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词记 9787532165254

觅词记 978753216525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韦力 著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词汇
  • 语义学
  • 认知语言学
  • 方言
  • 民俗
  • 文化
  • 中国语言
  • 词语
  • 记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5254
商品编码:29903605320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觅词记 作者 韦力
定价 258.00元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2165254 出版日期 2018-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收藏家韦力的《觅词记》是传统文化遗迹寻踪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凡四十篇,是对中国词人遗迹的勘访记录。共计四十余位词人,四十二处遗迹,百余幅古籍书影,近三百张实地图片,几千里路风尘,数载光阴流转,探访传统文明华彩篇章,追寻词风古韵沉淀千年的美。

   作者简介
韦力,号芷兰斋,藏书家、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研究院。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四部齐备,被认为是中国民间收藏古善本多的人。著有《古书之爱》《古书收藏》《芷兰斋书跋集》《得书记》《失书记》《觅宗记》等,另有与安妮宝贝合著《古书之美》。、《糜烂》、《红颜》、《无力岁月》、《不属于我的日子》、《纯色的沙拉》,话剧剧本《世纪人生——董竹君》、《董竹君》(合作)等。

   目录
01 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02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03 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04 李璟、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05 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
06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
07 晏殊、晏几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08 灵寿韩氏:遍绿野,嬉游醉眼,莫负青春
09 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0 黄裳: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11 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12 秦观: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13 李纲: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14 李清照:凄凄惨惨戚戚
15 赵鼎: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
16 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7 陆游: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洲
18 张孝祥: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19 赵汝愚:空外笙箫,人间笑语,身在蓬莱
20 姜夔:二十四桥人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21 刘克庄: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22 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
23 段克己、段成己: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
24 严蕊: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25 陈子龙:只是你年年芳草,依旧江山如许
26 纳兰性德: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27 郑板桥: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28 刘熙载:此趣浑难说,歌向碧云天
29 蒋春霖:茫茫此恨,碧海青天,唯有秋知
30 王鹏运:兴亡事,醒醉里,恨悠悠
31 文廷式:高唱大江东,惊起鱼龙
32 郑文焯:竹响露寒,花凝云淡,凄凉今夜如此
33 朱祖谋:画栏更凭。莽乱烟,残照无情。
34 况周颐:愁入阵云天末,费商音、无端凄戾
35 梁启超:镇日飘零何处也,依旧天涯
36 王国维:厚薄但观妾命,浅深莫问君恩
37 夏承焘:化鹤归迟,拜鹃泪尽,关塞旧梦难寻
38 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9 张元幹: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编辑推荐
四十位词人,三十五处遗迹,百余幅古籍书影,近三百张实地图片,几千里路风尘,数载光阴流转,探访传统文明华彩篇章,追寻词风古韵沉淀千年的美。

   文摘

   序言

《觅词记》 序言 在浩瀚的书海中,总有一些名字,仿佛一颗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而《觅词记》,便是这样一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反复咀嚼的作品。它并非仅是一本简单的书籍,更像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每一次推开,都能发现令人惊喜的风景。 第一章:词语的召唤 故事的开端,总是最令人好奇的。主人公,一个对文字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之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接触到了一本古老而神秘的《觅词记》。这本书的封面朴实无华,却散发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翻开书页,映入眼帘的并非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伴随着寥寥数语,却精准地描绘出某个概念、某种情感,或者某个时代的缩影。 主人公被深深吸引,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召唤。他开始意识到,《觅词记》中所蕴含的,远不止是简单的词汇。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的沉淀。它们如同一个个古老的符文,等待着被解读,被唤醒。 他开始了他的“觅词”之旅。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词语收集,而是一场深入历史长河,穿梭于文化脉络的探索。他从古老的诗歌中寻找“风”的多种意境,从哲人的著作中探究“道”的千百种解读,从市井的俚语中感受“烟火”的真实温度。每一个词语,在他手中都仿佛拥有了生命,跳跃着,闪烁着,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第二章:词语的形状 《觅词记》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关注词语的意义,更关注词语的“形状”。主人公发现,许多词语的起源,并非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源于具象的观察和生动的联想。 例如,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山”这个字。他了解到,在甲骨文中,“山”字的形状,便是直接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峰。而“水”字,则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这些简单的象形文字,直观地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和描绘能力。 他继续深入,发现了词语的演变过程。一些词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状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但其核心的意义却得以保留。而另一些词语,则因为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意义发生了更迭,甚至出现了截然不同的解读。主人公沉迷于这种“词语的考古”,仿佛在解开一个又一个的语言谜团。 他会去探访那些与词语相关的古迹,比如古战场、古市集、古老的寺庙。他相信,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词语。在古战场,他感受“战”字的肃杀;在古市集,他体会“货”字的熙攘;在古寺庙,他体味“禅”字的宁静。 第三章:词语的脉络 《觅词记》并非将词语孤立地呈现,而是试图展现词语之间错综复杂的脉络。主人公发现,许多词语并非独立的个体,它们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世界的语言体系。 他开始关注同义词、反义词,以及那些看似无关却在某些情境下意义相近的词语。他研究“乐”和“喜”,发现它们在程度和表现上有所不同。他探究“光明”与“黑暗”,明白它们并非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定义。 更令他着迷的是,他发现词语之间存在着一种“家族”关系。一些词语,源自同一个词根,却在不同的语境下,发展出丰富多样的意义。例如,他会追溯“走”这个字的家族,从“行走”、“奔跑”到“走私”、“走神”,每一个词语都像是“走”的延伸和变体。 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研究,绘制出一张张“词语关系图”,试图勾勒出词语的家族树和脉络图。他相信,只有理解了这些脉络,才能更精准地把握词语的含义,才能在写作和表达时,运用得更加自如和深刻。 第四章:词语的生命 《觅词记》中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它展现了词语的“生命”。主人公深刻地认识到,词语并非一成不变的符号,它们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焕发新的生机。 他会去关注那些新出现的词语,比如“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他研究这些词语的诞生背景,它们如何反映了当下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他思考这些新词语的意义,它们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 同时,他也关注那些逐渐消逝的词语。一些古老的词汇,因为不再符合现代社会的语境,而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主人公对此感到惋惜,他认为每一个词语都承载着一段珍贵的记忆,它们不应该被遗忘。他努力去搜集、记录这些濒临消失的词语,试图为它们保留一份完整的“档案”。 他甚至开始尝试“复活”一些古老的词语。在写作中,他会巧妙地运用一些被遗忘的词汇,让它们在新的语境下重新焕发光彩。他相信,语言的魅力在于其丰富性和生命力,而这些古老的词语,正是语言生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章:觅词者的心声 《觅词记》的最后,并非是旅程的终点,而是主人公心声的流露。他将自己在觅词过程中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到这本书的篇章中。 他分享了自己在词语海洋中迷失又重拾方向的经历,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简单的词语爱好者,成长为一个对语言充满敬畏的“觅词者”。他表达了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对每一个词语的尊重。 他强调,语言是我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连接彼此的桥梁。而深入理解词语,便是深入理解我们自身,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和时代。他鼓励读者,也踏上属于自己的“觅词”之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词语背后的不凡世界。 《觅词记》是一次关于词语的深度旅行,也是一次关于我们自身认知的觉醒。它告诉我们,每一个词语,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对待,去细细品味。因为在每一个词语的深处,都藏着一段故事,一种情感,一份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藏。 结语 《觅词记》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引领读者进入一个奇妙的词语世界。这本书将带你重新认识那些熟悉的文字,发现它们背后隐藏的无限可能。无论你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对语言充满好奇的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惊喜和启迪。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收获。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读完一本让我意犹未尽的书,虽然我不能具体说出它的内容,但那种阅读的体验却是如此真实而深刻。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像是一场精巧的迷宫,每一个章节,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个指示牌,引导着读者不断向前探索,同时又制造着层层叠叠的悬念,让你忍不住想要揭开下一个谜底。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有特点,不是那种直白的线性叙述,而是将线索巧妙地打散,散落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物的视角里,需要读者自己去串联、去拼凑。这种阅读过程本身就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它要求读者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思考,但一旦当你将所有的碎片拼凑起来,豁然开朗的那一刻,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侦探,在字里行间搜寻着蛛丝马迹,每一次的发现都让我欣喜若狂。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抽丝剥茧’的乐趣。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像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一本书。作者仿佛是一位高明的建筑师,精心设计了故事的框架,让每一部分都恰到好处地连接在一起,但又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浑然天成。它并非简单的‘铺陈’,而是通过一种‘回响’的方式,让过去与现在、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时间维度。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一个看似不经意的细节,在后续的发展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伏笔’的设置,既考验了作者的功力,也吊足了读者的胃口。我享受这种在阅读中不断发现‘关联’的过程,仿佛在解读一幅由文字构成的精美画卷,越是仔细品味,越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评分

我一直认为,好的书籍能够带我们进入另一个世界,而这本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仿佛有一层薄雾笼罩着书中的一切,既朦胧又充满了引人遐想的空间。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沉浸其中,与书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选择,都深深地触动着我。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人类情感中最细微的波动,那些不易察觉的心理变化,那些隐藏在表情和动作背后的复杂情绪,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读到某些片段时,我甚至会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仿佛书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的身边,我就是其中的一员。这种强烈的代入感,是衡量一本书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本书,无疑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一种‘静水流深’的力量。它不像那些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强烈的作品那样直接冲击读者的感官,而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慢慢渗透进读者的内心。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内敛,却又充满了力量,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深刻的意境,点醒读者内心深处的某种共鸣。我感觉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思考’和‘感悟’,它提供了一个空间,让读者在阅读中进行自我反思,去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它没有强行灌输任何道理,而是通过故事本身,引发读者自己的思考和解读。读完之后,那种淡淡的回味和持久的思考,才是它最珍贵的价值所在,让我忍不住去反复咀嚼其中的韵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故事感,古朴的色调搭配上略显抽象的字体,隐约透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和文字的力量。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触感温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让人忍不住想要立刻翻开它。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穿越时空、触及心灵的作品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的名字,‘觅词记’,恰恰满足了我这种隐秘的期待。它似乎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寻找、关于文字、关于记忆的旅程,这本身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对文字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善于捕捉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中的闪光点。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作者如何将那些稍纵即逝的情感和思绪,用精准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出来,并最终汇聚成一篇篇动人的‘觅词’。这是一种对文字的致敬,也是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深刻洞察,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在书中为我展现怎样的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