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鍾書國學精粹:詩經
定價:20.00元
作者:洪鎮濤,劉婷 注
齣版社:上海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567102408
字數:
頁碼:21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詩經》是我國部具有濃鬱的現實主義風格的詩歌總集,收錄的是從西周初年到春鞦中葉的部分詩歌。現存305篇,先秦時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為《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傢經典,始稱《詩經》,與《尚書》、《禮記》、《易經》、《春鞦》並稱為“五經”。《詩經》的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它以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等形式,幾乎描寫瞭周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麵麵,可以說《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麵鏡子。《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鍾書國學精粹:詩經》是《詩經》的注譯本,由洪鎮濤主編,劉婷注譯。
目錄
風 n
周南 n
關雎 n
葛覃 n
捲耳 n
櫻木 n
螽斯 n
桃夭 n
兔置 n
芣苜 n
漢廣 n
汝墳 n
麟之趾 n
召南 n
鵲巢 n
采蘩 n
草蟲 n
采□ n
行露 n
羔羊 n
殷其雷 n
揉有梅 n
小星 n
江有汜 n
野有死唐 n
何彼□矣 n
邶風 n
柏舟 n
綠衣 n
燕燕 n
日月 n
終風 n
擊鼓 n
凱風 n
雄雉 n
匏有苦葉 n
榖風 n
式微 n
簡兮 n
泉水 n
北門 n
北風 n
靜女 n
新颱 n
鄘風 n
柏舟 n
牆有茨 n
君子偕老 n
桑中 n
鶉之奔奔 n
定之方中 n
蛾蝌) n
相鼠 n
乾旄 n
載馳 n
衛風 n
淇奧 n
考槃 n
碩人 n
氓 n
竹竿 n
芄蘭 n
河廣 n
伯兮 n
有狐 n
木瓜 n
王風 n
黍離 n
君子於役 n
君子陽陽 n
揚之水 n
中榖有蓷 n
兔爰 n
葛藟 n
采葛 n
大車 n
丘中有麻 n
…… n
雅 n
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套“鍾書國學精粹”的排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不同於市麵上那些老氣橫鞦的古籍影印本,它在保留瞭古典韻味的同時,融入瞭現代設計的理念。紙張的質感非常考究,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那種油墨散發齣的淡淡清香,讓人感覺像是觸碰到瞭真正的古物。我尤其欣賞它在注釋上的用心,那些繁復的字詞解釋,不再是密密麻麻擠在一起的小字,而是用清晰的對比色和閤理的留白進行瞭區分,即便是初次接觸傳統典籍的朋友,也能很快找到閱讀的節奏。裝幀設計上,側邊的勒口處理得非常精巧,既能保護書頁,又方便隨時翻閱查找。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足以看齣齣版方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敬畏之心,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心緒也跟著沉靜下來,仿佛真的能從這些典雅的文字中,感受到先賢的智慧流淌齣來。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件可以細細品味的藝術品,放在書架上也是一道風景。
評分這套關於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的梳理,簡直是文科生的福音。很多同類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充斥著晦澀的術語和繁復的引文,讓人望而卻步;要麼就流於通俗,為瞭迎閤大眾而犧牲瞭深度的剖析。而這本的作者顯然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他從《詩品》開始,一路梳理到晚清的桐城派,脈絡清晰,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他穿插的那些小花絮,比如他對古代批評傢之間互相“拆颱”的趣事記載,瞬間拉近瞭與這些古代名傢的距離。書中對“言之有物”與“風骨”這兩個中國文學批評的兩大基石,進行瞭非常深入的探討,分析瞭不同時代如何定義“好文章”。它不僅告訴我“什麼”是重要的批評標準,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去判斷”一部作品的價值所在。這對於我提升自己的閱讀鑒賞能力,有著實實在在的幫助,讓人覺得收獲滿滿,受益匪淺。
評分我得說,這本關於宋代理學思潮的導讀,寫得真是絲絲入扣,邏輯清晰得令人贊嘆。對於很多初學者來說,程硃陸王的思想體係,常常讓人感到頭暈腦脹,概念層齣不窮,如“理”、“氣”、“心”、“性”等等,界限模糊。然而,這本書的編者顯然下瞭一番苦功,他們設計瞭一套非常巧妙的遞進式講解結構。首先是溯源,清晰地梳理瞭它如何從佛學和道傢中汲取養分;接著是對核心概念的拆解,不再是拋齣定義,而是通過一係列生活化的場景和譬喻來闡釋,比如用“水”與“火”來比喻“理”與“氣”的相互作用。最精彩的是,它還非常客觀地對比瞭不同學派之間的爭論焦點,使得讀者能夠看到,即便是“大一統”的理學內部,也存在著激烈的思想交鋒,而不是鐵闆一塊。讀完後,我對這個影響瞭中國社會數百年格局的學派,有瞭一個立體而鮮活的認識,不再覺得它遙不可及。
評分這本關於古代器物美學的書籍,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偏嚮於考古學的圖錄,充斥著大量的測量數據和冰冷的斷代信息,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物語”。作者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他沒有從宏觀的工藝發展史入手,而是聚焦於一件器物——比如一個宋代的瓷瓶,或者一方漢代的玉璧——然後從它的釉色、紋理、造型,甚至製作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失誤,來反推當時匠人的心境與哲學。特彆是關於“不完美之美”的論述,非常有啓發性,指齣那些細微的窯變和手工留下的痕跡,恰恰是機器無法復製的“神韻”所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想象著那個持刀刻畫的匠人,他的每一次落刀,都融入瞭他對世界的理解。這讓我重新審視瞭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物件,學會瞭用更具溫度的眼光去看待“物”與“人”的關係。
評分我最近對魏晉風度特彆感興趣,所以特地入手瞭這本介紹那個時期文人風骨的專著。作者的筆力著實瞭得,他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史料堆砌,而是通過選取幾個極具代錶性的文人個案,比如竹林七賢中的嵇康和阮籍,將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睏境、生活美學以及與世俗的微妙張力,描繪得淋灕盡緻。讀來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作者對於“名士”與“隱士”之間那種復雜的心態轉變,捕捉得極其精準。書中對“越名教而任自然”這句話的解讀,就非常深刻,不是簡單地批判儒傢禮教的束縛,而是探討瞭在特定曆史背景下,個體精神自由的艱難探索。那些關於飲酒、撫琴、服散的場景,在作者的筆下都充滿瞭畫麵感,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酒氣和藥草的清香,讓人對那個充滿矛盾與魅力的時代,産生瞭強烈的共鳴和探究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