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旭著的《一线员工与顾客参与的服务创新》首 先以国外学者提出的个人创新行为理论为出发点,结 合服务创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 学等相关理论成果构建一线员工及顾客参与服务创新 的研究框架;然后根据文献探讨和个案分析对初步的 研究框架进行修正并形成实证研究的框架;*后通过 对四川地区的多家银行的一线员工和顾客的实证研究 ,探讨一线员工及顾客的个人创新行为及影响因素。
前言
第1篇 服务创新与个人创新行为
第1章 服务创新
1.1 创新与创造的关系
1.2 服务创新
第2章 个人创新行为
2.1 创新行为的研究综述
2.2 个人创新行为概念
2.3 个人创新行为的维度和测量
2.4 服务企业一线员工创新行为
2.5 服务企业顾客创新行为
第2篇 一线员工参与服务创新及影响因素研究
第3章 文献综述
3.1 一线员工在服务创新中的重要性
3.2 服务企业一线员工的个人创新行为研究趋势及重要性
3.3 服务企业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影响因素
3.4 研究中尚存的问题
第4章 探索性个案访谈研究
4.1 探索性个案研究目的
4.2 个案分析方法设计
4.3 个案访谈资料分析
4.4 探索性个案研究结果
第5章 研究框架
5.1 研究框架的构建
5.2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6章 研究变量的测量与分析
6.1 研究工具
6.2 研究对象
6.3 数据收集及样本描述
6.4 研究变量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6.5 研究变量的个体差异分析
6.6 研究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
7.1 工作动机、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创新行为的关系研究
7.2 组织创新气氛与个人创新行为关系
7.3 组织创新气氛、工作动机、自我效能感与个人创新行为关系
7.4 授权对个人创新行为的影响
7.5 心理授权、工作动机与个人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
7.6 研究结果讨论
第8章 一线员工创新行为的管理
8.1 加强对创新性员工的招聘和选拔
8.2 构建支持创新的组织氛围
8.3 对服务企业一线员工创新行为的控制
第9章 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的局限
9.3 研究的展望
第3篇 顾客参与服务创新行为及影响因素
这本书让我对“服务”这个概念有了颠覆性的认知。以往我总觉得服务就是把产品卖出去,然后做好售后,解决客户的投诉。但这本书却跳出了这个狭隘的框架,它深入探讨了服务创新如何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书中大量的案例都展示了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一线员工,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捕捉到顾客的需求和痛点,并将这些洞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创新。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一家小型咖啡馆的例子,他们并没有投入巨额的资金去做广告,而是通过让咖啡师主动与顾客交流,了解他们的口味偏好、生活习惯,甚至细致到他们来店里的心情,然后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咖啡的制作和推荐方式,最终赢得了大批忠实顾客。这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书中被讲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标准化的产品,更是创造一种与顾客的情感连接,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服务创新并非遥不可及的高端策略,而是根植于一线员工的日常工作,只要我们愿意倾听、愿意思考、愿意行动,每个人都能成为服务创新的推动者。它改变了我对待工作的态度,也让我对未来服务行业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在服务行业里默默耕耘的一线员工。以往我们谈论服务,总是更多地关注管理层如何制定策略,如何优化流程,而这本书却将焦点完全转移到了一线员工身上,强调他们才是服务创新的核心推动者。书中分享的许多故事,都让我感同身受。我曾是服务行业的从业者,深知一线员工每天面对的挑战和压力,但也同样清楚,他们是离顾客最近的人,最能感知到顾客的需求和不满。这本书就像在为这些一线员工发声,告诉他们,你们的每一次主动服务,每一次细心观察,每一次小小改进,都可能成为企业巨大的财富。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通过培训、激励和授权,来激发一线员工的创新潜力的具体指导。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服务设计思维”的部分,它教我们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何发现那些潜在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创新的服务点子。这本书不仅是写给企业管理者的,更是写给每一位一线服务人员的,它会让他们感到被看见、被重视,并赋予他们改变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创新”的传统认知。我一直以为创新是那些高科技公司、研发部门才能玩转的游戏,是需要大量资金和人才投入的。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最深刻、最有效的创新,往往就发生在最前线,发生在那些每天直接面对顾客的一线员工身上。他们是企业最宝贵的“情报员”,是服务创新的“雷达”。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赋能一线员工,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的案例。例如,有一家连锁餐厅,他们鼓励服务员在征得顾客同意的前提下,根据顾客当下的情绪和需求,推荐一些不在菜单上的“秘密菜品”,或者根据顾客的反馈,现场微调菜品的口味。这些小小的突破,不仅给顾客带来了惊喜,也让服务员获得了成就感,进而激发了他们更多的服务灵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论,教企业如何挖掘一线员工的潜能,如何建立一个鼓励创新、容忍试错的文化。它让我明白,服务创新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以从日常点滴中生长出来的“野草”,只要给它适当的养分和空间。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对“顾客参与”有了全新理解的书。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顾客就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对象,而这本书却将顾客视为服务创新的合作伙伴。它深刻地阐述了如何通过有效的互动和沟通,让顾客成为服务价值创造的重要参与者。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建立与顾客的深度连接,如何收集顾客的反馈,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服务改进的案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家在线教育平台,他们并没有闭门造车地开发课程,而是邀请了一群目标用户参与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让他们提出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方式偏好,甚至参与课程内容的评审。这种“让顾客参与进来”的模式,不仅确保了平台开发出真正受用户欢迎的课程,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归属感和满意度。这本书让我明白,顾客不仅仅是产品的消费者,更是服务创新的共建者。通过积极邀请顾客参与,企业可以获得更精准的市场洞察,创造出更具竞争力的服务,并建立起更加牢固的客户关系。它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的书,对于任何想要在服务领域取得突破的企业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关于“连接”的深度探索。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产品同质化的时代,企业想要脱颖而出,仅仅依靠产品本身已经远远不够。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调一线员工与顾客之间那种最直接、最真实的情感连接,以及如何将这种连接升华为服务创新的源泉。书中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模型,而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展现了那些“接地气”的创新是如何诞生的。我记得书中提到的一家酒店,他们并没有刻意去设计多么豪华的设施,而是让前台的员工去记住每一位常客的喜好,比如知道某位客人喜欢在早餐时点一杯加双份糖的拿铁,或者某位女士不喜欢房间里有百合花。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让顾客感受到了被尊重和被重视,从而产生了极大的满意度和忠诚度。这种“细节制胜”的服务哲学,贯穿了整本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规模化和效率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微小之处。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服务”的意义,它不再是一个部门的责任,而是渗透到企业每一个角落、每一位员工的使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