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类的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
定价:68.00元
作者:乔治·扎卡达基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5086782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从旧石器时代祖先到现代科学专家,
现代的心智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
从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代哲人戴维·查尔莫斯,
西方文明的哲学根基如何影响和决定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
从图灵机、巴贝奇分析机再到超级计算机和可以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的计算机,
计算机离获得自我意识还有多远,一旦它们获得了自我意识会发生什么?
以历史视角探究心智起源,集各学科成果预测人类未来方向!
内容提要
我们跟随着人工智能发展的脚步正走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之巅。
在这本书中,作者别出心裁地从文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方向探索了人工智能。他打开历史的时光隧道,带我们回到到旧石器时代,探索人类祖先心智的演化过程。接着又转向心灵哲学和神经科学,追随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的脚步研究他们对于心智的理解。随后通过回顾计算机技术史,展望未来计算机发展的无限可能。书中援引了大量文化艺术作品,从古代神话到文学经典再到今天的科幻大片,帮助我们理解从古至今文化艺术中的故事是如何起源的,它们和我们当下的认知系统还有人工智能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人工智能思想从何而来,又会把人类引导向何方?
西方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
计算机离获得自我意识还有多远,一旦他们获得自我意识会发生什么?
……
这本书用一种全新的、更为浪漫的方式审视人工智能,让我们得以在庞大的信息洪流中,静心凝神跟着作者的思路以历史视角探究心智起源,寻找文学叙事、哲学与科技之间的紧密连接,人工智能发展的商业价值,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层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数字时代的公民不可缺少的一课。
目录
部分 回到从前
章 现代心智的诞生 // 003
我们过去的大戏 // 005
现代心智的大爆炸 // 010
艺术,以及物的心智 // 015
第二章 精灵树丛中的生活 // 019
讲故事的大脑 // 023
想象机器拥有心智 // 025
第三章 机器玩偶“土耳其人” // 027
克里特岛的守卫 // 029
神奇博士与铜脑袋 // 033
生命之灵 // 035
大脑是台计算机 // 040
用隐喻思考,用叙事感受 // 041
第四章 爱上异类 // 045
重启皮格马利翁 // 046
数字化 // 048
仿生人叛乱的颂歌 // 050
我们的机器后人 // 052
爱与恨 // 053
第五章 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 057
你亲手制造的亚当5 // 060
“恐怖谷”和“另一个人幻觉” // 064
第六章 诸神归来 // 071
没真的……6 // 073
人机联合,狮子人联合 // 076
第五元素 // 081
第二部分 心智问题
第七章 宇宙蓝图 // 091
洞穴之喻 // 093
自然的法则 // 098
大脑中的柏拉图蛋白 // 102
第八章 没有身体的心智 // 105
我思故我在 // 107
单子、精神粒子与松果体 // 110
大难题 // 114
信息与身体分离 // 117
在数字天堂的大门前 // 119
二元论的死胡同 // 123
第九章 抵抗运动 // 127
柏拉图好的学生 // 130
亚里士多德“病毒”传播(以及变异) // 133
解读意识 // 137
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 // 140
经验主义者的人工智能启蒙 // 145
第十章 深入心智 // 147
被解放的意识 // 149
心智测量器5 和消失的大猩猩 // 151
意识到它 // 154
关于意识的理论 // 158
心智与身体 // 160
第十一章 控制论大脑 // 163
梅西会议 // 166
自我复制的机器 // 169
自反性与秩序的涌现 // 173
心智的赋格 // 175
那么,究竟什么是心智呢 // 178
第三部分 阿达梦游仙境
第十二章 克里特岛人的谎言 // 183
思想的法则 // 185
只说真理的机器 // 190
理发师悖论 // 191
来了一个奥地利人 // 194
算法与人脑 // 198
悖论来帮忙 // 201
第十三章 程序 // 205
工业巨轮 // 209
分析机奇点 // 212
计算的再发明 // 215
第十四章 从布莱切利园到谷歌园 // 219
战争是一切的父亲和国王 // 221
搜索引擎的前身 // 225
服务器统治的世界 // 229
大数据经济 // 234
会思考、说话和做事的东西 // 237
第十五章 可以思考的机器 // 241
达特茅斯的智者 // 243
走过冬天 // 246
第二次机器革命 // 251
人工智能末日 // 255
莫拉维克悖论 // 260
第十六章 混沌边缘的达尔文 // 265
神经机器 // 267
坚不可摧 // 272
机器人的自我复制 // 273
生命的算法 // 276
想象真正的人工智能 // 280
结语 人类的未来 // 287
来自神经科学与控制论的知识 // 289
囿于隐喻 // 292
自由的终结 // 295
大事记 // 301
注 释 // 307
致 谢 // 345
作者介绍
乔治·扎卡达基斯(George Zarkadakis)
伦敦城市大学人工智能方向博士,计算机系统工程师、科学作家。曾在埃森哲和美国硅图公司等机构工作。目前,他是一位技术咨询师和互联网企业家。因其在国际科学交流方面做出的贡献,被法国授予爵士头衔。他一直在为《卫报》、《华盛顿邮报》等知名刊物撰写稿件。他同时还是小说家和剧作家,作品在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出版。目前居住在伦敦。
文摘
序言
翻开这本《人类的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我首先被它那宏大的视角所震撼。作者仿佛是一位俯瞰时间长河的智者,将我们从茹毛饮血的旧石器时代一路引领,穿越农耕文明的曙光,经历工业革命的巨变,直至今日人工智能触手可及的未来。每一个时代,都如同精雕细琢的篇章,展现了人类如何一步步拓展生存的疆域,如何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我尤其被作者在描述早期人类如何与自然搏斗,如何从集体狩猎的本能迈向早期聚落的智慧所打动。那种原始的生命力,那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在作者的笔下跃然纸上,让我仿佛能听到远古的呼唤,感受到先辈们在艰难岁月中孕育的坚韧。而当视线转向未来,关于人工智能的论述,则充满了思辨与警示。作者并非简单地描绘一个科技乌托邦,而是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困境、社会变革,甚至是对人类自身定义的挑战。这种前后呼应、古今结合的叙事手法,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回顾,更是一次关于我们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的深刻反思。
评分这本《人类的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作者巧妙地将历史的长河与科技的浪潮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类发展画卷。我特别沉浸于作者对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细致描绘。从分散的狩猎采集部落,到高度组织化的农业文明,再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城市化浪潮,每一种形态的转变,都伴随着生产力、社会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革。我从中看到了人类如何不断适应环境,又如何不断改造环境,这种动态的演进过程,让我对人类这个物种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认识。而当阅读到关于人工智能的章节时,我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对未来的警示与期盼并存的情感。作者并没有简单地预言一个美好的科技未来,而是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伦理挑战、就业结构重塑以及人类自主性的边界问题。这种审慎的态度,让我觉得作者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位引导者,他鼓励我们去思考,去辨析,去为即将到来的未来做好准备。这本书的阅读过程,就像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既能回溯历史的源头,又能眺望未来的曙光。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标题,首先吸引我的是“满28包邮”这个充满烟火气的价格标签。在这个信息爆炸、书籍价格参差不齐的时代,能以如此亲民的价格获得一本似乎内容宏大的著作,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我并非历史学或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总是充满好奇。从史前时代那些模糊而遥远的剪影,到如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浪潮,这跨度之大,本身就足以勾起我探索的欲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还没有看到,但想象中,它应该会采用一种既能体现历史厚重感,又不失未来科技感的风格。也许是远古岩画与数据流的结合,或者是星辰大海与神经网络的碰撞。这样的视觉冲击,加上“人类的命运”这一宏大主题,无疑会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去探寻那些塑造了我们,又将塑造我们未来的力量。我特别期待作者如何在如此广阔的时间尺度上,将那些零散的历史碎片和前沿的科技概念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清晰而引人入胜的叙事线。
评分我是一个对科技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抱有极大热情和些许担忧的普通读者。这本《人类的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的标题,精准地戳中了我的兴趣点。当我深入阅读其中关于人工智能的部分时,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深刻的启发。作者并没有回避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以一种冷静且富有远见的笔触,剖析了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我被其中关于“奇点”的讨论所吸引,那是一种对未来不可预测性的直观感受,既令人兴奋,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虑。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数据,展现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各个领域的潜力,同时也警醒我们,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要警惕可能出现的失业潮、数据隐私泄露、算法偏见等问题。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人工智能视为一个独立的、对立于人类的存在,而是将其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探讨两者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演进。这让我意识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终究是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的,我们的选择,将直接决定它将成为助推器还是颠覆者。
评分作为一个对人类文明史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这本书的名字《人类的命运:从旧石器时代到人工智能的未来》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作者以一种极其恢弘的视角,将人类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早期人类社会的场景时,那种身临其境的笔触。那些关于火的发现、语言的产生、工具的制造,在作者的笔下不再是枯燥的史实,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故事。我仿佛能看到那些穴居时代的先民们,在寒冷的夜晚围着篝火,用粗糙的语言传递信息,用简陋的石器改造世界。这种对人类起源的探索,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类的韧性与创造力。而当故事过渡到现代,特别是关于人工智能的部分,我则被作者对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所折服。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技术本身,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探讨技术对人类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乃至价值观可能产生的颠覆性影响。这种宏大叙事与微观分析的结合,让这本书在提供知识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深度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