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百家讲坛:虚实(兵家分卷) 9787510614293 现代教育出版社

国学百家讲坛:虚实(兵家分卷) 9787510614293 现代教育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一夫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兵家
  • 军事
  • 历史
  • 文化
  • 传统
  • 讲座
  • 虚实
  • 策略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10614293
商品编码:2987688656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学百家讲坛:虚实(兵家分卷)

定价:29.80元

作者:宋一夫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0614293

字数:

页码:1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虚实”是一个对立的范畴,包含着互为矛盾的两个方面:虚和实。历史上的军事家都曾深入研究过“虚实”,十分注意利用“虚实”、把握“虚实”。兵家所讲的“虚实”,其内涵和外延远远超过了语义所含的内容。兵家所讲的“实”,主要指实力,即兵力、物资等兵实;在数量、质量等方面与“实”相对的则为“虚”。

目录


国学漫谈
虚实
孙武·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卑而骄之破李成
声东击西救天京

孙武·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增灶进兵平羌乱
假土为粮破石勒

孙武·说虚实(三)
历史战例 批亢捣虚走大梁
避实击虚略东南

吴起·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击一得二破张步
先虚后实平陈朝

吴起·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守雍丘草人借箭
疑帜惑敌取大理

孙膑·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乘虚夜渡击翟钊
攻其必救讨田悦

孙膑·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刘邦乘虚入关中
尔朱荣扬尘惑敌

桑弘羊·说虚实
历史战例 避北击南伐高丽
示假隐真歼倭寇

曹操·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曹操西攻解东围
声东击西灭南汉

曹操·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死诸葛走生仲达
赢师虚府袭幽州

李靖·说虚实
历史战例 示实掩虚退辽师
以疑制敌平叛乱

作者介绍


宋一夫,1955年生,哲学博士,编审。现任现代教育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学术著作有《二重结构理论》、《中华儒学通典》、《中华道学通典》、《中华佛学通典》等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文摘


序言


国学漫谈
虚实
孙武·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卑而骄之破李成
声东击西救天京

孙武·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增灶进兵平羌乱
假土为粮破石勒

孙武·说虚实(三)
历史战例 批亢捣虚走大梁
避实击虚略东南

吴起·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击一得二破张步
先虚后实平陈朝

吴起·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守雍丘草人借箭
疑帜惑敌取大理

孙膑·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乘虚夜渡击翟钊
攻其必救讨田悦

孙膑·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刘邦乘虚入关中
尔朱荣扬尘惑敌

桑弘羊·说虚实
历史战例 避北击南伐高丽
示假隐真歼倭寇

曹操·说虚实(一)
历史战例 曹操西攻解东围
声东击西灭南汉

曹操·说虚实(二)
历史战例 死诸葛走生仲达
赢师虚府袭幽州

李靖·说虚实
历史战例 示实掩虚退辽师
以疑制敌平叛乱


兵者,虚实之道,战争胜负的玄机 本书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古代兵学思想中至关重要的“虚实”理论,剖析其在军事谋略、战术运用以及战略决策中的深层含义与实践价值。通过对历代兵家经典著作的研习,结合生动的历史战例,本书力求为读者揭示“虚实”这一抽象概念背后蕴含的丰富军事智慧,理解其如何驱动战争的走向,塑造历史的进程。 第一章:虚实理论的溯源与基础 “虚实”概念的缘起: 本章将追溯“虚实”思想在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和兵家的萌芽。从《道德经》“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虚而为用”的哲学思辨,到《孙子兵法》对“实”与“虚”的军事化阐释,我们将考察“虚实”如何从哲学层面上升到军事领域。 “实”的内涵: “实”并非简单等同于物质的充盈或兵力的强大。在本章中,我们将详细解读“实”在军事上的多重含义:兵力上的充实,战术上的扎实,战略上的稳固,以及信息上的准确。理解“实”是构建自身优势、抵御敌人攻击的根本。 “虚”的奥义: 相较于“实”的可见性,“虚”则更加 elusive(难以捉摸)。我们将深入剖析“虚”在军事上的运用,包括兵力的佯动,战术上的迷惑,战略上的出其不意,以及信息上的隐蔽。阐明“虚”是制造敌人破绽、实现以少胜多的关键。 虚实相生,辩证统一: 虚实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体。本章将重点阐述虚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如何通过“虚”来吸引敌人,从而暴露其“实”;又如何利用自身“实”的优势,以“虚”来掩护真正的意图。理解这种动态平衡是掌握虚实之道的关键。 第二章:孙子兵法中的虚实之道 《孙子兵法》“虚实篇”的解读: 本章将以《孙子兵法》的“虚实篇”为核心,逐字逐句地进行深入解析。我们将重点关注孙子关于“致人而不致于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经典论述,探讨如何在战场上主动创造“虚”与“实”,从而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虚实”在作战方略中的应用: 孙子提出的“散而能聚,聚而能散”、“动以诱敌”等方略,都体现了虚实理论的精髓。本章将结合具体战例,分析孙子如何在作战中巧妙运用虚实,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 兵力部署与虚实: 孙子强调“兵之形,避实击虚”。本章将探讨如何在兵力部署上做到“实”的集中与“虚”的牵制,以形成局部优势,攻其不备。 情报与虚实: 准确的情报是判断虚实的关键。本章将分析孙子如何强调情报的收集与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使其判断失误。 第三章:历代兵家对虚实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吴起与“虚实”: 吴起在其《吴子兵法》中,对“虚实”理论进行了更为具象化的阐述。本章将考察吴起如何将虚实理论应用于军队的训练、组织与作战指挥,强调“兵贵神速,不待敌而进”。 诸葛亮与“空城计”: “空城计”是虚实理论在战术运用上的一个经典范例。本章将深入分析诸葛亮如何利用自身兵力空虚的“虚”,制造出一种强大的“实”的假象,从而成功吓退司马懿大军。 曹操与“疑兵之法”: 曹操在军事实践中,善于运用“疑兵之法”,制造虚实莫测的战场态势。本章将通过曹操的战例,探讨如何通过佯攻、夜袭、改变军旗等方式,让敌人难以捉摸我军的真实意图。 其他兵家流派的视角: 除了孙子、吴起、诸葛亮、曹操等,本章还将简要介绍其他兵家流派(如尉缭子、李靖等)对虚实理论的理解与发展,展示虚实理论在中国兵学思想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四章:现代战争中的虚实观念 信息战与虚实: 在信息化战争时代,“虚实”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信息攻击、网络战、心理战等,都成为制造“虚”与“实”的重要手段。本章将探讨信息技术如何影响虚实的运用,以及如何构建强大的信息防御体系。 非对称作战与虚实: 非对称作战往往以弱胜强,其核心也在于对虚实的精妙运用。本章将分析非对称作战如何在兵力、技术等“实”的劣势下,通过战术、心理等“虚”的优势,实现对强敌的打击。 战略博弈中的虚实: 现代国际关系和战略博弈,同样充斥着虚实之间的较量。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虚实”,与军事上的“虚实”相互交织,共同构成复杂的战略态势。 “虚实”的现代启示: 尽管战争形态不断演变,但虚实理论所蕴含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章将总结虚实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价值,包括企业竞争、谈判策略、个人发展等,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第五章:虚实战例分析 古代经典战例: 本章将精选中国历史上经典的虚实战例,如赤壁之战中的火攻(火攻的“实”与“虚”的配合),官渡之战中的偷袭粮草(“虚”的佯攻与“实”的打击),以及淝水之战中的“投鞭断流”的心理战(“虚”的声势与“实”的恐慌)等。 近现代战例赏析: 结合近现代的战争史,本章将分析在不同历史时期,虚实理论如何被运用,例如一些以少胜多的战役,或者通过佯动、迂回等战术手段取得胜利的案例。 案例的共性与差异: 通过对不同战例的深入剖析,我们将总结虚实理论在不同时代、不同战争形态下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其核心精神的传承。 结语: “虚实”是中国古代兵学中最具魅力的思想之一。它并非简单的攻防之术,而是一种洞察事物本质、把握运动规律的哲学智慧。本书力求通过对“虚实”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深入解读,帮助读者理解战争的深层逻辑,领悟兵家智慧的精髓,并在理解历史的基础上,获得对当下乃至未来挑战的深刻洞见。愿本书能成为您探索兵学奥秘,体悟“虚实”之道的一扇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风格,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封面上的字体选择和留白处理,都透露出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雅致,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那种流水线生产的快餐读物。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章节的划分和排版,过渡自然流畅,读起来节奏感很好。虽然我还没完全深入内容,但光是翻阅和感受这本书的物理质感,就已经觉得值回票价了。它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庄重、严肃,但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反而激发了一种想要立刻打开扉页一探究竟的好奇心。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油墨印制清晰,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学术性或文化类书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细节。从外在看,它无疑是成功地为即将呈现的“百家讲坛”内容定下了一个高雅的基调。

评分

这本书的目录结构安排得非常巧妙,它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时间线式的编排,而是似乎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思想的漫游。每一章节的标题都极具概括性和启发性,虽然我暂时还不清楚具体每篇的论述重点,但光看标题,就能感受到作者在选题上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和精心挑选的,涵盖了诸多具有代表性和争议性的议题。这种结构上的精心构建,让读者在还未深入细节时,就已经对全书的知识版图有了一个宏观且清晰的认识。我感觉作者非常擅长设置悬念和连接点,使得即便是跨越不同主题的篇章,也能在内在逻辑上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布局设计,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探索的乐趣,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分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理解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字体和版式设计简直是阅读体验的教科书级别示范。选择的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和字间距拿捏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下来,我的眼睛非常舒适,没有出现那种常见的“挤在一起”的压迫感。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关键术语和引文的标注方式,非常专业且不突兀。它们没有采用那种粗暴的加粗或下划线,而是通过更精妙的排版手法(比如略微倾斜或者使用不同的字体样式)来凸显重点,这使得整本书的文本流看起来非常干净、赏心悦目。我欣赏这种对阅读舒适度的极致追求,这表明出版方对读者的阅读感受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把内容塞满页面。这样的细节处理,无疑提升了这本书作为案头工具书和深度阅读材料的双重价值。

评分

从这本书的整体气质上,我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学术严谨性,但这种严谨并非枯燥的代名词,反而带着一种经过沉淀后的大家风范。尽管具体内容我还没有细读,但从引用的方式和论述的深度上可以预判,这绝非泛泛而谈的科普读物,而是有扎实基础和独到见解的论著。它似乎在试图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思维的鸿沟,让那些深奥的理念变得可触可感。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一种高屋建瓴的视角,既能忠实于原典精神,又能以现代的语言和逻辑进行阐释,而不是简单地做概念的堆砌。这种“传道授业”的庄重感,让我对即将接触到的思想内容充满了敬畏和期待。

评分

这本书的定价和它的整体呈现感是完全匹配的,它给人一种“物有所值”的强烈感觉。这种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纸张和印刷的成本上,更体现在编辑团队在内容组织和视觉呈现上所投入的匠心。初次接触时,我就觉得它具备了成为经典藏书的潜质——不仅内容值得反复品味,其作为实物本身的典藏价值也很高。这种高品质的制作标准,也间接证明了内容本身的份量和重要性,出版社显然是想将其打造成一个高规格的系列作品。在如今充斥着电子书和廉价印刷品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本用心打磨的实体书,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享受的回归,它鼓励你慢下来,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温度和厚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