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手册(精)
定价:95.00元
作者:沙占祥
出版社:中国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1-01
ISBN:97878000765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精辟阐述了有关摄影技术、技巧、技法领域的综合知识,涵盖了各类摄影器材的原理、性能、种类、特点、选购、维护等知识,以及各类摄影器材的摄影造型功能,各种摄影技巧、技法、诀窍知识。尤其增加了大量有关数字照相机与数字影像系统的知识,以及数字影像处理加工技巧知识。
全书共分十三章。绪论中精辟阐述了摄影技术、技巧与摄影艺术之间的辨证关系,章介绍了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第二、三章中翔实深入剖析了摄影镜头、照相机的原理、性能、种类、特点、选购、维护等*系统知识,及各自的造型技巧,第四章详细论述了感光材料的原理、性能、种类、特点与使用的知识,第五、六、七诸章中系统阐述了测光表、滤光镜、摄影光源的各自原理、性能、种类、特点、运用技巧,第八章翔实阐述了传统影像的加工技巧、技法,第九章详细论述了数字照相机、数字影像系统的原理、性能、种类、使用诸方面的系统知识,第十章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知识及常见的处理技巧、技法,第十一章分类系统论述了各种条件、效果、题材的拍摄技巧、技法、诀窍,第十二章针对世界照相机厂商在新型照相机上广泛采用,而一般英汉辞典上又无注释的标记(如专业外文缩写词、特殊图标、符号),逐一解释了其各自的意义,第十三章列举了中外各类新型照相机的主要技术性能。附录中详细列举了国外照相机、摄影镜头的外文名称与译文对照表,常见摄影网址,主要照相机厂家维修地址与电话,常用计量单位的换算,以供摄影者参阅。
本书内容丰富、立意新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既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系统性、知识性、新颖性,又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可供广大照相。电影、电视、新闻等专业摄影工作者与业余摄影爱好者,及有关技术与维修人员阅读,并可作为高等院校摄影专业、新闻专业和电化教育专业教学参考书。
目录
绪论 摄影技术、技巧与摄影艺术
章 光与视觉的基础知识
1.1 光的特性
1.1.1 光与色及色度图
1.1.2 加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1.1.3 物体的反光、透光特性
1.1.4 光线传播的基本定律
1.1.5 光的偏振
1.1.6 光的衍射
1.2 光度学
1.2.1 弧度与球面度
1.2.2 光强度
1.2.3 光通量
1.2.4 照度
1.2.5 亮度
1.3 色温与摄影
1.3.1 色温
1.3.2 微倒度与十倍微倒度的意义及计算
1.3.3 色温与摄影及调色温滤光镜
1.3.4 色温表与色温测量
1.4 人眼的特点
1.4.1 人眼的结构
1.4.2 人眼的视场
1.4.3 人眼的分辨率
1.4.4 人眼的适应
第二章 摄影镜头
2.1 光学原理
2.1.1 薄透镜的成像
2.1.2 摄影镜头的成像
2.2 摄影镜头的主要性能
2.2.1 焦距与视角
2.2.2 相对孔径与光圈数
2.2.3 调焦范围
2.2.4 像差与成像质量评价
2.2.5 镀膜与彩色贡献
2.2.6 像场照度均匀率
2.3 摄影镜头与附属镜的种类及特点
2.3.1 定焦距摄影镜头
2.3.2 变焦距摄影镜头
2.3.3 特殊摄影镜头
2.3.4 光学附属镜
2.4 常见摄影镜头的结构类型
2.4.1 非对称型镜头
2.4.2 对称型镜头
2.4.3 摄远型与反摄远型镜头
2.4.4 鱼眼镜头
2.4.5 折反射型镜头
2.4.6 变焦距镜头
2.5 摄影镜头的拍摄效果与使用技巧
2.5.1 景深与超焦距
2.5.2 线条透视与大气透视
2.5.3 鱼眼镜头的拍摄效果与使用技巧
2.5.4 短焦距镜头的拍摄效果与使用技巧
2.5.5 标准镜头的拍摄效果与使用技巧
2.5.6 长焦距镜头的拍摄效果与使用技巧
2.5.7 变焦距镜头的拍摄效果与使用技巧
2.5.8 近摄技巧与曝光补偿
2.6 摄影镜头的选购与维护
2.6.1 摄影镜头的选购、挑选与检验
2.6.2 摄影镜头的正确维护
第三章 传统照相机
3.1 照相机的原理与种类
3.1.1 照相机的原理
3.1.2 照相机的种类
3.1.3 照相机的主要规格性能
3.2 取景器、光学测距与显示部件
3.2.1 取景器的作用与技术指标
3.2.2 旁轴取景器与调焦验证
3.2.3 同轴取景器与调焦验证
3.2.4 显示部件与信息显示
3.3 快门、闪光联动及自拍
3.4 测光与曝光模式
3.5 调焦
3.6 常见拍摄模式
3.7 输片与机身
3.8 附件
3.9 照相机的使用
3.10 照相机的选择与维护
第四章 感光材料
第五章 测光表与曝光控制
第六章 滤光镜
第七章 摄影光源
第八章 传统影像加工
第九章 数字照相机与数字影像系统
第十章 数字图像处理及技巧
第十一章 摄影技巧
第十二章 照相机与附件上各种标记的意义
第十三章 常见中外照相机的技术性能简介
附录
作者介绍
沙占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小组成员,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特殊津贴”及北京电影学院高成就奖——首届“金烛奖”获得者。兼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副院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级职称评委,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北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整体质感,真的让我无可挑剔。从外包装到书籍本身的工艺,都透露着一种匠心独运的精致。我特别喜欢它的纸张选择,触感细腻,油墨印制清晰,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书页的厚度也恰到好处,翻阅起来顺畅自如,不会有粘连或者破损的担忧。而且,装订也非常牢固,每一页都能够平铺打开,方便阅读和做笔记。更让我称赞的是,在细节处理上,这本书也做到了极致。比如,书脊的压痕设计,能够让书在书架上站立得更稳;扉页的留白,为读者留下了个性化的寄语空间。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却大大提升了阅读体验。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内到外都散发着高品质光芒的书籍,值得每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读者拥有。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就沦陷了。那种简洁又不失大气的设计风格,简直太戳我了。封面的颜色搭配非常舒服,不会过于张扬,也不会显得沉闷,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当我把它摆在书架上的时候,它瞬间就成为了焦点,让整个书架都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封面上的文字排版也十分考究,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字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体现出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甚至觉得,光是看这个封面,就能感受到这本书的品质。拿到手里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张的触感,也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我喜欢这种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书籍,它不仅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还能在视觉上给我带来享受。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收到过的最满意的一本书。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远不止于封面。刚拿到的时候,我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同类书籍太多了。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就被作者的文字深深吸引了。她用一种非常独特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世界。那种语言的运用,简直是炉火纯青,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每一个句子都饱含深意。读的时候,我经常会停下来,反复品味那些优美的句子,仿佛在欣赏一幅绝美的画卷。而且,书中探讨的主题也非常有深度,不仅仅是流于表面,而是深入到了人性的各个层面。她能够用最平和的语气,道出最深刻的道理,让我受益匪浅。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虔诚的学生,在她的文字中不断学习和成长。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绝,复古的色调搭配上烫金的标题,瞬间就吸引了我。拿到手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翻阅起来有一种温润的触感。我平时喜欢在周末找个安静的咖啡馆,点一杯拿铁,然后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这本书的排版也让我非常满意,文字大小适中,行距合理,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书页之间的细节处理也做得很好,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页,或者偶尔出现的精美插图,都为阅读增添了不少乐趣。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那种细腻的情感仿佛能够透过纸张传递给我,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宁静和温暖。即使只是随意翻阅,也能从中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就像在品味一杯陈年的佳酿,越品越有味。我甚至觉得,单是放在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为我的书房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我真是要好好说道说道。作者的文笔真的太绝了!简直就像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能直击人心。我记得我读到某一个章节的时候,完全被那种情境代入了,仿佛自己就置身于故事的发生地,感受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那种描写,不是简单堆砌辞藻,而是用最朴实、最真挚的语言,勾勒出最生动、最鲜活的画面。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细微的动作,在她笔下都能被赋予深刻的含义。而且,书中探讨的那些关于人性的问题,也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思考的,读到的时候,简直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觉作者不仅仅是在讲故事,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审视自己的内心。每次读完,都能从中汲取到力量,或者获得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