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西南地区端公文化研究
定价:108.00元
作者:龚德全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203163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西南地区端公文化研究》是部全面、系统地探讨端公文化的学术专著。全书以通观、综合术视野,论述了“西南地区”(融合历史、地理与人文的文化空间)端公文化习俗的存在方式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并对不同时空序列中的人群看待和实践端公信仰的问题予以观照,藉此透析端公文化的内核,把握端公文化的本质。通过分析端公执事行为及相应形成的信仰、习俗(仪式),解读端公执事行为背后的历史、文化蕴涵及被边缘化的“涛性智慧”,建构了端公文化本身的系统性、整体性结构,从而把西南民间巫文化研究真正推向纵深。
目录
绪论 端公:一个徘徊不去的乡土文化幽灵
章 融入当地:西南端公的前世与今生
节 错位与游离:端公称谓的能指与所指
第二节 客师与土师:汉民的南迁与端公信仰的扎根
第二章 变与不变:端公信仰的内核及其在地化的文化表述
节 巫之变种与道教俗化:端公信仰的文化内核
第二节 调适与妥协:端公信仰的多重融变
第三节 独立与涵容:端公文化与傩文化的关系
第三章 神·鬼·人:端公的神鬼观念及其文化征象
节 从抽象到具象:端公崇奉神祗的文化表现形态
第二节 区格与分层:端公神鬼观念的空间界域
第三节 端公的度职:通往“人神”之路
第四章 逻辑与机制:端公的仪式行为及其构成
节 神圣的焦虑:“许愿一还愿”的文化逻辑
第二节 个性与共性:西南各地端公祭仪结构的通观透析
第三节 端公祭仪的象征符码:以“收神疯”为例
第五章 端公演戏:关于“端公戏”的重新认知
节 何谓“端公戏”:称谓辨正与语用概念界说
第二节 由仪到戏:端公祭仪中的演剧形态
作者介绍
龚德全,中山大学民俗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现为贵州民族大学副研究员,学术骨干,硕士生导师,贵州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贵州省省长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项目等各类课题余项。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那些与祭祀、信仰相关的文化现象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与自然崇拜、祖先祭祀相结合的民俗,总能引发我内心深处的共鸣。这本书的标题——“中国西南地区端公文化研究”,立刻抓住了我的眼球。西南地区,本身就以其多元的民族构成和古老的文化传统而闻名,而“端公”这个称谓,在我看来,就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神秘色彩。我猜测,这应该是一种与宗教仪式、神灵沟通、甚至巫术相关的民间职业或者文化符号。我非常好奇,在西南的这片土地上,端公文化是如何孕育而生,又是如何与当地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的?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端公的职责、仪式流程、所使用的法器、服饰,以及他们所信奉的神灵体系?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端公文化在维系社区、化解矛盾、传承道德伦理方面的独特作用。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很多古老的文化习俗都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揭示端公文化鲜活的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可能存在的价值。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也是一次对人类精神世界深层结构的叩问,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气息,墨绿色的背景搭配烫金的书名,仿佛将人带入了悠远的时光。我一直对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地域性民俗,总觉得那里隐藏着许多值得探索的故事。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这方面的知识空白。从书名来看,“端公文化”这个词汇本身就带着一种神秘感和独特性,让我不禁联想到那些在民间流传的古老仪式、祭祀活动以及与神灵沟通的传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一直相信,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那片土地上的人民,以及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这本书的作者必定是经过了长期的田野调查和深入研究,才能将如此复杂而地域性极强的文化现象梳理清楚,并且以学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期待在书中看到关于端公文化的起源、发展演变,以及它在当地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它的宗教功能、社会教化作用、艺术表现形式等等。我尤其希望能了解到,在现代社会变迁的大潮中,端公文化是如何被传承、创新,又面临着哪些挑战。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西南地区文化多样性的一次重要贡献,也是我拓宽视野、深化认知的重要契机。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常常会在书店里流连于各个学科的书架,试图寻找那些能真正触动我内心深处、引发思考的作品。当我看到这本《中国西南地区端公文化研究》时,我几乎是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西南地区,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和魅力的地域,那里有壮丽的山川,有淳朴的人民,更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而“端公文化”这个词,虽然我之前并不熟悉,但它本身就带着一种古老、朴实、充满地域特色的气息,让我觉得它一定蕴含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扇窗户,让我得以窥见西南地区人民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如何通过“端公”这一文化符号来表达对自然、对神灵、对生命的态度。我希望书中能够有生动的案例,详细的仪式描述,以及作者对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刻解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又是如何通过这些信仰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对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深刻体验。
评分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时,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西南地区壮丽的山水画卷,以及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我一直对那些古老而充满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非常着迷,觉得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桥梁。而“端公文化”这个词,在我看来,就充满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暗示着一种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我非常期待通过这本书,能够深入了解西南地区的“端公”究竟是指什么,他们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以及这种文化是如何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希望书中能够有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描写,让我能够仿佛置身于当地,感受那些古老的仪式,聆听那些古老的传说,理解那些古老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这些古老的文化传统是如何被传承、被解读,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不仅是对一种文化的了解,更是对人类多样性文明的一次致敬。
评分每当读到一些关于地方性民俗文化的书籍,我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我总觉得,那些隐藏在主流叙事之外的文化细节,往往更能反映一个民族最本真的精神内核。这本书的题目——“中国西南地区端公文化研究”,就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西南地区,一直是我心中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地方,那里的民族风情、历史遗迹、以及那些代代相传的习俗,都像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瑰宝,等待着被发现和解读。“端公”这个词,听起来就颇具地方特色,我想象着它可能与某种古老的祭祀仪式、民间信仰,甚至是某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有关。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阐述“端公”究竟是什么,它在西南地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的起源和发展又是怎样的。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一些具体的仪式场景、相关的传说故事,以及作者对于这些文化现象的深入分析。我更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这些地方性的文化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延续,又在现代社会中如何面临挑战和转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术的探索,更是一次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独特魅力的追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