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草莓 历史、育种与生理
定价:200.00元
作者: 乔治·达柔,张运涛,雷家军,常琳琳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09225565
字数:
页码:41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草莓 历史、育种与生理》是一部草莓经典之作。书中用大量图表和照片,详细介绍了草莓的来源及发展历史,草莓品种的选育,草莓植株和果实发育的生理生化,以及草莓栽培技术。虽然出版年代较早,但内容对当今仍有借鉴意义,值得专业人士学习。
目录
译者序
序
前言
章 引言
第二章 15世纪宗教画中的草莓
第三章 草莓的早期历史
第四章 来自智利的草莓
第五章 杜榭讷和他的工作
第六章 欧洲的早期育种
1 草莓在英国
2 19世纪的近期品种
3 法国的草莓育种(1770—1900年)
第七章 遗传研究和染色体数目
1 遗传学研究
1.1 哈佛大学布西研究所的遗传学研究
1.2 德国波恩大学的遗传学研究
1.3 曼切斯特大学的遗传学研究(1950 1958年)
2 染色体数目
2.1 二倍体(2n一14)
2.2 三倍体(2n一21)
2.3 四倍体(2n一28)
2.4 五倍体(2n一35)
2.5 六倍体(2n一42)
2.6 七倍体(2n一49)
2.7 八倍体(2n一56)
2.8 九倍体(2n一63)
2.9 十倍体(2n一70)
2.10 十六倍体
2.1l 其他染色体数目
3 染色体加倍
3.1 八倍体或十倍体
第八章 草莓种
1 世界野生草莓种
1.1 二倍体——2n一14
1.2 四倍体——2n一28
1.3 六倍体——2n一42
1.4 八倍体——2n一56
2 弗州草莓(F.virginiana)、卵形草莓(F.ovalis)和智利草莓(F.chiloensis)的性状
2.1 智利草莓(F.chiloensis)和弗州草莓(F.virginiana)的不同之处
2.2 卵形草莓(F.ovalis)与智利草莓(F.chiloensis)和弗州草莓(F.virginiana)的不同之处
2.3 在栽培品种中智利草莓和弗州草莓的性状
第九章 美洲早期草莓品种(1800—1900年)
第十章 后期草莓品种(1900—1965年)
1 1900一1950年北美洲草莓品种
2 1965年北美洲现有草莓品种
2.1 美国的草莓品种
2.2 加拿大的草莓品种
2.3 墨西哥的草莓品种
第十一章 四季草莓
第十二章 美国的早期草莓育种家
第十三章 现代草莓育种家
第十四章 美国农业部的草莓育种
第十五章 北美农业试验站的草莓育种
第十六章 英国草莓育种和草莓产业
第十七章 欧洲大陆草莓育种与草莓产业
第十八章 其他国家的草莓育种和草莓产业
第十九章 草莓形态和生理
第二十章 草莓与气候条件的关系
第二十一章 草莓的抗病虫害育种
第二十二章 草莓育种的乐趣
第二十三章 草莓等级评价系统和优良性状资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意思,那种鲜艳的草莓红,配上简洁的标题,一眼就能吸引住我。我一直对草莓情有独钟,每次去超市都会忍不住多看几眼,特别是那种饱满多汁的。所以看到有这样一本关于草莓的书,我毫不犹豫地就买了下来。我期待着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草莓的“幕后故事”,比如它们是如何被培育出来的,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品种是我不知道的?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草莓,想象着它们在果园里生长时的样子。我很好奇,书里会不会介绍一些历史悠久的草莓品种,或者是一些关于草莓的传说故事?毕竟,像草莓这样一种如此受欢迎的水果,一定承载着不少文化和历史的印记吧。我个人对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挺感兴趣的,所以如果书中能稍微提及一些草莓的生长习性,比如它们喜欢什么样的土壤,需要多少阳光,多久能结一次果,那对我来说就更棒了。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次深入的草莓之旅,让我对这种水果有更全面的认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品尝的层面。
评分这本《草莓》的装帧质感真是出乎意料的好,拿到手里沉甸甸的,纸张也十分考究,封面色彩饱满,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感觉这是一本非常有分量的著作。我一直对那些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充满好奇,而草莓,作为一种如此普遍又深受喜爱的水果,它的背后一定蕴含着不少值得探究的奥秘。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介绍草莓的各个方面,从它最基础的起源,到如何一步步演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模样。我脑海里经常会想象,那些培育出优秀草莓品种的科学家们,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智慧,才能让草莓的口感、大小、抗病性等方面都得到如此大的提升。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草莓基因研究的介绍,或者是一些经典的育种案例,这些内容如果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那一定能让我对草莓的“生命力”有更深的理解。而且,我对于草莓的生长环境和生理需求也很想了解,比如它对温度、水分、光照的敏感程度,以及它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专业却又不失趣味性的解读,让我这个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收到这本书后,我立刻被它的排版设计所吸引,字体清晰,段落分明,即使是长篇的介绍也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我一直觉得,每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段精彩的故事,而草莓,作为水果中的“明星”,它的故事一定更加引人入胜。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揭示草莓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它是如何从野生状态走向餐桌,又是在哪些重要节点上发生了改变。我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些古代的画卷,想象着人们是如何发现并利用这种小巧的红色果实的。而对于“育种”这个概念,我更是充满好奇。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一些著名的草莓育种专家,他们是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培育出各种各样、风味独特的草莓品种的。有没有一些“传奇”的草莓品种,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得以问世的?我甚至在想,书里会不会分享一些育种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那样的话,这本书的知识性就大大提升了。另外,对于草莓的“生理”部分,我期待了解它在生长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比如为什么成熟的草莓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它的甜度和酸度是如何变化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皮触感非常舒服,柔韧而不失质感,封面上的草莓插画色彩鲜艳,线条流畅,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受,一看就知道是精心制作的。我一直对食物的来源和演变过程很感兴趣,尤其是像草莓这样,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水果。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深入了解草莓的“前世今生”,它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又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并加以驯化的。我脑海里会勾勒出一些古老的传说,或许草莓的出现本身就带着一丝神秘色彩。而“育种”这个词,在我看来,就像是赋予生命新的魔法。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推动草莓品种不断进步的育种家们,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是如何让草莓变得更美味、更营养、更易于种植。我想知道,是否有一些“经典”的草莓品种,至今仍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它们的育种故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曲折?此外,我对草莓的“生理”部分也充满期待。我很好奇,草莓的每一个生长阶段,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硕果累累,都经历了怎样的神奇变化?书里会不会解释,为什么有些草莓吃起来特别甜,而有些又带着一丝酸意?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厚实,印刷清晰,拿在手里感觉很扎实,封面上的设计也很有艺术感,那种淡淡的红色,仿佛能闻到一丝草莓的清香。我一直对那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幕后”故事充满好奇,而草莓,作为一种如此常见却又充满魅力的水果,它的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穿越时空,去探寻草莓的起源和它的演变历程。它是如何从一种野生的、不起眼的小果实,一步步成长为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口感香甜的草莓的?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一些关于历史学家和植物学家们在田野间辛勤工作的画面,他们是如何一点点地揭示草莓的秘密的。而“育种”这个词,在我看来,就像是赋予植物新生。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那些伟大的育种家,他们的创新和努力是如何让草莓的品质不断提升,涌现出各种各样独特的品种。我想了解,是否有一些“里程碑式”的草莓品种,它们的诞生背后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另外,对于草莓的“生理”部分,我尤其好奇。我希望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草莓是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的,它对温度和水分的需求究竟有多么苛刻,以及它在开花结果的过程中,身体里究竟发生了哪些奇妙的化学变化,才造就了它独特的风味和口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