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高速公路及路网详查地图集 便携版
定价:48.00元
作者:周北燕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5031594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高速公路及路网详查地图集》是一本专门为所有驾车人量身制作的便携版公路交通地图集。
图集汇集了全国政区、地形、交通、旅游等详细内容,其中4幅全国总览图和7幅跨省区域公路图,适合跨省区长距离行车时规划旅行线路使用。图集主体部分包含了34幅省级行政单位地形全图,202幅适合较小范围内行车的地级区域路网详图,167幅枢纽城市过境导向图,286幅城区扩大图,详细表示了各省区内完整的公路网和行政区划信息,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等各级道路的走向、名称、编号和里程,以及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服务区等信息。图集还表示了全国景区、景点的位置和道路通达信息,各省详细的里程表和地名索引等内容。
图集不仅承袭了原16开交通畅销书的设计特点,而且吸纳了国内交通图集的优点,地图设计独特,资料翔实、交通信息准确、信息量大、图面清晰,价格便宜,便于携带,可作为物流、汽车司机及社会各界人士出行的参考工具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者评价四 这本地图集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实用性”和“易读性”的完美平衡。我通常在户外或车内使用地图,对操作便捷性要求很高。它的“便携版”设计,让它可以轻松放入背包的侧袋,或者放在副驾驶座上,不会占用太多空间。更关键的是,它的地图符号系统非常成熟,不像某些地图那样充斥着密密麻麻、难以分辨的小图标。这里的设计语言是克制的、功能导向的。比如,当你需要查找某个城市周边的快速路分流口时,颜色和线条粗细的区分度很高,眼睛不容易疲劳。即便是长时间盯着看,也不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干扰。这种对用户阅读体验的关注,是许多技术性地图集常常忽略的,但恰恰是决定其最终使用频率的关键。可以说,它成功地将庞大的信息量,转化为了轻松可获取的知识。
评分读者评价五 我必须得提一下这本地图集在“历史感”和“未来展望”上的微妙结合。虽然它是一本详查地图集,但翻阅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中国公路建设这些年来的飞速发展轨迹。很多地方的标注,都带着一种时代印记,让你不禁思考这些交通大动脉是如何一步步连接起广袤的国土的。此外,它在一些偏远地区的覆盖也做得非常到位,这比那些只关注主要经济带的地图要厚道得多。这让我确信,无论我是去一线城市考察,还是深入西部腹地进行文化探访,这本手册都能提供可靠的导航支持。它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旅程中,有一张详尽、可靠的物理地图作为后盾,这种安全感是任何电子设备都无法替代的。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像是对国家基建成就的一种无声记录和赞美。
评分读者评价一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感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它沉甸甸的分量,封面设计简约又不失大气,那种深邃的蓝色调仿佛立刻把我带入了广阔的公路世界。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棒,印刷的色彩非常饱满,即便是那些复杂的路网图,细节也清晰可见,完全没有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信息布局合理,图文对照清晰,让人在查阅资料时有一种非常流畅的体验。比如,当我需要快速定位某个省份的枢纽互通时,那精心设计的索引和图例系统,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工艺品,让人愿意随时拿出来把玩一番。对于我这种对地理和交通规划有偏好的人来说,这种高品质的阅读体验是极其重要的,它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地图信息的接收效率和愉悦感。
评分读者评价三 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资料深度和广度是毋庸置疑的。它不仅仅罗列了已建成的路线,对于规划中或正在施工的关键节点也有所标注,这对于进行行业研究或者制定长期出行计划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我对比了近几年的几次官方数据发布,发现该地图集在收录速度和准确性上表现出色,这背后必然有非常高效和严谨的资料采集与校对流程。而且,它对不同等级公路(如高速、国道、省道之间的衔接关系)的标识逻辑非常清晰,这在复杂的区域转换时尤其重要。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路网”这一概念的系统性梳理,它不是简单地把线段拼凑在一起,而是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交通脉络图。对于需要进行物流调度或区域经济分析的人来说,它提供的不仅仅是路线,更是一种空间分析的基础工具。
评分读者评价二 说实话,我过去买过好几本号称“详尽”的交通地图册,但总感觉要么是信息更新不及时,要么就是视角过于宏大,缺乏实操性。然而,这本“便携版”的地图集,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的尺度把握得极其精准,既能提供大区域的骨干网络概览,又能在局部放大后展现出惊人的细节。我曾带着它自驾穿越了几个省界,发现它标注的那些服务区、收费站的精确位置和走向,比我手机导航给出的指示还要可靠得多,尤其是在一些信号盲区,它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纯粹的纸质信息,不受网络波动影响。我特别喜欢它对特殊路段的处理方式,比如那些立交桥的立体结构,图示化得非常直观,一看就懂,省去了很多反复琢磨的时间。这种深入到微观层面的考量,体现了编纂者对实际使用者需求的深刻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