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幸福的途径—我希望我在婚姻中知道的101件事
定价:25.00元
作者:(美)布鲁姆(Bloom,L.),(美)布鲁姆(Bloom,C.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8022081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本书的可口之处还在于它的形式言简意赅。你可以在每一页找到“美味佳肴”。一章一章地消化,你会发现你的婚姻没有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斗争就已经蓬勃发展了。多么新颖的理念!
书中的夫妻成功之道非常有用,它们包涵着深刻的智慧。布鲁姆夫妇阐述了人们咨询频繁的问题,这种方式能够让你活得更轻松,并且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你的爱人。就像你学习了一种全新的婚姻语言,旁边还有一个好朋友耐心教导你,或者说,像拥有了一幅婚姻地图,上面还清晰地标注着所有的坎坷和弯路,而琳达和查理·布鲁姆就是向导。
我们将这本书郑重推荐给所有正在寻找改善婚姻之道的人。
目录
Part1 婚姻银行
1.幸福不会从天降
2.爱之深才恨之切
3.让步让彼此融洽
4.摧毁婚姻的敌对方式
5.你陕乐所以你们快乐
6.别轻易说“N0”
7.别在抱怨中寻求反馈
8.双方同意是婚姻的规矩
9.承诺是更大的自由
10.压抑将婚姻毁坏
11.转移自己的关切点
12.相爱是一种状态
13.美好的婚姻也可能经历寒冬
Part2 婚姻瑜伽
14.婚姻的拉伸平衡度
15.你亲密的人是爱人而不是孩子
16.爱人真的不够好吗
17.家庭出身并不决定婚姻的面貌
18.隐瞒就是撒谎
19.爱情永远不嫌晚
20.性爱可以随年龄改善
21.不必急着追赶旁人
22.快乐是自己的事
23.白马王子不会来
24.寻求帮助是明智选择
25.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感情需求
26.爱不是一切
27.平等才能相爱
28.真正的问题你没看到
29.爱要用行动表达
30.丢下所有的期望前进
31.有些分歧并不可怕
Part3 婚姻创口贴
Part4 婚姻飞船
Part5 婚姻时光
Part6 婚姻痛苦
尾声 婚姻幸福
作者介绍
琳达·布鲁姆(注册临床社会工作者)查理·布鲁姆(社会工作学硕士) 1972年结婚,有三个孩子目前居住于加州北部。 自1975年起,他们从事协助个人、夫妻、和组织机构自身发展的工作。身为加州大学等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教员,他们在美国、中国、巴西、印度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节奏感极佳,读起来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有一种令人惊喜的克制美。每一条“一件事”的陈述都精准有力,直击要害,就像是外科医生在做精细手术,每一刀都落点明确,不带一丝多余的颤抖。我对比了其他同类书籍,很多作者会用大段的篇幅来铺垫背景或抒发情感,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深知读者的时间宝贵,直奔主题。举个例子,关于“表达爱意的五种语言”这种老生常谈的主题,这本书没有简单地罗列它们,而是用“如何识别你的伴侣在‘假装’接收到你的爱意”这一刁钻的角度切入,提醒我们,光说“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对方是否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接收”到了这份信息。这种对信息传递和接收偏差的关注,体现了作者高超的洞察力。它教会我们,爱不仅是付出,更是一门精准的“信号工程学”。读完一个章节,我总能立刻找出自己婚姻中的一个小小漏洞,然后立即着手修补,这种即时性的自我纠错能力,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评分我最近阅读体验中,很少有能让我产生这种强烈的“被理解”感觉的书籍了。这本书最绝妙的一点在于,它完全避开了那些宏大叙事和陈词滥调的“爱情宣言”,转而聚焦在那些真正能让婚姻大厦摇晃的“微小断裂点”上。比如,书中对“伴侣的社交圈子如何影响家庭边界”的探讨,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恼于如何优雅地拒绝那些不请自来的“顺便聚会”,既不显得小气,又能保护好夫妻独处的空间。作者没有给出僵硬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系列“情境模拟”,让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她邀请朋友来,其实是在寻求什么样的情感连接?这种换位思考的引导,远比直接给出“不许带朋友回家”的命令要高明得多。而且,全书的语调始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幽默感,即便是谈论那些令人沮丧的话题,比如账单分配的争执,读起来也不会让人感到压抑。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风趣健谈的邻家长辈,在你快要气得摔门而出的时候,递给你一杯温水,然后笑着告诉你:“嘿,我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深呼吸,然后这样试试看。”这种松弛而又真诚的叙事风格,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买过不少关于“婚姻关系维护”的书籍,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读起来枯燥乏味,充斥着心理学术语,搞得我像是要去参加一场考试。而这本《幸福的途径》,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本“婚姻使用说明书的进阶指南”,但它的“进阶”不是指内容复杂,而是指它深入到了操作层面。我尤其欣赏它对“角色固化”问题的剖析。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把“谁负责洗碗”、“谁负责修东西”这种分工变成了不可撼动的“身份标签”。书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练习——“每周交换一项非核心职责三天”,这个建议看似简单,但执行起来却能带来巨大的震动。通过体验对方日常的负担,那种隐藏的怨气和“我为你付出了更多”的潜台词,自然就消散了。这种“做中学”、“体验式学习”的结构,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即时的反馈和行动力。我甚至已经开始在笔记本上画出我计划尝试交换的职责清单了。它不是要求你成为一个完美的配偶,而是鼓励你成为一个更具“流动性”和“适应性”的伴侣,这才是长久关系的关键。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米黄色纸张,捧在手里沉甸甸的,一下子就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快餐式的读物,而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传家宝”。我特别喜欢封面那种略带手绘感的字体,透露出一种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刚翻开目录的时候,我就被那种朴实无华的标题吸引住了,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理论,全是直击人心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周末的‘沉默时间’?”或者“当‘我错了’这句话变得无比艰难时怎么办?”这些都是我们在婚姻日常中,无论谈了多久,总会时不时冒出来的“小刺”。我立刻意识到,作者显然不是在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浸泡在真实生活里,把那些只有在深夜里才会拿出来审视的琐碎和纠结,用一种近乎自白的方式呈现了出来。特别是关于“期待落差”的那几章,作者处理得极其细腻,没有一味地指责任何一方,而是引导我们去深挖,那份落差背后,究竟藏着我们对自己的哪些未竟之愿。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每条“一件事”后面都有大片的空白区域,仿佛在邀请读者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感悟或反思,这让我觉得,这不仅仅是阅读,更像是一场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对话,非常具有实践意义,而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床头积灰的“心灵鸡汤”。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超越年龄和婚姻阶段的普适性智慧,但它所有的智慧都落地在非常日常的场景中。我最欣赏作者处理“原生家庭影响”这一沉重话题的方式。很多书籍在谈论原生家庭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过度美化,要么是过度指责。而这本书则采取了一种非常成熟的“遗产管理”视角。它不要求我们彻底割裂过去,而是教会我们如何识别哪些是需要我们“继承”的健康模式,哪些是需要我们“理性清算”的负面脚本。书中有一个关于“处理伴侣的家庭聚会焦虑”的小节,它不是教你如何“战胜”焦虑,而是提供了一个“战术缓冲计划”——提前约定好退场信号、明确当天需要承担的角色等。这种不追求虚无缥缈的“内心强大”,而是专注于可操作的“外部策略”的写法,让我感到非常踏实和受用。它承认了人性的弱点和边界的易碎性,并提供了坚固的框架去支撑它们,让人感觉这本书不是在贩卖一个不可能达成的“完美婚姻童话”,而是提供了一套在真实世界中能够有效运作的“关系操作系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