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现代时尚范家居设计范本 | 作者 | 理想家居设计编委会 |
| 定价 | 39.00元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560296 | 出版日期 | 2017-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四个环节,其中人们对于“住”格外地看重。有一处温馨舒适的住宅,是大部分人的愿望,也是安居乐业的保障。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住宅的设计也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美好的住宅需要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对各种空间的需求,室内设计师一般会从装饰风格、装饰材料、室内色彩、软装配饰等各方面为住宅空间进行量身设计。本系列丛书按照室内住宅设计风格分类,包含沉稳中式、轻奢典雅和现代时尚三种风格。不同风格的室内设计特点各不相同,每个风格的图书分别介绍和讲解了15个左右的项目案例,并且从项目设计的风格特点、空间设计特色、装饰材料说明、室内色彩对比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 3 章现代时尚风格设计要点解析 6 1.现代时尚风格的介绍 8 2.现代时尚风格的特点 8 第二章16个现代时尚风格范本 11 谜之宝缇嘉的时髦态度 11 观澜珑门名苑4-B样板房 优雅线条诠释的摩登时尚 19 观澜珑门名苑06-B2样板房 清风徐来的西班牙现代雅居 25 贝尼卡西姆小屋 原木与混凝土的美妙华尔兹 31 度假木屋2.0 远山别墅 37 OVD 919 私人住宅 摩登原始小屋的一万种可能 45 度假木屋3.0 别样斯洛文尼亚风情 51 M住宅 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滨海住宅 57 克利夫顿住宅 2A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63 青桐园样板间 跳跃的音符 71 共筑 木作新居 79 Post Post -War House 木香苒苒 87 中古住宅大厦旧房改造 灰·耀 95 低调的 雅量宏观 103 宏·观 维也纳现代风范新居 111 MUSTERHAUS WIENNA 永恒的家 117 关于爱 |
| 编辑推荐 | |
| 1.从空间体验的角度诠释每个范例的各个空间,空间对了,人就幸福了。 2.每个范例均涵盖室内完整平面图、家装实景图、装修细节材料标识、软装布置及空间配色,全方位指导你的家庭装修。 3.500幅海量图例展示,让你轻松玩转家装。 4.使用突出设计主旨的实景图片,让你全方位感受每一个空间细节,找到家的好感觉。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我从头到尾翻了好几遍,每次都能发现新的亮点。首先,它在色彩搭配和材质选择上的建议非常实用,不是那种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真正能落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比如,书中对不同光线条件下,某种颜色会呈现出怎样微妙变化的处理,让我对“高级灰”和“莫兰迪色系”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名词堆砌,而是真正学会如何运用它们来营造氛围。特别是它讲解了如何通过局部小面积的跳色来打破空间的沉闷感,这一点对我非常有启发。我还喜欢它在家具选择上的引导,不仅仅是推荐品牌,更多的是分析了不同风格家具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与空间整体风格相融合,甚至提出了“以小博大”的原则,比如通过一件设计感强的单品来提升整个空间的格调,这对于预算有限但又追求品质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再者,书中对于收纳空间的创意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只是告诉你“要收纳”,而是提供了很多巧妙的隐藏式收纳方案,以及如何利用垂直空间,让杂物“隐形”于无形。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通过作者的巧思,都能变成实用又美观的储物区域,这点真的太实用了,解决了多少家庭的“收纳难题”啊!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准备重新装修家时,给了我最真诚、最接地气的建议。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留白”艺术的阐释,它不像很多设计书那样一味地追求“满”,而是强调了空间的呼吸感和视觉的放松。书中通过大量精美的实景图片,清晰地展示了不同风格下如何运用留白来突出重点,让整个空间显得更加通透和有层次。我之前总觉得家里太空,不知道该怎么填补,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有时候“空”比“满”更有力量。此外,书中对于灯光设计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装几个灯”,而是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光源(比如基础照明、重点照明、氛围照明)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通过色温、亮度、角度的组合,来营造出不同的居家情境。我之前总觉得家里的灯光很生硬,看完这本书,我开始懂得如何利用暖色调的灯光来增加温馨感,如何通过隐藏式灯带来突出建筑线条,让整个家都变得柔软而有温度。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正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我一直对家居设计充满了好奇,但又常常因为信息太杂乱而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非常注重“人的感受”和“生活方式”的融入。不是那种冰冷的、脱离实际的设计理念,而是真正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思考他们如何在空间中生活、互动和放松。比如,书中关于“动线设计”的讲解,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结合了不同户型特点,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如何让家里的行动流线更顺畅,避免不必要的磕碰和拥挤。这一点对于有小孩或者宠物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同时,它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来提升空间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比如如何根据不同的活动区域来选择合适的家具材质,如何通过软装搭配来增加空间的舒适度。它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家,不仅仅是好看,更是要让你觉得舒服,让你想在这个空间里停留。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它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设计指南,而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细细体会的“工具书”。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很多设计理念,都非常具有前瞻性,而且能够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个性化”和“混搭”的解读。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被一些流行的风格所束缚,不敢尝试自己的想法。但这本书鼓励我们去发掘自己的喜好,将不同的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它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平衡不同风格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一些小的细节来表达主人的品味。我之前总觉得自己的家不够“有灵魂”,看完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加入一些自己旅行带回来的纪念品,或者一些有故事的老物件,让家变得更有个性和温度,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样板间。
评分这本书最令我惊喜的是,它在一些“非常规”的设计领域也给出了独到的见解。例如,它不仅仅局限于客厅、卧室这些主要空间,还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探讨了阳台、玄关、甚至是飘窗等“边角空间”的利用。这些地方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作者却能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让它们成为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关于阳台的设计,它提供了从绿植布置到休闲区的打造,再到收纳功能的整合等多种方案,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家那个被闲置的阳台。此外,书中还探讨了一些关于“科技与家居”的融合,虽然没有深入到技术层面,但它提出了很多关于智能家居如何融入设计,以及如何让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舒适的思考,这让我对未来的家居生活有了更清晰的想象。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广度和深度都超出我的预期,为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