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只有婚恋心理专家知道——女性婚恋心理指导手册
定价:32.00元
售价:20.8元,便宜11.2元,折扣65
作者:宋家玉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5008632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拯救婚姻人,给你女性婚恋心理指导,愿每个向往爱的人,都终将找到温暖的归宿。
每个人都喜欢听故事,在别人的故事中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一个个情感故事,诉说着不同女人的困惑,却无一不是在聆听着专家的释疑。感性的女人在恋爱、婚姻、家庭中,往往会产生困惑、失去方向,而婚恋心理专家告诉你你不知道的那些事,让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重新感受爱的温暖。
你想知道的,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
恋爱——剩女、恐婚、前女友……
婚姻——裸婚、双城婚姻、AA制婚姻……
家庭——家暴、二胎、婆媳关系、亲子关系……
内容提要
剩女、前女友、被小三、二胎、裸婚、婆媳、亲子教育、家庭暴力……这些问题困扰着女性的婚恋生活,而且往往难以向他人倾诉。一个个身边的真实故事,都透着你的影子,告诉你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你在婚恋生活中不再困惑!
《只有婚恋心理专家知道——女性婚恋心理指导手册》分为恋爱篇、婚姻篇、家庭篇共计23个故事,结合时下的女性热点话题,从恋爱、婚姻、家庭三个方面入手,将真实典型详细的咨询案例改编整合后,以讲故事、专家解惑的方式展示给女性朋友,在恋爱、婚姻、家庭生活中应该避免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做的心理机制,以及有效改善、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让其论到实际,从心态到行动,真正成为一名幸福女性。目录
恋爱篇
以爱的名义考验男友有错吗?/ 003
房子比感情还重要吗?/ 011
未婚夫和前女友藕断丝连,我该怎么办?/ 018
恋爱中争吵不断,我们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025
“剩女”还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034
只恋爱不结婚的感情能不能要?/ 042
男人的承诺该不该信?/ 049
爱错一次,就再与幸福无缘吗?/ 057
婚姻篇
谁来给我“裸婚”的勇气?/ 067
老公工作忙就可以不顾家吗?/ 074
我该怎样面对日益膨胀的老公?/ 082
生活越来越好,但为什么总感觉不幸福?/ 093
怎么让宅男老公走出去?/ 102
挑来拣去的婚姻怎么就落到这般地步?/ 111
AA 制婚姻真的能各负其责吗?/ 121
双城婚姻到底能走多远?/ 130
家庭篇
二胎的来临是幸福,还是压力?/ 141
教育孩子,谁说了算?/ 149
父子关系长年不和,还能改善吗?/ 157
怎么帮助孩子走出失恋的心理阴影?/ 165
不想结婚就是不正常吗?/ 172
和婆婆相处,就那么难吗?/ 181
家庭暴力,何时才能停止?/ 191
作者介绍
宋家玉,婚姻心理学专家。1962年生于山东济南,1988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1995年受聘为日本富山大学心理学教授,1996年受聘为全日本婚姻家庭关系协会高级顾问,1998年回国建立了中国家民办婚姻咨询救助机构——中国婚姻咨询救助网,被多家媒体誉为“拯救婚姻人”。著有婚姻心理学专著《把脉婚姻》《我的心理我做主》,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文摘
序言
整体阅读体验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去煽情化”处理得非常好。在这个充斥着大量情绪化表达的时代,这本书异常冷静和客观。它没有鼓励读者为了爱而盲目牺牲,也没有鼓吹完全的自我中心主义。它所倡导的,似乎是一种基于现实基础上的、可持续的“自我赋权”。例如,在谈及“原生家庭对婚恋观的影响”时,作者处理得极为审慎,既承认了它的重要性,又明确指出这不应成为逃避责任的借口,强调了成年后个体能动性的核心地位。这种不偏不倚、既有批判性又有建设性的论述角度,让我感到非常信服。它不是在贩卖“你值得最好的”这种空泛的口号,而是在教你如何构建“我能掌控自己幸福”的内在支柱。这种务实主义的心理辅导,对于渴望稳定和长久关系的人来说,无疑是更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沉静的蓝色调和简约的排版,一下就让人觉得这不是那种浮夸的、哗众取宠的成功学书籍,反而透露着一种专业和内敛的气质。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感受到的是纸张的质感,很舒服,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觉作者在制作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光是这第一印象,就足以让人期待内容能与之匹配。我当时的心情是既好奇又略带忐忑的,毕竟“婚恋心理专家”这个标签下的内容,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是空洞的理论堆砌,要么是过于理想化的鸡汤。但愿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真正扎实的、能落到实处的洞察。我特别关注作者的叙事方式,是偏向学术的严谨,还是更倾向于生活化的案例分析?希望它能找到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能让门外汉看得懂,又不至于让真正有深度思考的人觉得肤浅。这本书的包装,已经成功地在我心中播下了“值得一读”的种子,接下来就看内涵了。
评分这几天我试着阅读了其中关于“沟通屏障”的那一章,感受颇为复杂。作者没有直接指责“他就是不明白我”这种常见的受害者心态,而是从双方信息传递的编码和解码过程入手,非常细致地分析了女性惯用的“暗示”和男性偏好的“直给”之间的错位。我不得不承认,很多我以为自己已经处理得很好的小摩擦,其实都是这种底层逻辑差异导致的。书中举的那些生活化的、甚至有些尴尬的对话场景,让我忍不住在心里对号入座,甚至有些脸红。这种代入感是极其强烈的,它迫使你跳出自己局限的视角去看待那些日常的争吵。我发现,这本书的厉害之处不在于提供了多少“金句”,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新的“观察世界”的底层操作系统。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需要时间去消化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它更像是一本需要反复咀嚼的哲学小册子,而不是一本快速浏览的情感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适中,排版清爽,阅读起来的节奏感把握得很好,不会让人感到压迫。更让我惊喜的是,它在处理一些敏感话题时,所展现出的文化敏感度和时代洞察力。比如,它探讨了现代社会中“隐形家务劳动分配不均”对女性心理健康的长期侵蚀,并将其与宏观的社会性别期待联系起来,而不是简单归咎于某一方的“懒惰”。这说明作者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伴侣的二人世界,而是更宏观地理解了女性在现代家庭结构中所处的复杂位置。这让这本书的深度一下子提升了好几个档次,不再是局限于教你如何“抓住一个男人”的技巧书,而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维护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平衡”的深度报告。我已经开始向身边几位正处于情感迷茫期的朋友推荐,只是建议她们慢慢读,因为这本书里的许多观点,需要时间沉淀才能真正发酵。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种名字带有“专家揭秘”性质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感觉有些夸大其词,像是在给自己贴金。但翻开目录后,我的看法有所改观。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给你开药方的,而是很有条理地将女性在婚恋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核心困惑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比如关于“择偶标准的反思”、“亲密关系中的依恋模式重塑”这些章节标题,都非常精准地戳中了当下许多女性在情感困境中挣扎的痛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章节引言中使用的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口吻,它不像是在居高临下地指导,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陪你一起梳理思绪。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具体内容,光是这清晰的脉络和对问题本质的把握,就已经让我感到一股清流。它似乎在暗示,真正的解答并非来自某种神奇的咒语,而是源于对自我和他人的深刻理解。这种结构感,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显得这本书更像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心理地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