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丈夫这东西
定价:25.00元
作者:(日)渡边淳一,李迎跃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4-01
ISBN:9787506353113
字数:100000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00kg
编辑推荐
一位熟知男性生理特点的医生和通晓男性心理学的作家献给已婚或即将结婚女性的丈夫自供状揭示被称为丈夫的男人言行举止中的隐秘信号,婚姻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丈夫的秘密:统计学的婚姻/比较级的爱情/底线/岳母家的座上客/从恋母到恋妻/牢骚的功效/拒绝回家症候群/回归率/家务/单向倾诉/*忌讳的话/不离婚的理由/退休初期的忧郁症/秋雨湿落叶现象/周末婚妻子不可不洞察,丈夫不可不自省
内容提要
本书是《男人这东西》的继续和延伸。在两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今社会,夫妻间的关系也更加迷离多变。渡边这次将笔墨着力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把对两的探讨置放在婚姻关系中延展深化。顾名思义,本书的写作以男人的结婚为起点,历数男人婚后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困惑,如各年龄段的性爱、夫妻双方家庭关系的相处之道、婚外情、离婚、退休生活以及老年夫妻的关系等,在夫妻生活的细枝末节处,发现问题,并从男女生理性差异以及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夫妻间产生分歧和冲突的深层原因,并给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之方。
目录
作者介绍
出生于日本北海道。医学博士。 1958年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在母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同时在医疗活动之余开始执笔创作小说。1970年因短篇小说集《光与影》获得直木奖;1980年获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菊池宽奖。 渡边淳一的作品题材初期以医学为主,后拓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实在是太有辨识度了,简直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直插核心,却又不像传统意义上的“犀利”那样让人感到疼痛难忍,反而有一种被清晰阐释后的释然。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炉火纯青,该娓娓道来时,笔触细腻得能让你感受到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该一针见血时,句子又短促有力,像精准的重击,让人无法回避。我尤其欣赏她对语言的精炼,没有一个多余的词语,每一个形容词、每一个动词的选择都似乎经过了千锤百炼,既保证了表达的准确性,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文学性。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不是因为没看懂,而是因为某些句子构造得太妙了,需要细细品味那种措辞的巧妙,甚至会去思考,如果是我来写,会用什么词?然后发现,还是作者的表达更胜一筹。这种语言的张力,是真正体现作者功力的地方。
评分这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质感就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能感觉到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过功夫的。封面设计简洁又不失内涵,那种留白的处理很有味道,让人忍不住想去探究封面底下到底藏着怎样一个故事或者观点。我特别喜欢这种不是用花哨图案堆砌,而是靠整体氛围来吸引人的设计。内页的字体选择也很大方得体,排版清晰,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现在很多书为了节省成本,内页的纸张用得特别薄,翻页的时候生怕一不小心就撕坏了,但这本倒是挺扎实的。从这个外在的包装就能看出作者或者说出版方对自己的作品是相当看重的,它传递出一种“这本书值得你认真对待”的信号。我常常觉得,一本好书的旅程是从触摸它、打开它的那一刻就开始的,这本《丈夫这东西》的初次见面体验,绝对是加分项,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仿佛我已经预感到了这次阅读体验会是一次高品质的享受。
评分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更偏向于一种“关系重构”的层面。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断地在进行自我对照和情境模拟,它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我过去在亲密关系中采取的各种策略和应对方式的有效性或无效性。它不是直接告诉我“你应该做什么”,而是通过呈现各种典型案例和深层次的心理分析,促使读者自己去构建一套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互动模式。我以前处理某些矛盾时,总觉得是对方的问题,但读完后,我开始反思自己无意识中设置的那些边界和期待,以及这些期待是如何成为关系中的隐形地雷的。这本书迫使我跳出“受害者”或“施害者”的二元对立框架,去理解关系是双向流动的能量场,双方的责任都同等重要。这种由内而外的审视和调整,比任何外界的建议都来得更为深刻和持久。
评分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观察力实在太敏锐了,简直就像一个隐形的社会学家,把日常生活中那些最细微、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男女互动模式,用一种近乎冷酷的清晰度剖析了出来。它不是那种煽情的、非黑即白的叙事,而是带着一种近乎解剖学的冷静,去拆解“婚姻”这个复杂系统中的各个部件是如何相互作用、又如何偶尔失灵的。我特别佩服作者那种抽离出来的视角,她似乎站在一个高处俯瞰全局,然后用非常精准的语言把那些我们自己身陷其中时无法言说的困境一一标示出来。很多情节,让我忍不住拍着大腿说“对对对,我们家也这样!”但同时也有一种后知后觉的悚然,原来我们都在遵循着某种我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剧本在生活。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工具箱”,让你去看待你身边最亲密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情绪层面,它教你如何去“分析”而非仅仅是“感受”。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还在于它超越了特定的时代背景,虽然描绘的是现代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但其探讨的核心——人与人之间对“被理解”的永恒渴望和在权力结构中的微妙平衡——却是具有普适性的。我甚至可以将其中一些分析框架应用到工作伙伴关系、甚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探讨上,发现底层逻辑是相通的。它没有陷入对某种特定社会现象的简单批判,而是挖掘了人类情感需求中那些恒久不变的母题。这使得这本书的耐读性非常高,相信在几年后再翻阅,依然能从中读出新的体会,因为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在不断增长,而书中的智慧也因此获得了更广阔的解读空间。它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流行读物,而更像是一本可以陪伴你、在你人生成长不同阶段提供新视角的参考书,价值是复合型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