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100个关键点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

心理咨询与治疗100个关键点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完形治疗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 人本主义心理学
  • 技巧
  • 干预
  • 个案分析
  • 格什塔尔特
  • 治疗方法
  • 心理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巧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4902
商品编码:2990644468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心理咨询与治疗100个关键点译丛-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

定价:59.80元

售价:44.9元,便宜14.9元,折扣75

作者:(英)戴维·曼恩(Dave Mann)著;窦东徽 李雪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1223049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是引进英国老牌出版社Routledge 的心理学经典系列“心理咨询与治疗100个关键点译丛”中的一个分册,与APA那套心理咨询系列偏重理论性不同,本书以要点式呈现完形治疗的关键点与技巧,特别推荐给受训中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以及执业心理咨询师参考。

内容提要

完形治疗提供了一种聚焦当下的关系方法,其核心是一种基本信念,即相信来访者知道调整其情境的*方式。通过对话和创造性实验来提升觉察,完形治疗师们为来访者创造了走上个人化健康之路的条件。 《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为这一充满弹性和影响深远的方法提供了简明的指南。全书包括如下几个讨论主题。·支撑完形治疗的理论假设;·完形评估和进程诊断;·场理论、现象学和对话;·伦理和价值观;·评估与研究。 本书主要的适读人群是正在接受完形治疗培训的学员,以及想对完形取向有更多了解的执业心理咨询师。

目录

部分完形治疗之旅地图:基础理论假设

1 什么是完形?002

2 什么是一个完形?005

3 创造性调整007

4 图形与背景009

5 当下012

6 自我的过程:自我演绎014

7 我:本我、自我和人格的概念016

8 整体论与健康导向019

9 完形与精神病学/生物医学模型的关系021

10 觉察连续体023

11 个人主义和场范式026

12 接触边界028

13 体验的完形循环:早期构想030

14 体验的完形循环:后期发展032

15  接触的阻抗、中断与缓和036

16 内摄039

17 回射042

18 投射045

19 融合048

20 接触的维度050

21 未竟之事:蔡加尼克效应052

22 关怀与创造性中立054

23 改变的悖论056

24 自主性与审美标准059

25 像“赋能一样”支持061

26 接触与阻抗063

27 五项能力065



第二部分开始治疗之旅:准备与启程

28 治疗初始环境和情境070

29 探知预期,制定协议072

30 倾听来访者的故事076

31 诊断过程078

32 评估过程081

33 来访者的情境084

34 来访者的接触机能086

35 来访者的觉察(觉察的三个区域)089

36 移情、反移情和共同移情的可能性092

37 来访者如何“身入”095

38 治疗计划:规划治疗旅程098



第三部分治疗之旅

39 生活空间和场102

40 以发展的视角看待生活空间105

41 作为当下情境的治疗空间108

42 场被需求所组织110

43 对支持的研究112

44 羞愧和内疚都是场的功能115

45 挑战和实践准备117

46 文化场119

47 创造性实验121

48 隐喻与想象的使用123

49 家庭作业和练习126

50 感觉和感受 128

51 共同创造、暂时性和水平化130

52 意向:伸出手,让我的世界有意义133

53 先验现象学和胡塞尔135

54 现象学还原的准则137

55 存在主义现象学:“我是”139

56 主体间性:我总是陷入自己的经验中141

57 关注身体的“感觉”143

58 投射性认同145

59 能量、兴趣、需求、活力147

60 觉察和觉察减弱149

61 接触模式152

62 对待梦156

63 马丁·布伯:我-你及我-它关联159

64 之间162

65 代入——关于共情的一个警示164

66 存在166

67 确认168

68 致力于对话170

69 非剥削172

70 活在关系中174

71 协调176

72 我-你态度、我-你时刻178

73 自我表露180

74 语言182

75 破裂与修复184



第四部分转化:旅途换乘

76 对环境的侵犯行为188

77 发展理论190

78 五层次模型193

79 实验196

80 发展性支持200

81 两极化与赢家/输家203

82 “啊哈”体验206

83 宣泄与释放208

84 培养对觉察的觉察211

85 个体与团体治疗213

86 结束216

87 持续的自我治疗219



第五部分伦理和价值观:所有治疗旅程的重要警示牌

88 治疗边界224

89 评估风险227

90 迈入更广阔的场230

91 带着差异的视角工作233

92 性话题236

93 治疗中的抚触239

94 完形督导242

95 治疗师的支持245



第六部分对方法的研究和评估:终点和回顾

96 完形的精神传统和超个人250

97 研究与合适的研究范式252

98 在个体和团体治疗之外的完形应用255

99 回顾257

100 关于不确定性259



参考文献262

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表268

译后记270


作者介绍

戴维· 曼恩是英国心理治疗协会( United Kingdom Council for Psychotherapy,UKCP)的注册完形心理治疗师,在“回心”研究所(Metanoia Institute)、完形心理治疗培训所和舍伍德心理治疗培训所担任督导和培训师。他还是《British Gestalt Journal》(《英国完形杂志》)的副主编。

文摘


序言



好的,下面为您提供一本不涉及《完形治疗:100个关键点与技巧》的图书简介,内容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展开,侧重于其他流派和前沿视角。 --- 从人本到神经:现代心理治疗的整合路径与临床实践 图书导言:超越范式,拥抱复杂性 在瞬息万变的当代社会,心理困扰的形态日益复杂,对心理治疗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理论流派往往难以全面应对来访者多维度的生命经验与生物-心理-社会需求。本书《从人本到神经:现代心理治疗的整合路径与临床实践》旨在构建一个超越传统边界的理论框架,引导临床工作者超越单一理论的局限,探索整合性的、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路径。 本书并非对既有流派的简单罗列,而是聚焦于 “整合” 这一核心议题。我们相信,有效的治疗来源于对来访者个体差异的深度理解,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理论工具的能力。通过深入探讨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认知行为的实证力量、精神动力学的深度挖掘以及神经科学对情感调控的启示,本书勾勒出一条通往更具适应性和个体化治疗的实践蓝图。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的再审视——从人本关怀到实证基础 本部分旨在巩固和深化读者对心理治疗核心哲学的理解,并将其锚定于当代科学发现之上。 第一章:人本主义的核心: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关系动力 尽管完形治疗强调“在场”与“接触边界”,但人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真诚、共情与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仍然是所有有效治疗关系的基石。本章将重新审视罗杰斯理论的精髓,并探讨如何在高度结构化的认知行为疗法(CBT)框架内,仍然保持核心的人本关怀。重点讨论如何将“关系”视为一种可被觉察和使用的治疗变量,而非仅仅是治疗的背景。我们将分析“关系作为中介”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例如依恋理论如何通过治疗关系塑造新的神经通路。 第二章:认知行为的迭代:超越自动化思维与技能训练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证据支持最充分的流派之一。本章着眼于CBT的最新发展,特别是第三浪潮疗法(如辩证行为疗法 DBT、接纳与承诺疗法 ACT、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 MBCT)。我们不再仅仅关注识别和修正自动化思维,而是转向更深层次的认知灵活度、情境化理解和接纳。深入剖析ACT中的“心理僵化”概念,以及如何通过“去融合”技巧帮助来访者从思维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要求治疗师不仅是“技能教练”,更是“意义构建者”。 第三章:精神动力学的当代视野:依恋、情感调节与移情分析 精神动力取向的价值在于其对无意识过程、童年经验和内在客体关系的深入探索。本章重点讨论依恋理论在现代精神动力学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分析“安全基地”的构建如何影响来访者的自我稳定能力。同时,关注 情感聚焦疗法(EFT) 和 心智化基础的治疗(MBT)。EFT如何帮助来访者识别和重新体验被压抑的情感核心,以及MBT如何提升来访者理解自身和他者心理状态的能力,从而改善人际互动模式。 第二部分:整合的桥梁——神经科学与跨流派应用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致力于搭建理论流派之间的桥梁,引入神经科学的最新见解,指导实际操作。 第四章:神经可塑性与创伤整合:修复心身联结 现代神经科学为理解心理治疗过程提供了客观的参照系。本章聚焦于身心整合,特别是创伤对大脑功能(如杏仁核过度激活、前额叶皮层功能受损)的影响。重点介绍 创伤知情治疗(Trauma-Informed Care) 的原则,以及 躯体体验疗法(Somatic Experiencing, SE) 如何通过关注身体的“未完成的行动”和“资源激活”来重新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治疗师需要理解,许多认知和情感上的“阻力”可能源于根深蒂固的生理反应模式。 第五章:整合临床模型:选择性整合与技术匹配 “整合”并非“拼盘”。本章详细阐述了 选择性整合(Selective Integration) 和 理论整合(Theoretical Integration) 的区别与实践考量。我们提供一个实用的决策框架,指导治疗师根据来访者的主要功能障碍类型(如情绪失调、人际冲突、认知扭曲或身份迷失)来选择最合适的干预工具。例如,对于高度情绪化的来访者,可能首先需要DBT的情绪调节技能;而对于存在深层人格结构问题的来访者,则需要更侧重于关系性和深度探索的动力学视角。 第六章:评估与阶段性目标设定:以证据为导向的实践 整合治疗要求治疗师具备更精细的评估能力。本章侧重于测量驱动的实践(Measurement-Based Care, MBC)。介绍如何系统性地使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症状清单、功能量表)来监控治疗进程,并根据数据反馈灵活调整干预方向。讨论 治疗联盟的动态评估,如何将联盟的破裂与修复视为治疗本身的一部分,而非治疗的附属品。 第三部分:特定临床挑战与高级技巧 本部分将前述理论应用于具体的临床场景,提供高级别的技术指导。 第七章:处理治疗室中的“僵局”:边界、阻抗与治疗师的自我觉察 治疗的“僵局”是整合过程中的必然挑战。本章探讨如何将 完形治疗的接触边界概念(如过度卷入或回避接触)应用于识别阻抗,并将其与精神动力学的移情/反移情现象联系起来。提供处理治疗师个人反移情的工具,强调自我觉察和督导在打破僵局中的关键作用。 第八章:应对边缘性特质与关系不稳定性:结构与灵活性的平衡 边缘性特质(Borderline Features)的来访者挑战着治疗关系和治疗师的稳定感。本章整合了DBT的辩证思维与依恋理论的心智化概念。重点讨论如何在维持坚定结构(如规则、界限)的同时,保持对来访者痛苦的共情与理解,避免陷入“控制”与“放任”的二元对立。 第九章:文化敏感性与治疗的去中心化 当代治疗必须是文化敏感的。本章强调 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的重要性,指导治疗师如何识别自身文化预设,并理解来访者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构建意义和应对痛苦。讨论去中心化(Decentering)的实践,即认识到治疗师的“科学”和“临床”知识本身也带有文化和历史的局限性,从而真正尊重来访者的生命叙事。 结语:终身学习者的承诺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整合能力和高度伦理意识的临床实践者。心理治疗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鼓励读者将本书视为一个起点,而非终点,持续地在实践中检验、反思并超越既有的模型。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心理治疗的各种流派都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完形治疗以其独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和对“此时此地”的强调,一直是我特别关注的一个方向。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它以“100个关键点”的形式,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梳理和深化对完形治疗理解的绝佳机会。我尤其看重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是非常务实地介绍了大量的技巧。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设计和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练习,比如“空椅子技术”、“梦的解释”等等,这些都是完形治疗中的经典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和调整这些技巧,而不是生搬硬套。我想知道,在面对不同性格、不同困境的来访者时,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完形治疗的原理,去激发他们的自我成长和内在力量。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那就太有价值了。

评分

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一直被它“100个关键点与技巧”这个标题吸引,总觉得能用最精炼的方式点拨出完形治疗的核心要义,尤其是在我们这样快节奏的社会,能够快速掌握精髓是多么重要。我之前在工作中也接触过一些不同流派的心理咨询理论,但总感觉有些理论体系过于庞杂,不容易消化和实际运用。完形治疗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非常注重当下、强调个人责任和完整性,听起来就很“落地”,很适合我们实际操作。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也让我很期待,毕竟专业书籍的翻译水平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内容的理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案例分析,能够让我看到理论是如何在实践中应用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层面。比如,在处理来访者回避、否认或者投射等防御机制时,完形治疗有哪些独特的干预手段?这本书会不会详细介绍如何引导来访者觉察自己的“未竟事宜”,以及如何通过各种练习来帮助他们整合部分,重新获得完整性?我非常看重这一点,因为很多时候,来访者的问题根源就在于内在的割裂和不完整。

评分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的初学者,正在努力地学习和吸收各种心理学理论,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市面上关于心理咨询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过于学术化,读起来非常吃力。当我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就被它“100个关键点”的简洁和“技巧”的实用性所吸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本“随身手册”,在我遇到困惑时,能够快速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具体、可操作的咨询技巧,例如如何引导来访者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如何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如何鼓励他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教会我作为一名咨询师所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我尤其希望能学到如何与来访者建立起真诚、信任的咨询关系,因为我知道,良好的关系是所有心理治疗的基础。

评分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的精髓在于对人性深度的理解和对生命过程的尊重。完形治疗,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地触及了人的内在体验和当下的感受,这与我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咨询理念不谋而合。这本书的“100个关键点”的表述方式,让我觉得它并非是那种堆砌大量文献、故弄玄虚的学术著作,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提纲挈领、直击本质的解读。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阐述完形治疗的核心理念,比如“整合”、“自我支持”以及“我与你”的关系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技巧,帮助我在咨询中更好地去引导来访者,让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最终走向完整的生命状态。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会不会介绍一些能够触及来访者“核心信念”的技巧,因为我相信,很多长久存在的心理困扰,其根源往往在于一些根深蒂固的负面信念。

评分

这本关于完形治疗的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一开始,我被它那简洁明了的排版和精炼的语言所打动。我一直觉得,好的心理学书籍不应该故弄玄虚,而是应该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呈现出来。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没有罗列一大堆晦涩的术语,而是用一种更加贴近生活的语言,解释完形治疗的精髓。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每个关键点时,都会配以一些简短的案例或者思考题,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在实际咨询情境中的应用。例如,书中关于“身体的智慧”这一章节,就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关注来访者的身体感受来洞察其情绪和未表达的需求,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视角。我以前更多地关注语言层面,而忽略了身体往往是更诚实的反应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体在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性,也给了我一些新的方法去引导来访者与自己的身体重新连接,去倾听身体发出的信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