从发展上大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作品,比较鲜明地表现出民间文学的通俗性、口语化,以及北方民歌中的直率爽朗的精神与质朴自然的情致;随着南北文学的合流,后期的作品渐渐地脱离民间文学,在修辞和表现方面,注重含蓄洗练的手法,而步入雅正典丽的阶段。元曲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旋律,通过当时许多文学家的天才演绎,涌现出大量的杰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本《元曲三百首精选》,能让您花少的时间读完具代表性的元曲经典之作,书中收录了四百多首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具有较高成就的曲子:有曲家的代表作,有各类题材的作品精粹,也有广泛影响社会的名篇佳作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曲的全貌,能有效地帮助您了解名家名曲的概貌和更深入地领悟元曲的意蕴。
内容提要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起初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它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歌谣俗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诗歌形式。它成长繁荣的环境是金元时期的城镇,作者大多是中下层文人和民间艺人,演唱者大多是勾栏里的歌伎。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包括两类文体:一是小令、带过曲和套数的散曲;二是由套数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和科范,专为舞台上演出的杂剧。“散曲”是和“剧曲”相对存在的。剧曲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散曲则只是用作清唱的歌词。从形式上看,散曲和词很相近,不过在语言上要比词更通俗活泼;格律的要求也更自由。散曲从体式分有“小令”和“散套”两类。小令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
继唐诗、宋词之后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一方面,元曲在表达上体现出直截明快、意到言随的艺术特色,以满足感官、心理的直接需要为旨归,告别了诗词的苦吟与刻意。另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七娼八医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锋芒直指社会弊端,透出反抗的情绪。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直露、谐谑、尖巧,这些都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目录
作者介绍
王志艳,编辑,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文系,多年从事图书策划编写工作。先后策划编写过社科、家教、生活等多部图书,如《读懂心灵》、《为什么感到不幸福》、《学会感恩懂得爱》、《1/25的智慧》、《我的本探索书(系列)》、《早期教育决定一生》、《培养女孩的140个细节》等,受到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文摘
序言
这本《宋词三百首精选》的书,拿到手就觉得分量十足,装帧设计得非常有古韵,封面那种淡雅的素色配上手写的字体,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风雅的年代。我本来就对宋词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尤其是那些豪放派的作品,读起来酣畅淋漓。这本书收录的篇目,选得非常精到,既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也有一些相对小众但意境绝佳的佳作。尤其是那些关于边塞风光的词,读完后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铁马金戈的气息,让人心潮澎湃。编者在注释和赏析方面也做得非常用心,对于一些生僻的典故和词汇都有详细的解释,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不会因为看不懂而感到晦涩难懂。每次翻阅,总能在字里行间找到一丝慰藉,感觉自己的心境都被那些婉约或激昂的文字洗涤了一遍。这本书绝对值得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朋友珍藏,它不仅仅是一本词选集,更像是一位古代智者在低语,引领我们穿越时空,去体会千年前文人的悲欢离合。
评分说实话,我对古典文学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较表层的阶段,很多深奥的意境总是抓不住重点。直到我偶然翻开了这本《唐诗精选鉴赏本》,才发现原来诗词的世界可以如此丰富多彩。这本书的排版极为考究,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眼睛一点都不累,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对每一首诗的“意境解析”部分。它没有那种生硬的、教科书式的分析,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甚至带点现代解读的视角来阐述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背景。比如解析李白的《静夜思》时,它从现代人“异乡漂泊”的普遍感受入手,一下子就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再比如对杜甫那些沉郁顿挫的篇章,它深入挖掘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如何影响诗人的笔触,读完后,那些看似平淡的字句立刻变得沉重而有力起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让那些遥远的诗句不再是高冷的艺术品,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共鸣的情感载体。
评分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古代散文脉络的入门读物,终于在朋友的推荐下接触到了这本《中国古代哲理散文选读》。市面上很多散文集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零散的篇章堆砌,让人难以形成体系。但这本书不同,它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质朴文风,到魏晋风骨的超然洒脱,再到唐宋八大家的成熟稳健,每一个阶段的代表作都选取得恰如其分,并附上了简短的时代背景介绍。我尤其欣赏它在篇章选择上体现出的“哲理”导向,它挑选的不仅是文采斐然的佳作,更是那些蕴含深刻人生智慧的文本。读完一篇《庄子》的寓言,总感觉自己的格局都开阔了几分,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也能用一种更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精神修炼指南”,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自我心性的打磨和重塑。
评分拿到这本《书法大家:王羲之真迹选集》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撼。我虽然不是专业的书法家,但对汉字的结构美有着天生的敏感。这本书的印刷质量简直是业内顶尖水平,那种墨的浓淡干湿、笔锋的提按顿挫,在高清影印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王羲之的笔就悬停在我的眼前。特别是那些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的细节特写,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那些细微的“蚕头燕尾”和“铁画银钩”,感受那种气韵的连贯。与市场上那些模糊不清、色彩失真的版本相比,这本书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它不是让你去“看”书法,而是让你去“学”书法,去体会古人如何将情感注入到每一个点画之中。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提升自身书写水平的人来说,这本选集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中华传统美学的最高致敬。
评分我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更多体现在对故事和人物命运的好奇心上,所以《三国演义人物群像解析》这本书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并不是简单地复述故事,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曹操、刘备、诸葛亮等核心人物的性格深度挖掘上。作者的笔力非常老辣,他不仅仅罗列了历史上的功过是非,更是从心理学和权谋的角度,剖析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节点下做出选择的深层动因。比如,书中对周瑜“既生瑜,何生亮”那种复杂心理的描摹,写得极其细腻,让人读后对这个人物的悲剧性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不再是脸谱化的“赤壁的功臣”。这种深入到骨髓的分析,让我对《三国演义》这部宏大叙事有了全新的理解,仿佛重新走了一遍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本书的叙事流畅,逻辑严密,对于想要摆脱小说叙事陷阱、直抵人物内核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本极佳的导读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