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0岁完美生活方略/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
定价:28.00元
作者:李建军
出版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8019659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丰富而美丽的人生、和谐而幸福的家庭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学者李建军教授传承古老的东方智慧,融合现代科技**研究成果,撰写了《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本丛书以人文关怀为本,多层面、全方位地探索人生的发展轨迹,破解幸福家庭密码。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30岁完美生活方略》分册,将有助于“而立之年”的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副不老的容颜、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
内容提要
而立之年与和谐家庭;透析30岁婚外情;解读30岁美容;30岁事业上升策略;30岁“安乐窝“的标准……30岁是一个骄阳普照的时刻,是一个孕育着成功与收获的季节。本书将有助于“而立之年”的人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副不老的容颜、一份蒸蒸日上的事业、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
目录
章 30岁生活 1.而立之年:充实的30岁 2.天人合一与30岁生活 3.阴阳平衡与30岁生活 4.而立之年和谐家庭密码第二章 而立之年的卫生保健 1.30岁的身心特征 2.30岁女性卫生保健 3.30岁男性卫生保健 4.透析30岁婚夕l恋 5.30岁婚姻稳固策略第三章 30岁保护健康 1.保健:从而立之年开始 2.饮食与30岁保健 3.运动与30岁保健 4.性生活与30岁保健第四章 30岁美容策略 1.解读30岁美容 2.人体中轴与30美容 3.性生活与30岁美容 4.运动与30岁美容 5.饮食与30岁美容第五章 30岁事业上升策略 1.适合才是好的——定位策略 2.积累晋升的资本——蓄势策略 3.培养的气质——塑形策略 4.经营一张关系网——借势策略第六章 30岁创业成功策略 1.创业必备的条件:天时、地利、人和 2.如何发掘商机 3.好公司还要好风水 4.谁是适合的合伙人第七章 30岁“安乐窝”的标准 1.买楼就是买风水 2.“安乐窝”的大环境 3.家居装修与格局 4.家具选择的策略 5.家居饰物的影响第八章 而立之年的幸福家庭 1.30岁的家庭生活 2.万事孝为先 3.带孩子去旅游 4.30岁的家庭怎样理财
作者介绍
美国南加州大学人体工程学计划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1998-2002)复旦大学客座教授 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觉得充满了对我们这个年纪的人的“期许”和某种隐形的“压力”,仿佛30岁就该是人生的一个什么“里程碑”,必须达成某种“完美”状态才算数。我一开始是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去翻阅的,想看看它到底是如何定义这种“完美生活方略”的。读下来,发现它更多的是在引导你进行一种内观,去审视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真正渴望。它没有像市面上很多心灵鸡汤那样,一味地灌输积极,而是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思考框架,让你去拆解“完美”这个宏大叙事。比如,它花了不少篇幅去讨论“时间复利”和“精力管理”在30岁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强调的不是工作效率的极致化,而是如何将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那些真正能产生长期价值的领域,无论是个人成长、亲密关系还是职业发展。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边界感”的阐述,很多中年危机的前兆,其实都源于对外界过度消耗的“好好先生/小姐”心态,这本书提醒我们要学会优雅而坚定地说“不”,从而守住自己的核心领地。这种务实且不失深度的探讨,让这本书远超出了一个简单的“指导手册”,更像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同路人在低语,它提供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更精妙的问题。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拿起这套“和谐家庭人生指导丛书”中的这一本时,我的期待值其实是比较低的,总觉得这类读物容易流于表面,充斥着陈词滥调,比如“多沟通”“多理解”之类的老生常谈。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作者在处理“家庭”这个复杂议题时,展现出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细腻和复杂性。它并没有把家庭理想化成一个永远阳光明媚的童话场景,而是直面了30岁前后,夫妻关系如何从最初的激情降温过渡到柴米油盐的“平淡期”,以及如何在这个阶段重新找到共同的“成长锚点”。书中探讨了财务规划如何影响夫妻决策的隐性权力结构,以及如何处理原生家庭对现有小家庭的渗透与边界冲突。最让我感到振聋发聩的是关于“角色协商”的部分,它不再要求男女双方必须遵循刻板的社会性别角色,而是鼓励伴侣双方像两个独立的合伙人一样,动态调整家庭责任和付出比例,这个观点在当代社会尤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它教会的不是如何“维持”一个家庭的表象,而是如何共同“建设”一个有生命力的二人世界,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味。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语言风格,与我过去读过的那些强调“成功学”的读物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本老朋友之间坦诚的私房话录。读起来没有那种被推着跑的紧迫感,反而有一种“慢下来,看清楚”的安定感。它没有给出那种“一年内必须实现A、B、C”的硬性指标,而是更侧重于建立一种长期的“心智模型”。例如,在处理职业倦怠时,它没有建议立即辞职去追求所谓的“诗和远方”,而是深入分析了倦怠的深层原因——往往是意义感的缺失,而非单纯的工作强度问题,并提供了一套渐进式的“意义重塑”路径。这种循序渐进、重在构建内在逻辑而非外部行为的指导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它仿佛在说:别急着换工作、换伴侣,先把你对生活的理解迭代升级了,很多外在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这种由内而外的变革,才是真正的“方略”所在,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消化和实践。
评分我特别欣赏这本书中对于“不完美中的和谐”的探讨,这在同类指导书中是极其少见的视角。我们总被教育要追求“完美”,这反而成了焦虑的来源。这本书却巧妙地将焦点从“如何达到完美”转移到了“如何接纳和管理生活中的必然瑕疵”。它用大量的篇幅去描绘了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的摩擦、误解和挫折,并提供了一套心理建设工具,教导读者如何将这些“不完美”视为关系成长的养分,而非关系的终结者。比如,它讨论了如何进行“建设性的争吵”,而不是“毁灭性的冷战”。这种对人性弱点和生活真相的坦诚,使得全书的指导更具穿透力和可操作性。我感觉作者深知,一个“30岁完美生活”的真相,恰恰在于你如何优雅地处理那些永远不会消失的“不完美”因素,而不是假装它们不存在。这提供了一种非常成熟且富有韧性的生活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非常严谨,它并非是零散观点的堆砌,而是一套完整的“人生操作系统”的搭建指南。从宏观的价值观对齐,到中观的资源配置,再到微观的行为习惯养成,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得如同工程设计图。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导读者进行自我评估时所采用的那些评估工具,它们不是简单的打分题,而是引导你深入挖掘你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恐惧。它有效地帮助我识别出那些看似是“我想要”但实际上是“社会期待我想要”的伪目标。例如,在关于“财务自由”的讨论部分,它没有鼓吹激进的投资策略,而是强调先建立一个能够抵御生活突发风险的“安全垫”,将财务目标与家庭的长期安全感紧密挂钩。这种由“安全”到“发展”的递进逻辑,显得极为审慎和负责。对于我这种需要清晰路线图来减少决策疲劳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这种系统化思维框架,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