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 作者 | 李行健 |
| 定價 | 93.00元 | 齣版社 | 外語教學與研究齣版社 |
| ISBN | 9787513545624 | 齣版日期 | 2014-06-01 |
| 字數 | 頁碼 | 1936 | |
| 版次 | 3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大32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榮獲全國工具書奬並入選教育部中小學圖書館(室)書目。 (1)貫徹規範:全麵貫徹國務院發布的《通用規範漢字錶》,錶字不再類推簡化。 (2)與時俱進:增補上百條新詞語、新義項、新用法,體現時代特色,如“腦庫”“給力”“微信”“吐槽”“正能量”“接地氣”“細顆粒物”等。 (3)助力高考:5500個小手提示直擊中高考易錯、易混的形、音、義和用法。基礎題滿分通過! (4)突齣應用:800多組辨析助你掌握常見近義詞、多音字的用法。 (5)內設彩圖:360多幅彩色精美插圖有助於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
| 作者簡介 | |
| 李行健,1935年生於四川遂寜,曾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語文齣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國傢語委谘詢委員會委員、北京語言大學兼職教授、中國語文報刊學會會長、中國辭書學會顧問等。長期從事河北方言、詞匯規範研究和詞典編纂工作,並發錶相關論文百餘篇。主持完成國傢規範標準項目《批異形詞整理錶》,主編完成國傢重點項目《普通話基礎方言基本詞匯集》、《現代漢語常用詞錶》、《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現代漢語規範字典》及《兩岸常用詞典》等多種語文工具書。 |
| 目錄 | |
| 總目 3版前言………………………………………………………1 再版前言…………………………………………………… 3 序一…………………………………………………呂叔湘 5 序二…………………………………………………許嘉璐 7 序三…………………………………………………曹先擢 10 前言…………………………………………………李行健 15 凡例………………………………………………………… 21 音節錶……………………………………………………… 25 部首檢字錶………………………………………………… 29 詞典正編…………………………………………………… 1~1770 補編(一)…………………………………………… 1771 補編(二)…………………………………………… 1783 西文字母開頭的詞語………………………………… 1800 彩色插圖(1~16)…………………………………1096、1097之間 附錄 常用語言文字法律及規範標準……………………… 1 漢語拼音方案………………………………………… 2 漢字筆畫名稱簡介…………………………………… 5 部分常見部首名稱和筆順錶………………………… 6 漢字筆順規則錶……………………………………… 9 漢字筆形變化規律舉要……………………………… 10 新舊字形對照錶……………………………………… 13 文章中數字的一般用法……………………………… 14 標點符號主要用法簡錶……………………………… 15 部分計量單位名稱統一用字錶……………………… 18 中國曆史紀元簡錶…………………………………… 19 |
| 編輯 | |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是一部以促進語言文字規範化為主要目的,以收錄現代漢語通用詞語為主要內容,以中等文化程度的讀者和初高中生為主要服務對象的中型語文工具書。規範和實用是本詞典為鮮明的特色。因為嚴格執行國傢語言文字規範,讓使用者有所依據、避免混亂;因為貼近中學語文教學,讓老師們和同學們覺得好查、好用,在同類詞典中實用。第3版收單字12,000餘個,詞目72,000餘條。在第2版的基礎上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麵進行瞭修訂:(一)全麵落實《通用規範漢字錶》,增補字錶有而《現規》未收錄的字。這些字大多是人地名姓氏用字、科技名詞用字與文言教學用字。(二)解決詞典與字錶衝突之處。(三)增補近年來已經被社會多數人接受、相對比較穩定的新詞新語、新義項、新用法,也增補瞭詞典本應收錄但前兩版漏缺的一些詞語。(四)改正前兩版中的或不夠嚴密的地方。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通常習慣於對比不同版本的詞典來確認某個說法的權威性,而這次翻閱這本最新修訂的版本,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與時俱進的修訂工作量是多麼龐大和艱巨。它不僅僅是簡單地增刪幾條詞目,更多的是在既有詞條的解釋上進行瞭深層次的“打磨”和“優化”。我隨機翻到瞭一處關於古代文學術語的解釋,發現其對某一特定概念的界定比我手中幾年前的版本要更加精準和細緻,明顯融入瞭近些年學術界對該術語的新研究成果。這說明編纂者團隊在保持核心規範性的同時,也在持續關注語言學和相關學科的前沿動態。這種持續的、嚴謹的學術更新,是它區彆於一般“大而全”的工具書的關鍵所在。它不是一個靜止的文本,而是一個隨著時代語言生態變化而自我完善的動態參考係統,體現瞭極高的學術良心。
評分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對這本工具書的整體印象,那就是——“踏實可靠的語言夥伴”。它沒有華而不實的辭藻來修飾自己的內容,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那些精確的符號和清晰的定義之中。它的檢索係統設計得也極為人性化,無論是按照拼音、部首還是筆畫查找,反饋速度都很快,而且索引的邏輯非常清晰,即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迅速上手。我最欣賞的是它在處理歧義和多義詞時的嚴謹態度,每一個釋義都清晰地標明瞭其適用的語境和詞性變化,極大地避免瞭使用者在實際應用中因理解偏差而産生的錶達錯誤。這種對細節的極緻把控,讓它成為瞭我書桌上最常被翻閱的一本書,它不像其他工具書那樣束之高閣,而是真正融入瞭日常的閱讀、思考和寫作之中,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地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評分說實話,我對工具書的期待通常都很務實,無非是查得快、釋義準。然而,這本詞典在滿足這些基本要求之餘,似乎還偷偷塞進瞭一些“彩蛋”。我尤其欣賞它對當代網絡語言和新造詞的收錄態度——既沒有一味地追趕潮流而顯得浮躁,也沒有因墨守成規而顯得落伍。它似乎找到瞭一種微妙的平衡點,收錄瞭那些已經進入日常規範交流領域的新詞,但同時,對於那些尚屬曇花一現的網絡熱詞則保持瞭審慎的態度。這種判斷力非常考驗編纂團隊的眼光和對語言活力的敏感度。我嘗試檢索瞭一些我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但總覺得拿捏不準的復閤詞,發現解釋都非常到位,不僅給齣瞭標準釋義,還提供瞭規範的組詞示例。這對於寫作規範性公文或者需要對外進行正式交流的人來說,簡直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讓人在遣詞造句時底氣十足,再也不用擔心因為用詞不當而顯得不專業。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字體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絕非那種輕飄飄的應付之作。內頁紙張的質感也處理得相當到位,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明顯的疲勞。我特彆喜歡它在詞條解釋方麵的細緻入微,很多我原本模棱兩可的詞匯,經過對照後,其詞義的邊界瞬間清晰起來。比如,對於一些近義詞的辨析,不再是簡單地給齣同義詞列錶,而是深入剖析瞭它們在語境、情感色彩以及使用頻率上的微妙差異。這對於我們這些對語言精確度有較高要求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而且,我注意到在一些生僻或具有曆史傳承色彩的詞語後麵,還附帶瞭簡短的詞源說明,這極大地豐富瞭對漢語曆史演變的認知,使得學習過程不再是枯燥的記憶,而是一場有趣的探索。總的來說,從裝幀到內容呈現的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編纂者對規範化語言的敬畏與專業態度,讓人願意捧著它沉浸其中,細細品味每一個漢字的深層含義。
評分作為一名母語學習者,我常常在不經意間發現自己對某些常用成語的理解其實是片麵的,或者說,停留在初級階段的字麵意思上。這本詞典在這方麵的糾偏作用是巨大的。它不會滿足於給齣成語的字麵意思,而是會詳盡地追溯其典故齣處,甚至會列舉齣該成語在古代語境和現代語境下的側重點變化。閱讀這些解析,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中華文化寶庫的側門。它不僅教會我“怎麼說”,更引導我去思考“為什麼這麼說”,背後的文化邏輯是什麼。例如,對於一些帶有強烈地域色彩或曆史背景的錶達,詞典會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注釋,使得讀者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漢語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的豐富內涵。這種深度挖掘,讓閱讀體驗從“查工具”上升到瞭“學文化”的層次,非常有啓發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