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钟书国学精粹:诗经
定价:20.00元
作者:洪镇涛,刘婷 注
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7102408
字数: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部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收录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部分诗歌。现存305篇,先秦时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与《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为“五经”。《诗经》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它以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等形式,几乎描写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钟书国学精粹:诗经》是《诗经》的注译本,由洪镇涛主编,刘婷注译。
目录
风 n
周南 n
关雎 n
葛覃 n
卷耳 n
樱木 n
螽斯 n
桃夭 n
兔置 n
芣苜 n
汉广 n
汝坟 n
麟之趾 n
召南 n
鹊巢 n
采蘩 n
草虫 n
采□ n
行露 n
羔羊 n
殷其雷 n
揉有梅 n
小星 n
江有汜 n
野有死唐 n
何彼□矣 n
邶风 n
柏舟 n
绿衣 n
燕燕 n
日月 n
终风 n
击鼓 n
凯风 n
雄雉 n
匏有苦叶 n
谷风 n
式微 n
简兮 n
泉水 n
北门 n
北风 n
静女 n
新台 n
鄘风 n
柏舟 n
墙有茨 n
君子偕老 n
桑中 n
鹑之奔奔 n
定之方中 n
蛾蝌) n
相鼠 n
干旄 n
载驰 n
卫风 n
淇奥 n
考槃 n
硕人 n
氓 n
竹竿 n
芄兰 n
河广 n
伯兮 n
有狐 n
木瓜 n
王风 n
黍离 n
君子于役 n
君子阳阳 n
扬之水 n
中谷有蓷 n
兔爰 n
葛藟 n
采葛 n
大车 n
丘中有麻 n
…… n
雅 n
颂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梳理,简直是文科生的福音。很多同类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充斥着晦涩的术语和繁复的引文,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流于通俗,为了迎合大众而牺牲了深度的剖析。而这本的作者显然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他从《诗品》开始,一路梳理到晚清的桐城派,脉络清晰,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他穿插的那些小花絮,比如他对古代批评家之间互相“拆台”的趣事记载,瞬间拉近了与这些古代名家的距离。书中对“言之有物”与“风骨”这两个中国文学批评的两大基石,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分析了不同时代如何定义“好文章”。它不仅告诉我“什么”是重要的批评标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所在。这对于我提升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有着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人觉得收获满满,受益匪浅。
评分这套“钟书国学精粹”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市面上那些老气横秋的古籍影印本,它在保留了古典韵味的同时,融入了现代设计的理念。纸张的质感非常考究,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那种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让人感觉像是触碰到了真正的古物。我尤其欣赏它在注释上的用心,那些繁复的字词解释,不再是密密麻麻挤在一起的小字,而是用清晰的对比色和合理的留白进行了区分,即便是初次接触传统典籍的朋友,也能很快找到阅读的节奏。装帧设计上,侧边的勒口处理得非常精巧,既能保护书页,又方便随时翻阅查找。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足以看出出版方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敬畏之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心绪也跟着沉静下来,仿佛真的能从这些典雅的文字中,感受到先贤的智慧流淌出来。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可以细细品味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也是一道风景。
评分我得说,这本关于宋代理学思潮的导读,写得真是丝丝入扣,逻辑清晰得令人赞叹。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程朱陆王的思想体系,常常让人感到头晕脑胀,概念层出不穷,如“理”、“气”、“心”、“性”等等,界限模糊。然而,这本书的编者显然下了一番苦功,他们设计了一套非常巧妙的递进式讲解结构。首先是溯源,清晰地梳理了它如何从佛学和道家中汲取养分;接着是对核心概念的拆解,不再是抛出定义,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化的场景和譬喻来阐释,比如用“水”与“火”来比喻“理”与“气”的相互作用。最精彩的是,它还非常客观地对比了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焦点,使得读者能够看到,即便是“大一统”的理学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思想交锋,而不是铁板一块。读完后,我对这个影响了中国社会数百年格局的学派,有了一个立体而鲜活的认识,不再觉得它遥不可及。
评分我最近对魏晋风度特别感兴趣,所以特地入手了这本介绍那个时期文人风骨的专著。作者的笔力着实了得,他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选取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文人个案,比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和阮籍,将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困境、生活美学以及与世俗的微妙张力,描绘得淋漓尽致。读来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对于“名士”与“隐士”之间那种复杂的心态转变,捕捉得极其精准。书中对“越名教而任自然”这句话的解读,就非常深刻,不是简单地批判儒家礼教的束缚,而是探讨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个体精神自由的艰难探索。那些关于饮酒、抚琴、服散的场景,在作者的笔下都充满了画面感,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酒气和药草的清香,让人对那个充满矛盾与魅力的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探究欲。
评分这本关于古代器物美学的书籍,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偏向于考古学的图录,充斥着大量的测量数据和冰冷的断代信息,但实际上,它更像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物语”。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没有从宏观的工艺发展史入手,而是聚焦于一件器物——比如一个宋代的瓷瓶,或者一方汉代的玉璧——然后从它的釉色、纹理、造型,甚至制作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失误,来反推当时匠人的心境与哲学。特别是关于“不完美之美”的论述,非常有启发性,指出那些细微的窑变和手工留下的痕迹,恰恰是机器无法复制的“神韵”所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想象着那个持刀刻画的匠人,他的每一次落刀,都融入了他对世界的理解。这让我重新审视了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物件,学会了用更具温度的眼光去看待“物”与“人”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