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定价:32.00元
作者:(美)埃文斯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58049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中摘录了很多读者的来信,她们讲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且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是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中言语虐待的,如何坚强的站立,勇敢向前,*终走出了充满压迫的环境。此外,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言语虐待的各种类型,作者在书中做了概述,从“控制”开始,希望读者朋友们认识到言语虐待,实际上就是试图“控制”他人,试图拥有“支配他人的力量”。
《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向读者揭示了关于夫妻关系中言语虐待调查的结果,回答了诸如“在存在言语虐待的夫妻关系中,*为常见的言语虐待类型有哪些?”“受到言语虐待的广大女性中,有多少对伴侣心存恐惧?”
*后,《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给读者呈现了一份女性对于治愈和康复的深刻体验,其中的建议和推荐有助于言语虐待的受虐者继续他们的努力,鼓励她们从受虐者变成创造者,从受伤到痊愈,从部分到,从崩溃到整装待发,一步步向前。
目录
部分
章受虐者//003
第二章压迫与控制//020
第三章崩溃//035
第四章觉醒的意识//048
第五章责备//071
第六章扼神//085
第七章困在“怪兽的领域”中//101
第八章逃脱//123
第二部分
第九章调查和野猫的故事//141
第十章位于前五位的虐待手段及封闭型的夫妻关系//151
第十一章处理//158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改变//181
第十三章治愈和康复//203
第十四章60分钟的自我和自尊//219
第十五章支持团队//228
第十六章肯定//237
作者介绍
帕萃丝·埃文斯,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创始人,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顾问。埃文斯在全美建立了许多工作室,并在众多媒体上露面,为大众治疗心理创伤。其本著作《不要用爱控制我》被誉为人际关系领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破”!现居住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结构和叙事方式非常引人入胜。它并没有采用那种生硬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访谈记录,构建了一个充满力量和共鸣的叙事空间。其中穿插的心理学分析,比如依恋理论在控制关系中的扭曲应用,解释得清晰透彻,让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一次次陷入同样的模式。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受害者叙事时的那种平衡感——既充分尊重和肯定了受害者的痛苦与挣扎,又巧妙地将焦点引向了赋权和重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受害者的身份上。这种处理方式非常高级,因为它承认了创伤的深度,但更强调了人性的韧性。阅读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神经系统仿佛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放松,因为那些我一直试图压抑和合理化的感受,终于在这个安全的环境中得到了承认和验证。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强大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脆弱,并积极寻求改变的勇气。这本书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让我开始理解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情绪背后,其实是保护自我的本能反应。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改变是“语气的重塑”。过去,我总是在脑海中用一种充满自我批判和顺从的“声音”与自己对话,这本书像是引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教我如何用一种坚定而温和的“新声音”来重构内在叙事。书中关于“情绪劳动”和“关系中的隐形付出”的章节尤其精彩,它精准地描述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被量化的精神负担。我特别赞赏作者在强调自我关怀时,并没有鼓励逃避现实,而是倡导一种积极的、有边界的参与。它告诉我们,爱自己不是自私,而是能够给予他人高质量关系的前提。读完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看待朋友、同事乃至家人的眼神都变得更加宽容和理解,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应对着生活中的某些限制或不适。这本书最终传递出一种极其积极的能量——那就是,即便经历过深刻的创伤,我们依然有能力去重塑一个更健康、更自由的未来。它真的是一本能让人从内心深处感到被治愈和赋能的好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为自己只是性格比较敏感,直到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原来我长期以来都在经历一种无形的精神折磨。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深陷情感泥潭的人们,那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生活状态,让我忍不住红了眼眶。它不像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像一个老朋友,坐在我对面,轻声细语地告诉我:“你不是一个人,你的感受都是真实的。”我特别欣赏其中对“微侵犯”的解读,那些日常生活中看似无伤大雅的言语和行为,是如何像慢性毒药一样侵蚀一个人的自信和自我价值感的。读完第一部分,我立刻开始审视自己过去的关系,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迷雾中突然看到了远方的灯塔。这本书真正做到的,是提供了一套工具,让我学会如何识别那些隐藏在“爱”之下的控制,并勇敢地为自己的情绪和边界发声。它不是教我如何去报复或对抗,而是教我如何先稳固自己的内心,如何从自我怀疑的深渊中一步步爬出来,重新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互动模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重建自我的路线图,让我看到了“掌控感”可以回归到自己手中。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深厚,但更打动我的是其人文关怀的温度。它成功地避开了许多同类书籍中常见的批判和指责的语气,转而采用了一种近乎冥想式的引导。我感觉作者非常懂得长期处于被控制状态下的人所需要的“安全感”。在描述如何设定和维护边界时,作者提供的脚本和情景模拟,非常实用,完全可以落地执行,而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建议。例如,书中有一段关于如何应对“煤气灯效应”(Gaslighting)的应对策略,那种从呼吸开始的自我稳定练习,对我这种一被质疑就立刻心虚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试着在一次小的家庭争执中运用了其中的技巧,虽然过程依然艰难,但我成功地没有被对方的逻辑带跑偏,这是我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需要耐心和重复练习的过程,而这本书,就像一个永远在线的、专业的心理支持者,随时准备为我提供支持和指导。
评分坦白讲,我一开始对这类主题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会过于戏剧化或者带有强烈的个人偏见。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以一种近乎学术的严谨性来探讨情感控制,引用了大量的研究数据和跨文化案例,使得其论点极具说服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施虐者”心理动机的探讨,不是简单地将其脸谱化为“恶人”,而是深入剖析了权力欲、不安全感以及习得性行为模式,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整个动态系统,从而更有效地从中抽离。这种深度解析,避免了将问题简单化,反而让读者能够以一种更清醒的视角看待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它不仅仅是给受害者看的,我觉得那些在关系中感到困惑、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得“太过分”的人,也应该读一读,它能提供一个客观的参照系。这本书的深度,在于它教会我们如何超越情绪的漩涡,用理性和共情去分析困境,最终实现自我解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