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語碼轉換:如何以男性願意聆聽的方式錶達
定價:29.80元
作者:(美)布朗
齣版社:朝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542925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6kg
編輯推薦
讓想法“宅”在心裏,不如選對方式錶達齣來!
解碼男性心理、語言和行為,讓女性在職場中脫穎而齣!
《語碼轉換:如何以男性願意聆聽的方式錶達》自齣版以來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齣版!
N、NBC、CBS、ABC等全球各大電視節目及媒體重點推薦!《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路透社》《華爾街日報》《新聞周刊》《人物》《時代》《環球時報》《哈特福新聞報》《齣版人周刊》《奧馬哈世界前鋒報》等100多傢媒體專題報道!
內容提要
是否覺得男人們的話被加瞭密碼,而你卻被擋在門外?你說話的時候,他們是不是瞧不起你,或者乾脆讓你閉嘴?或許你也可以給自己的話加上密碼——一種不同的語碼。
兩性的確有著各自獨特的溝通方式,因此兩性不能總是契閤得那麼好。《語碼轉換:如何以男性願意聆聽的方式錶達》為讀者提供瞭跨越溝通障礙的方法。藉此幫助兩性破譯性彆密碼,以通用的語言進行談話,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相互理解並且彼此尊重,這不僅僅適用於職場,而且適用於生活其他方麵。
《語碼轉換:如何以男性願意聆聽的方式錶達》介紹的策略不隻是一般溝通常識的升華。作者布朗和尼爾森提供瞭*穎的兩性溝通技巧,使女性在與男性的溝通中快速得到男性的認可與信賴。書中收集瞭大量的實例和故事,生動地嚮讀者展示瞭“浯碼轉換”的奇妙作用!
目錄
第1章 從操場到職場
第2章 社交場閤中的女性
第3章 著手開始工作
第4章 人們在聆聽嗎
第5章 兩性溝通的技巧
第6章 身處高科技時代必備的能力
第7章 無聲勝有聲
第8章 你穿著那件衣服嗎
第9章 公平競爭,獲得屬於你的東西
第10章 爭取你應得的東西
第11章 對付辦公室裏的欺負者
第12章 職場幽默
第13章 不要把心情掛在臉上
第14章 管好自己的雙手
第15章 辦公室裏的丘比特
第16章 晉升之路
第17章 站起來發言
第18章 權力關係網和良師的作用
第19章 取得職場勝利
第20章 破解性彆溝通密碼
作者介紹
剋萊爾戴姆肯布朗,博士是的演說傢、谘詢顧問以及作傢,她的專業領域包括:多樣性和平等就業機會策略的研究、兩性溝通、性騷擾防範等。她曾在《財富》50強的多傢公司裏從業25年,為備類組織提供指導,設計並執行多項策略,在全球調查歧視案件,針對法律問題培訓專業人士。她的博士研究領域是兩性職場溝通問題。
奧黛麗尼爾森,博士是一位國際公認的培訓師、的演講傢及傳播與交流顧問。她專門研究性彆溝通、衝突管理、溝通技巧,以及性騷擾、歧視等問題。她在科羅拉多大學傳播係任教10年,為各類機構和《財富》50強公司提供谘詢和培訓服務達30年。這些組織包括:普華永道、嘉吉、AT&T、霍尼韋爾、惠普、IBM、普強製藥、賓得、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林業局、美國司法部等。她持有傳播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她的多部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齣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太抓人眼球瞭,那種設計風格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試圖探討的主題的嚴肅性和復雜性。雖然我還沒深入閱讀,但光是書名和封麵的視覺衝擊力,就讓我對其中可能蘊含的關於溝通障礙的深刻洞察充滿瞭期待。我常常在日常交流中感覺到,即使是再親近的人,有時也會因為錶達方式的不同而産生微妙的隔閡,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需要更細膩情感傳達的場景。這本書似乎正是在嘗試搭建一座橋梁,去理解那些看似“聽不懂”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心理機製和語言習慣的差異。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打破信息傳遞中的“噪音”,讓真正想說的話能夠被對方清晰地接收和理解。這種跨越性彆藩籬的溝通探索,在當下這個信息爆炸卻又充滿誤解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和及時。我期待書中能有關於非語言溝通綫索的分析,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聽到的和我們實際感受到的,往往是兩碼事,如何讓那些潛藏的意圖浮齣水麵,是衡量溝通有效性的關鍵。
評分我最近在職場上遇到一些挑戰,感覺自己在匯報工作或者提齣建設性意見時,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好像我的“語調”或者“措辭”總是在不經意間引起對方的抵觸情緒。讀瞭這本書的簡介後,我立刻意識到,這可能不僅僅是我的錶達技巧問題,更可能是我沒有抓住目標受眾的“接收頻率”。這本書的名字直接點明瞭“男性願意聆聽的方式”,這提供瞭一個非常具體且具有操作性的視角。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深入剖析男性在信息處理和情感反饋上的傾嚮性,比如他們可能更偏好邏輯驅動的敘述,或者更注重結果導嚮的陳述。如果真能如此,那麼這本書就不僅僅是關於兩性溝通的理論探討,更是一份實用的“翻譯手冊”。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經過驗證的句式轉換案例,讓我可以立即應用到我的工作郵件和會議發言中去,看看是否真的能有效降低溝通中的阻力,提高決策效率。這種基於目標受眾心理的策略性溝通,絕對是現代職場人必備的技能之一。
評分說實話,我一直對這類探討兩性差異的讀物持保留態度,總怕它們會陷入刻闆印象的泥淖,把復雜的人性簡化成幾個標簽。但這本書的切入點——“如何讓對方願意聽”——則顯得更加務實和以結果為導嚮,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或指責。我更傾嚮於相信,溝通的失敗往往是相互作用的結果,而不是單方麵的責任。因此,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平衡理論深度與實踐指導的。書中會不會有關於“傾聽的藝術”的反嚮探討?因為要讓彆人願意聽,我們自己首先得錶現齣足夠的尊重和開放性,對嗎?如果它能提供一套雙嚮互動的模型,而不是隻教我們單方麵如何“優化輸齣”,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更期待看到一些關於文化背景和成長環境對溝通模式影響的探討,畢竟,地域和時代背景塑造瞭我們獨特的錶達習慣,理解這些根源性的差異,纔能實現真正的同頻共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似乎透著一股嚴謹的學術氣息,這讓我對內容的可靠性有瞭一定的信心。我關注的重點在於,作者是否引用瞭紮實的心理學或語言學研究來支撐其觀點,而不是僅僅基於個人經驗的感性總結。如果它能提供一套係統的、可驗證的溝通模型,那就太棒瞭。我希望書中能深入探討“權力動態”在溝通中的影響——在某些特定關係中,一方的強勢錶達天然就會讓另一方産生防禦心理,從而關閉接收通道。如何在這種權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巧妙地使用“語碼轉換”技巧來軟化立場,建立平等對話的基礎,是我想重點學習的部分。我期待它不僅僅停留在“說什麼”的層麵,更能深入到“為什麼我們如此錶達”的底層機製,提供一套既尊重個體差異又具備普適性的溝通哲學。
評分我周圍的不少朋友都在抱怨,他們在親密關係中,總是感覺自己的感受沒有被真正地看見或聽見。很多時候,女性傾嚮於用更間接、更具情感色彩的方式來錶達需求或不滿,而這種方式有時會被伴侶解讀為“情緒化”而非“實質性問題”。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套“去情緒化”但又能保留“核心訴求”的轉述框架,那對於改善傢庭內部溝通將是無價的。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教我們如何將“我感覺被忽視瞭”這種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錶達,轉化為“我需要更多的確認和參與”,從而更容易被理性處理。這種轉換能力,我認為是成熟溝通者的標誌。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場景模擬,比如在處理財務分歧或育兒觀念不同時,如何使用這種“男性更易接受的語言邏輯”來推進建設性的對話,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情緒拉鋸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