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时代与幸福
定价:28.00元
作者:董崇山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179109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三篇17章。时代篇,揭示了时代的本质与特征,揭示了幸福与时代的关系;幸福篇,提出了幸福五定律:福因转折律、福财相关律、福欲相关律、欲望转折律和幸福转折律,揭示了幸福的秘密;修养篇,阐述了新时代实现幸福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什么首先在发达国家、继而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而人们的幸福感却没有随之提高呢?怎样才能使人们更幸福呢?这是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至今没有得到解决的时代课题。看了本书之后,这个时代课题从理论上就能基本上得到解决了,阐明了。
内容提要
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经开始跨入一个的历史新时代,我们把这个新时代称为民明时代。
人类所以已经跨入到的民明时代,是因为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重大的时代特征。
,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已经具有了基本生活条件,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基本生活条件。
第二,同时,在发达国家,人们已经具有了基本民主自由权利,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人具有了基本民主自由权利。
第三,资本主义已经由帝国主义阶段,即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跨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第四,从总体上说,世界已经由战争时代跨入到和平时代。
第五,世界已经跨入到经济全球化阶段。
第六,人类社会已经由生存阶段过渡到发展阶段。
第七,人类社会进入到德时代。
第八,人类社会进入到才时代。
于是,人类社会跨入到民明时代。
正是由于人类社会跨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所以,人类所追求的幸福才转折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精神幸福阶段。而且,精神幸福阶段又成为民明时代的重要的基本时代特征。
民明时代和精神幸福阶段是同一条“根”——基本生活条件。
基本生活条件,这是人类历*的革命者。它使人类跨入到新的历史时代——民明时代;它使人类跨入到新的幸福阶段——精神幸福阶段;同时,它还决定了人类通向新的幸福——精神幸福的基本途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接着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中出现的关于幸福的种种问题,都是进入民明时代的过程中和之后的时代现象。
人类跨入民明时代,人们有了基本生活条件,这是导致出现幸福五定律的决定性因素。
幸福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生理幸福(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心理幸福)。
精神幸福区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差级幸福(差级精神幸福)、人际幸福(人际精神幸福)和价值幸福(价值精神幸福)。
幸福定律——福因转折律是说,随着人们从贫困状态过渡到有了基本生活条件,决定幸福的主要因素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从客观物质因素转折为主观精神因素。
福因转折律是幸福五定律中的根本规律,是决定其他幸福规律的规律。
幸福第二定律——福财相关律是说,在人们具有基本生活条件之前,人们幸福感的提高,与物质财富的增加成正比;在人们具有基本生活条件之后,人们的幸福感就与物质财富的持续增加相脱节。
幸福第三定律——福欲相关律,包括福欲相关律(A)和福欲相关律(B)。
福欲相关律(A)是说,人的欲望有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前,幸福与欲望的增加成正比;在这个度之后,幸福与欲望的增加成反比。
在这里,欲望是指物质欲望和差级欲望。
因此,欲望(物质欲望和差级欲望)要有度,要有节制。否则,就不会幸福。
福欲相关律(B)是说,人们的价值幸福的程度与价值欲望的程度成正比。
因此,对价值欲望不仅不应限制,而且还应当通过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价值欲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价值幸福。
幸福第四定律——欲望转折律是说,人们的欲望区分为两个基本阶段——生理欲望阶段和精神欲望阶段。生理欲望阶段是以生理欲望为主的阶段,精神欲望阶段是以精神欲望为主的阶段。当人们从贫困状态过渡到有了基本生活条件,人们的主要欲望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从生理欲望阶段过渡到精神欲望阶段。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转折律是说,人的幸福区分为两个基本阶段——阶段和第二阶段。阶段(低级阶段)是生理幸福阶段,第二阶段(高级阶段)是精神幸福阶段。随着人们有了基本生活条件,人们追求的主要幸福就发生划时代的重大转折,从生理幸福阶段跨越到精神幸福阶段。
物质条件能够满足物质欲望、生理欲望;精神条件能够满足精神欲望、心理欲望。因此,物质条件决定着物质幸福、生理幸福,精神条件决定着精神幸福、心理幸福。
在人们的生理欲福阶段,即以生理欲望和生理幸福为主的阶段,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经济,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从而达到人们的生理幸福。
在人们的精神欲福阶段,即以精神欲望和精神幸福为主的阶段,国家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追求经济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是应当追求精神文明的提高,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人们的精神幸福。
由于人类跨入到民明时代,由于人们有了基本生活条件,由于进入到精神欲福阶段,于是,人类社会就同时进入到德时代——品德修养时代,进入到才时代——才能修养时代。
在精神欲福阶段,在德时代,在才时代,加强自我修养,提升人生价值——提高品德、才能和性格修养,这是获得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价值因素——德、才、格,这是决定价值幸福的三大基本因素。随着人的价值因素的不断提高,人的价值幸福就会不断提高。
同时,价值因素也是决定人的人际幸福和差级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在精神幸福阶段,价值幸福是主要精神幸福。
美好心态是由优良的品德体系、优良的才智体系和优良的性格体系构成的美好的精神境界。
在民明时代,只要有了美好心态,就必然会有精神幸福。
在民明时代,在基本生活条件下,幸福就在你心中,美好心态是幸福之源。
目录
篇 时代篇
章 基本生活条件
内容提要
一、第三次技术革命
二、基本生活条件阶段
三、的历史转折
第二章 社会资本主义阶段
内容提要
一、简短说明
二、资本主义新阶段
三、资本主义进人新阶段的原因
四、帝国主义的“遗产”
第三章 人类进入和平时代
内容提要
一、战争时代结束
二、进入和平时代的原因
三、世界进入“一五多极”格局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阶段
内容提要
第五章 人类进入发展阶段
内容提要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生存与发展
三、生存阶段和发展阶段
四、的历史性转折
五、机会与选择
第六章 人类进入民明时代
内容提要
一、生物人与社会人的统一
二、对民明时代的简短说明
三、联合国和国际区域组织
四、讨论民明时代的意义
五、国家的幸福目标
六、还有两件大事要做
第二篇 幸福篇
第七章 什么是幸福
内容提要
一、幸福的定义
二、幸福与快乐
三、幸福与思维
四、幸福的评价
第八章 幸福定律:福因转折律
内容提要
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二、历史性的大转折
三、福因转折律表述
四、福因转折律的原因和过程
第九章 幸福第二定律:福财相关律
内容提要
一、欧美学者的调查和结论
二、生理欲望的有限性
三、两种财富和两种欲望
四、福财相关律表述
五、福财相关律的原因和过程
第十章 幸福第三定律:福欲相关律
内容提要
一、生理欲望与精神欲望
二、精神欲望的分类
三、精神欲望的无限性
四、福欲相关律表述
五、福欲相关律的原因和过程
第十一章 幸福第四定律:欲望转折律
内容提要
一、基本欲望的两个发展阶段
二、欲望转折律表述
三、欲望转折律的原因和过程
第十二章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转折律
内容提要
一、幸福的两种基本形态
二、幸福的两个发展阶段
三、精神幸福的分类
四、划时代的历史性转折
五、幸福转折律表述
六、人类没有富人时代
七、幸福转折律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篇 修养篇
第十三章 品德修养
内容提要
一、德时代
二、品德与幸福
三、加强品德修养
四、有度、有道、有义
第十四章 才能修养
内容提要
一、才时代
二、才能与幸福
三、成才的基本要素
第十五章 性格修养
内容提要
一、性格与幸福
二、加强性格修养
第十六章 过程与结果
内容提要
一、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二、创造性幸福
三、幸福与目标
第十七章 美好心态是幸福之源
内容提要
一、什么是美好心态
二、幸福与时代
三、美好心态与幸福
四、遗传、后天因素与幸福
五、价值幸福者
六、结束语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董崇山的主要著作: 《政体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股份制与企业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成才方略》(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社会主义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劳动社会主义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仿佛一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开篇的引入部分,用一种近乎怀旧的笔调描绘了旧日图景,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情感基调。随后,主体部分则如同乐章的展开,层层递进,从宏观的经济结构变化过渡到微观的个体心理调适,逻辑线索清晰得如同地图上的等高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论述不同代际对于“幸福”的感知差异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极强的同理心。它没有站在任何一个时代的制高点上进行批判或赞美,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客观与包容,去记录和理解每一个群体在特定历史坐标下的努力与挣扎。读到中段时,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忆起自己人生中那些被时代塑造的关键时刻,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我自身经历与时代背景的交织点。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有品味了,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配合着简洁的字体排版,一眼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沉静而又厚重的历史感。我拿到手里的时候,首先被它的纸张质感吸引了,那种微微带着纹理的触感,不像现在很多出版物那样追求廉价的亮面,而是散发着一种老派的、值得珍藏的气息。书脊的处理也非常考究,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能清晰地看到书名,而且装订得很牢固,翻阅起来毫无压力,这对于一本承载着深刻思考的作品来说至关重要。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常常忽略了书籍本身的物质性,但这本书的设计者显然深谙此道,他们明白,阅读体验是从拿起书的那一刻就开始的。那种翻动纸页时发出的轻微沙沙声,简直是阅读仪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是这份对细节的尊重,就足以让我对内容抱有极高的期待。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畅销书封面,而是带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克制与从容,仿佛在低语着它内部蕴含的深刻洞见,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沉浸其中,去探索那份关于“时代”与“幸福”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评分从文化和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及时的参照系。我们常常讨论“发展”和“现代化”,但很少有人能系统地、深入地挖掘这些宏大叙事背后,个体情感和日常生活的微妙震荡。作者的洞察力在于,他没有将“时代”抽象化为一个冰冷的经济指标,而是将其还原为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与自我期待之间的动态博弈。它探讨的不仅仅是中国特定时期的发展轨迹,更是现代性冲击下,人类共同面临的一种精神困境:如何在快速迭代的外部环境中,锚定一个内在的、可持续的幸福感?这种跨越地域限制的普适性思考,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时代记录,而上升到了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深刻拷问。它让人在合上书本之后,依然能感受到那种久久不散的、关于“我们如何才能真正地过得好”的沉思。
评分读完初稿的几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笔触极其细腻,简直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把脉,他对社会脉络的观察入木三分,却又绝不滥用宏大的口号。他似乎总能找到一个极其微小的切入点,比如一个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变迁,或者某个行业在特定历史转折期的集体焦虑,然后通过这个微小的点,像抽丝剥茧一样,逐步揭示出时代洪流对个体幸福构成的深层次影响。这种写作手法非常高明,它避免了空泛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可感知的案例,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逻辑和张力。特别是他描述那些“幸福的侧影”时,那种笔锋的转折和情感的克制,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更多的是一丝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与思考。文字的密度很高,初读时需要放慢速度,但正是这种需要“咀嚼”的阅读过程,才确保了信息能够真正地被消化吸收,而不是像快餐文化一样转瞬即逝。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功底显然是扎实的,但最难得的是,它成功地跨越了纯粹的学术论文与大众普及读物之间的鸿沟。我感受到了大量的史料支撑和理论框架的构建,但这些严肃的内容被巧妙地融入到了一种近乎散文诗的叙述节奏中。它没有采用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近乎哲学的思辨方式来探讨问题。它提出的观点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充满了辩证的色彩,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我所理解的“幸福”是否被时代定义得太狭隘了?它迫使我跳出自己的“信息茧房”,去审视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在时代变迁中被边缘化的生存状态。这种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平衡感,是很多同类题材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它不是在给你标准答案,而是在搭建一个更广阔的思考平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