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猪营养需要 | 作者 | 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 |
| 定价 | 13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030409553 | 出版日期 | 2016-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开本 | 大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美国科学研究委员会(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出版已经17 年了, 这期间全世界乃至我国的养猪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的迅猛发展、猪品种的改良、养殖模式的更新,对猪的营养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在广大养殖界朋友的期待中,《猪营养需要》(第十一次修订版)于2012 年7 月正式出版。《猪营养需要》共17 章,更新了上一版中9 个章节: 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猪营养需要量估测模型,矿物质,维生素,水,非营养性*,营养对养分排泄和环境的影响,营养需要量表和饲料原料组成;删除了上一版中的第9 章“日粮配制”;同时增加了7 个章节:脂类,碳水化合物,玉米和大豆加工副产物,饲料污染物,饲料加工,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未来研究方向营养需要量标准和原料数据库是猪饲料配方的基石,精准的营养需要量和原料数据库的使用不仅能有效促进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可以更加高效和经济地使用饲料原料,从而节约饲料配方成本。《猪营养需要》综述了猪营养和原料营养成分的较新信息,这些新知识将优化养猪生产,另外对生产乙醇所产生的新原料与饲料污染物及环保等相关问题都一并进行了描述,所以对维持高效而环保的养猪生产而言,《猪营养需要》是良好的指南。 |
| 作者简介 | |
| 印遇龙,男,中国工程院院士。 |
| 目录 | |
| 目录 译者序前言致谢总论 / 1第 1章能量 / 4 引言 / 4 术语 / 4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 / 4 产热的组成 / 7 生理状态 / 10 能量利用模型——有效代谢能概念 / 12 参考文献 / 13 第 2章蛋白质和氨基酸 / 17 引言 / 17 蛋白质 / 17 必需、非必需以及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 17 氨基酸来源 / 18 氨基酸分析测定 / 19 氨基酸需要量的表示方法 / 20 日粮氨基酸失衡 / 21 氨基酸与赖氨酸之比 / 22 氨基酸需要量的经验估计 / 23 氨基酸需要量的测定——模型预测法 / 28 氨基酸利用效率 / 37 参考文献 / 44 第 3章脂类 / 51 引言 / 51 脂类的消化率及能值 / 51 日粮脂肪和生长性能 / 52 日粮必需及生物活性脂肪酸 / 53 日粮脂肪、碘值与猪肉脂肪品质 / 54 肉毒碱 / 56 日粮脂肪的质量评价 / 56 脂类的分析 / 59 参考文献 / 59 第 4章碳水化合物 / 65 引言 / 65 单糖 / 66 二糖 / 66 寡糖(低聚糖) / 66 多糖 / 68 碳水化合物的分析 / 71 参考文献 / 72 第 5章水 / 74 引言 / 74 水的功能 / 74 水的周转 / 74 水的需要量 / 75 水的品质 / 78 参考文献 / 81 第 6章矿物质 / 84 引言 / 84 常量元素 / 84 微量/痕量元素 / 92 参考文献 / 100 第 7章维生素 / 116 引言 / 116 脂溶性维生素 / 117 水溶性维生素 / 123 参考文献 / 131 第 8章猪营养需要量估测模型 / 141 引言 / 141 生长育肥猪模型 / 142 妊娠母猪模型 / 152 母猪模型 / 156 断奶仔猪 / 159 矿物质与维生素需要 / 160 氮、磷和碳沉积效率的估测 / 161 模型评估 / 162 参考文献 / 172 第 9章玉米和大豆加工副产物 / 174 引言 / 174 玉米副产物 / 174 大豆制品 / 177 粗甘油 / 179 参考文献 / 179 第 10章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 183 引言 / 183 剂 / 183 驱虫药 / 183 酸化剂 / 184 直接饲喂的微生物添加剂 / 184 寡糖 / 185 植物提取物 / 186 外源酶 / 186 调味剂 / 187 霉菌毒素吸附剂 / 188 抗氧化剂 / 189 颗粒黏合剂 / 189 流散剂 / 190 莱克多巴胺 / 190 肉毒碱和共轭亚油酸 / 191 臭味和氨气控制剂 / 191 参考文献 / 191 第 11章饲料污染物 / 197 引言 / 197 化学性污染物 / 197 生物性污染物 / 201 物理性污染物 / 202 将来潜在的问题 / 202 动物饲料安全体系 / 202 其他信息来源 / 203 参考文献 / 203 第 12章饲料加工 / 205 引言 / 205 饲料加工对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205 其他信息 / 206 参考文献 / 206 第 13章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化率 / 208 引言 / 208 粗蛋白和氨基酸 / 208 脂类 / 209 碳水化合物 / 210 磷 / 211 能量 / 212 参考文献 / 213 第 14章营养对养分排泄和环境的影响 / 215 引言 / 215 氮 / 216 钙和磷 / 216 铜、铁、锰、镁、钾和锌 / 217 硫 / 217 碳 / 217 日粮配方与气体排放 / 218 综合措施 / 219 参考文献 / 219 第 15章未来研究方向 / 225 引言 / 225 营养需要的评估方法 / 225 养分的利用和饲料采食量 / 225 能量 / 226 氨基酸 / 226 矿物质 / 227 脂类 / 227 维生素 / 227 饲料原料组成 / 227 其他领域和重点 / 228 营养需要、饲料组成及其他表格 第 16章营养需要列表 / 231 引言 / 231 表格 / 232 第 17章饲料原料成分 / 262 引言 / 262 常规成分和碳水化合物 / 262 氨基酸 / 262 矿物质 / 263 维生素 / 263 脂肪酸 / 263 能量 / 263 原料列表 / 263 参考文献 / 266 表格 / 267 附录 A模型使用指南 / 392 概述 / 392 使用模型 / 392 附录 B委员会的工作声明 / 403 附录 C缩略语和缩写词 / 404 附录 D委员会成员简介 / 410 附录 E美国国家科学院农业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近的出版物 / 413 政策和资源方面的书籍 / 413 家畜营养需要量的书籍及相关书籍 / 414 索引 / 415 |
| 编辑推荐 | |
| NRC出版的Animal Nutrition Series系列经典著作,已成为全球动物营养与饲料行业的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之一,为推动世界饲料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著作已1次重印,如已成为饲料行业的“圣经”。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令人眼前一亮,封面的插画风格采用了比较写实的写意画法,色彩搭配沉稳而不失活力,给人一种专业而又不失亲切的感觉。打开扉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而细腻,阅读起来手指的触感很舒适,不会有廉价的刮擦感。目录的排版清晰明了,章节划分也很合理,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我个人对一些图表和配图的设计非常欣赏,它们不仅美观,而且信息传达效率很高,使得一些原本可能比较抽象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例如,书中关于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分析的部分,那些直观的柱状图和饼状图,一下子就把各种原料的优缺点呈现在眼前,省去了大量文字的描述,这一点对于想要快速掌握核心信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而且,整体的印刷质量也相当高,字迹清晰,墨色均匀,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总体而言,从这本书的物理呈现来看,它就已经具备了成为一本优秀参考书的潜质,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畜牧业发展的从业者,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鸿沟。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它并非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堆砌,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猪的营养需求差异,并结合了实际的生产环境和常见的饲料原料,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营养方案制定的逻辑框架,它详细地阐述了如何根据猪的品种、体重、环境因素以及目标产量来科学地配制饲料,并提供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参考数值。这对于指导我日常的饲料配制工作,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书中对一些新兴的营养添加剂和饲料工艺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了解了行业内的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这有助于我保持技术的先进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评分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能够以一种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科学原理。作者在讲解每一个营养素的作用机理时,都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数据和实验结果,使得论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同时,他也非常注重将这些科学理论与实际的生产问题相结合,例如,在讨论能量需求时,不仅分析了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还考虑到了不同饲养密度、不同运动量对能量需求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满足这些变化。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饲料适口性和消化吸收率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提高饲料采食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书中提出的许多改进建议都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读这本书,就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交流,他不仅能告诉你“是什么”,更能告诉你“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评分这本书在对细节的把握上做得相当出色。许多看似微小的营养素,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包括它们的生理功能、缺乏与过量的表现、以及在不同饲料原料中的含量和生物利用度。例如,关于微量元素锌的阐述,不仅提到了它在酶活性和免疫功能中的作用,还详细分析了不同来源的锌(如硫酸锌、氧化锌、螯合锌)在猪体内的吸收效率差异,并给出了在不同生长阶段推荐的添加量。这种细致的程度,对于需要精确控制饲料成本和生产性能的养殖户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此外,书中还涉及了饲料安全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内容,例如如何检测饲料中的有害物质,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储存和加工来保证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这些都是在实际生产中容易被忽视但又非常重要的环节。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很人性化,它并不是一本需要从头读到尾的“小说”,而更像一本“工具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随时查阅。目录和索引做得非常完善,可以快速定位到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如果你在饲养过程中遇到了仔猪腹泻的问题,可以直接翻阅关于仔猪营养的章节,或者查找与免疫功能相关的章节,书中很可能提供了相关的营养调控建议。我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参考书中关于不同品种猪(如杜种猪、长白猪)在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求表,这些表格非常直观,为我的饲料配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书中对一些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分析和预防措施的介绍,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