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地理百科丛书:腾冲火山群
定价:49.9元
作者:《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著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10088506
字数:
页码: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首套规模达到数百分册的地理科普丛书,范围无缝覆盖中国全境。打破传统认识上的行政区划的界线,依据腾冲一带的火山地貌特征,划分本书区域范围。
展示“中国**火山区”的奇特景观,囊括休眠火山、堰塞湖、堰塞瀑布、热泉、汽泉……
呈现当地“一山分四季”的垂直气候和“高原鱼米之乡”“珍稀生物避难所”的高原景观。
揭秘当地13个世居民族及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谐共处的“人类学的奇境”。
还原古代西南丝绸之路要冲、东西商品集散地的盛况。
形式新颖,文字精简而通俗,图片真实而精彩,这两者的交互使科普阅读变得生动有趣。
内容提要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腾冲火山群》即围绕地跨云南保山和德宏梁河的“中国火山区”而展开的,这一片地区火山地貌,保存较为完整的休眠期火山有20多座,堰塞湖、火山口湖、岩溶堰塞瀑布等地质景观随处可见,堪称一座“休眠期天然火山博物馆”。远古时代的火山活动为该地留下诸多财富,例如肥沃的土壤、丰富的矿藏以及用之不竭的地热资源等。本区地势高低不一,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各类植被齐全,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植物园”,多种珍稀动物在此找到栖息之所。本书从历史视角展现了保山地区自古以来就形成的中外交通枢纽的地位以及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文化,这里是中国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道,多年来中外客商穿行此地,形成了和顺、姚关等特色古镇,这里也是各个少数民族“乐其俗,安其居”之地,高雅的洞经古乐和皮影戏、粗犷的彝族永昌钹舞,还有佤族的清戏、布朗族的打歌等,各类民族文化和谐共存,向读者介绍一个被美国记者斯诺称为“人类学的奇境”的神奇世界。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人—地关系的中国式表述。基于这一认知,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尝试以地理学为基础,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体,对中国广袤无垠的天地之间之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共处的历史和现状以全方位视野实现一次全面系统、浅显易懂的表述。学术界在相关学科领域的深厚积累,为实现这种尝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丛书力图将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读者所乐见的形式呈现,借以充实地理科普读物品种,实现知识的“常识化”这一目标。
为强化本丛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区域的相对完整和内在联系,本丛书根据中国的山川形胜,划出数百个地理单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诸岛”“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单元拼合衔接,即覆盖中国全境。以这些独立地理单元为单位,将其内容集结成册,即是本丛书的构成主体。除此之外,为了更全面、更立体地展示中国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单元分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另外两种类型的分册:其一以同类型地理事物为集结对象,如《绿洲》《岩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为叙述对象,如《长江》《长城》《北纬30度》等。以上三种类型的图书共同构成了本丛书的内容,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以及视野幅宽,自由选读其中部分分册或者丛书。
本丛书的每一分册,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单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质、地貌、气候、资源、多样性物种等,以及在此间展开的人类活动——经济、历史、文化等多元内容为叙述的核心。为方便不同年龄、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系统而有效地获取信息,各分册的内容不做严格、细致的分类,而只依词条间的相关程度大致集结,简单分编,使整体内容得以保持有机联系,直观呈现。因此,通常情况下,每分册由4部分内容组成:部分为自然地理,涉及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物种、生态等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为经济地理,容纳与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物产等相关的内容;第三部分为历史地理,主要为与人类活动历史相关的内容;第四部分为文化地理,收录民俗、宗教、文娱活动等与区域文化相关的内容。
本丛书不是学术著作,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工具书,但为了容纳尽量多的知识,本丛书的编纂仍采用了类似工具书的体例,并力图将其打造成为兼具通俗读物之生动有趣与知识词典之简洁准确的科普读本——各分册所涉及的广阔知识面被浓缩为一个个具体的知识点,纷繁的信息被梳理为明晰的词条,并配以大量的视觉元素(照片、示意图、图表等)。这样一来,各分册内容合则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分则为一个个简明、有趣的知识点(词条),这种局部独立、图文交互的体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或跳跃式阅读,给予读者大程度的阅读自由。
总而言之,本丛书希望通过对“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让读者对自身所栖居的区域地理和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读者倘能因此而见微知著,提升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认知,进而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解,则更是编者所乐见的。
受限于图书的篇幅与体量,也基于简明、方便阅读等考虑,以下诸项敬请读者留意:
1. 本着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则,本丛书以决定性、典型性、特殊性为词条收录标准,以概括分册涉及的知识精华为主旨。
2. 词条(包括民族、风俗等在内)释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观态度。
3. 本丛书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万矢量地形要素数据(DLG)为基础绘制相关示意图,并依据丛书内容的需要进行标示、标注等处理,或因应实际需要进行缩放使用。相关示意图均不作为权属争议依据。
4. 本丛书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市、自治县、旗、自治旗)等行政区划的标准名称,均统一标注于各分册的“区域地貌示意图”中。此外,非特殊情况,正文中不再以具体行政区划单位的全称表述(如“北京市朝阳区”,正文中简称为“北京朝阳”)。
5.历史文献资料中的专有名词及计量单位等,本丛书均直接引用。
这套陆续出版的科普丛书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与大力支持,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丛书的编、撰、审诸环节中,大量摄影师及绘图工作者承担了丛书图片的拍摄和绘制工作,众多学术单位为丛书提供了资料及数据支持,共同为丛书的顺利出版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囿于水平之限,丛书中挂一漏万的情况在所难免,亟待读者的批评与指正,并欢迎读者提供建议、线索或来稿。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编委会
终于拿到这本《中国地理百科丛书:腾冲火山群》,真是期待已久。我一直对火山地貌特别着迷,每次看到电视上介绍世界各地的火山喷发景象,都会被那股原始而强大的力量所震撼。腾冲火山群,在中国西南边陲,一直以来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对我来说更是如此。听闻这里不仅有壮观的火山锥,还有奇特的熔岩地貌,甚至还有温泉滋养下的独特生态。我尤其想了解的是,这些火山在漫长的地质岁月里,是如何形成并演变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甚至人类文明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腾冲火山世界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那炽热的地下世界如何在亿万年前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记,那些沉睡的巨人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图文并茂,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腾冲火山群的磅礴气势,解析其形成原理,并深入浅出地介绍当地的火山地质特征,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领略到地理科学的魅力。
评分作为一名对地方文化和历史深感兴趣的读者,我对腾冲这个地方有着独特的想象。我听说腾冲不仅山清水秀,更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而火山的存在,想必也深深地烙印在当地人的生活和传说中。我非常想了解,古往今来,腾冲的火山群是如何影响了当地的居民?当地人又是如何认识、利用或敬畏这些火山的?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火山与当地民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的记载?我希望能够读到一些关于火山爆发的传说,以及当地居民在面对火山活动时的智慧和应对方式。同时,我也对火山活动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感到好奇,比如火山灰是否促进了土壤的肥沃,温泉是否成为了旅游资源,火山活动又是否给当地带来了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地理科普读物,更能将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出腾冲火山群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独特地位。
评分我是一位地质学领域的初学者,一直对地球的演变过程充满了好奇。腾冲火山群,作为中国大陆上一个典型的年轻火山活动区域,对我而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我特别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能提供关于腾冲火山群详细的地质年代学数据、岩石化学成分分析,以及火山喷发历史的重建。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这里的火山活动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比如玄武岩质、安山岩质等),以及其喷发的频率和规模。此外,我也对火山活动与构造背景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比如腾冲火山群是否与某个特定的构造带相关联,其形成是否受到了地壳运动的驱动。我希望书中能有相关的地质图件、剖面图,以及详细的野外考察记录,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其地质构造。同时,如果能包含一些关于火山监测、地质灾害预警等方面的介绍,那将更具实践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学习火山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参考资料,为我深入研究腾冲火山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作为一个对自然风光有着狂热追求的旅行爱好者,腾冲这个名字早已在我心里种下了探索的种子。而关于它那闻名遐迩的火山群,更是我计划旅行清单中的重中之重。我一直很想深入了解,那些矗立在滇西南大地上的火山,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仅仅作为自然景观,还是曾经参与过改变地貌、影响气候的重大事件?我设想,这本书一定能为我解答这些疑问。我希望它能详细介绍腾冲火山群的地理位置、分布情况,以及各个火山体的具体特征,比如它们的形态、海拔、喷发类型等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包含一些关于火山形成过程的科学解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我明白火山是如何从地心深处孕育,又如何以惊人的力量喷薄而出。我希望能够读到关于火山岩石的构成、地热资源的形成,以及火山活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当我亲身踏上腾冲的土地,站在火山口前时,我将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能带着一颗理解和敬畏的心,去感受那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评分我是一个对自然奇观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人,一直以来,我都对那些形态各异、充满力量的自然地貌充满了向往。腾冲火山群,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壮丽的画面:一座座锥形的火山,喷薄着大地深处的秘密,周围环绕着奇特的熔岩地貌,也许还有冒着热气的温泉。我非常想知道,这些火山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它们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书中是否能够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释火山的形成原理,并详细介绍腾冲火山群的独特之处?我期待书中能有精美的图片,让我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火山的魅力。我希望能够了解到,腾冲火山群在地球的演变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以及它们对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我尤其想知道,这些火山现在是否仍然活跃,或者是否具有潜在的活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对自然奇观的探索欲望,让我对腾冲火山群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并激发我亲身前往探索的冲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