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婴儿养育YT一页 |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价格:49.80元 |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
| 作者:吴光驰 |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 1都儿科研究所ZS专家 |
| ISBN 978-7-5537-1137-9 | 开本:16 |
| 装帧:软精装 | 纸张:120克胶版纸 |
| 印刷时间:2015年1月 | 版次、印次:D1版,D1次印刷 |
| 中图法分类号:TS976.31 | 页数、字数:288页,160千字 |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能让你见证宝宝的成长点滴,并迅速学会如何带好宝宝的书。 每天一页,涵盖整个婴儿期,紧跟宝宝每YT的不同成长需求:D1天,给宝宝尝尝珍贵的初乳;D30天,宝宝准备打疫苗了;D88天,帮助宝宝翻身;D160天,宝宝出牙了……在这里,每YT你应该怎样做,都能得到1都儿科研究所专家ZQW的指导。 近500条育儿知识点,涉及育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宝宝一出生J要喝奶吗?宝宝的体重怎么变轻了?宝宝能吃盐吗?如何给宝宝刷牙?宝宝发热了怎么办?怎样与害羞的宝宝相处……本书关注宝宝养育的同时,也同样关注每一个家庭的情感需求。 新生儿的护理物品清单,真实高清的彩照,给你提供了一个Z详实有用的参考。 “宝宝免疫小贴士”版块,还会提醒你这个月宝宝该接种的疫苗。 | |
| 作者简介: 吴光驰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 1都儿科研究所ZS专家 长期从事儿科临床保健及儿童营养研究,特别在母乳喂养、佝偻病防治等领域有深入的研究成果。在5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他不断把自己Z专业Z贴心的儿科保健知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新妈妈,让新手妈妈真正明白专业育儿知识。他以他的耐心和爱心呵护一代又一代宝宝健康成长。D其中一些人为人父为人母时,仍然带着自己的宝宝悉心聆听吴光驰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在他不断更新的育儿知识中健康养育自己的宝宝。 发表科研论文80多余篇,科技著作3册,科普著作25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北京市卫生局科技成果一等及二等奖,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等。 | |
| 目录: D1天/ 29 宝宝的D1份体检报告/ 28 开奶:出生后半小时/ 29 初乳:Z完美的免疫药物/ 29 剖宫产宝宝更应吃母乳/ 29 D2天/ 30 哺乳:找准正确的姿势/ 30 少量多餐喂养双胞胎宝宝/ 30 D3天/ 31 生理性黄疸:出生后72小时出现/ 31 4招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31 D4天/ 32 体重:出生后2~4天会减轻/ 32 脐带:每天清洁并消毒/ 32 D5天/ 33 如何判断母乳是否足够/ 33 母乳不足:早吸吮、勤吸吮/ 33 D6天/ 34 选购配方奶:摇一摇,看一看/ 34 配方奶喂养要适量/ 34 D7天/ 35 奶嘴:新生儿用圆孔S号/ 35 奶瓶:玻璃的更安全/ 35 D8天/ 36 奶具:每天沸水消毒1次/ 36 防溢乳:吃完奶后轻拍嗝/ 36 D9天/ 37 喂养早产宝宝须特别用心/ 37 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喝水/ 37 女宝宝有“白带”很正常/ 37 0~3个月的宝宝不需要用枕头/ 37 D10天/ 38 经典催乳汤:产后1周开始喝/ 38 D11天/ 39 “罗圈腿”:不打“蜡烛包”/ 39 “马牙”“螳螂嘴”不是病/ 39 D12天/ 40 如何给新生宝宝洗澡/ 40 D13天/ 42 偶尔打喷嚏并非感冒/ 42 如何避免“空调病”/ 42 尿布or纸尿裤:白天、夜间轮换用/ 42 D14天/ 43 预防尿布疹:“小屁屁”保持透气通风/ 43 一招巧裹尿布法/ 43 D15天/ 44 头发:多少真的无所谓/ 44 卤门:颅骨尚未愈合/ 44 …… D352~354天/ 283 疾病:警惕“恼人”的寄生虫病/ 283 体检:1岁宝宝检查什么/ 283 D355~357天/ 284 宝宝1周岁啦/ 284 庆祝:有趣的“抓周”/ 284 D358~360天/ 285 测评:满12个月宝宝的智能发育标准/ 285 附录:0~2婴岁幼儿智能发育水平对照表/ 286 | |
| 内容推荐: 母乳不足怎么办? 怎样选购配方奶粉? 买纸尿裤还是用尿布? …… 宝宝刚出生的那一刻,爸爸妈妈除了激动与欣喜,随之而来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别着急,这本书能帮你轻松解决所有问题。 不论是毫无养育经验的爸爸妈妈,还是准备带孙子的老人,不需费心研究,不用到处打听,只要翻开这本书,拥有20多年临床实践经验的DJ专家“亲自”指导你如何养育宝宝。近500条养育知识,告诉你科学的育儿理念,教会你实用的养护技巧,照着书做,对应到每YT,让宝宝得到Z全面的呵护。 这本书,还能伴你见证宝宝成长中每一个难忘的时刻:D一声啼哭、D一次微笑、D一声“妈妈”、D一次迈步、D一次眼神交流……它让你的育儿旅程幸福满满。 其实,带孩子一点都不难。有了这本书,少一点纠结,少一点烦恼,开开心心地D妈妈。 | |
这本书的插图简直是育儿书中的一股清流,色彩柔和而不失生动,线条流畅,那种手绘的质感让人感觉非常亲切,仿佛是某个经验丰富的妈妈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我尤其喜欢它对宝宝不同月龄特征的描绘,那种细腻入微的观察,比如小家伙刚学会翻身时手脚会不自觉地乱蹬的样子,简直是神还原!每次翻阅,都能在那些图画中找到共鸣,那些小小的瞬间被捕捉得如此到位,让人忍俊不禁,又倍感温暖。它不像那种硬邦邦的教科书,只是罗列事实,而是用画面来讲述故事,让学习如何照顾新生儿的过程变得充满乐趣,而不是一项沉重的任务。我甚至会特意留出时间,只是翻看这些图片,给自己的神经做个SPA,那些可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是最好的“减压良方”。这种视觉上的享受,绝对是市面上许多育儿书籍所缺乏的,它成功地将科学的指导与艺术的美感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值得珍藏的艺术画册。
评分我一直对那种动不动就长篇大论、堆砌专业术语的育儿指南感到头疼,读起来效率太低,而且很容易让人产生“我好像不够格当父母”的焦虑感。但这本读起来完全没有这种压力,它的文字风格极其接地气,就像是邻居家那位看起来特别从容、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阿姨在跟你唠嗑。它没有用那些复杂的医学名词吓唬人,而是用最直白、最口语化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宝宝会哭闹,以及当下最合理的应对策略。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先处理情绪,再解决问题”的思路,它教你如何先稳定自己的心神,再去看待宝宝的需求,而不是一上来就让你去测体温、量指数。这种由内而外的引导,真的帮我建立起了处理突发状况的信心,让我觉得育儿是可以游刃有余的,而不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战役。它的建议不是那种“非此不可”的教条,而是提供了多种可行性的方案,尊重了每个家庭的独特性。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堪称业界良心,它完美地解决了现代父母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我通常只有在通勤的地铁上或者哄睡间隙能挤出五分钟时间看两眼。如果是一整页密密麻麻的文字,我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看两行就想放弃。但这本书是真正的“一天一页”,信息量控制得恰到好处,每一页都有一个核心的、可以立即应用的小知识点或者小技巧,配上清晰的标题和简洁的说明。我不需要翻来覆去地找重点,因为重点已经为你筛选好了。更绝的是,它似乎预设了你可能遇到的时间点,比如“宝宝打完疫苗后的下午”或者“夜里三点的第一次长啼哭”,这种精准定位,让你在真正需要的时候,能够最快地调出相应的“剧本”,实用性强到让人想给设计者点赞。这种对阅读场景的深刻理解,让这本书真正融入了忙碌的日常生活。
评分我对书中关于“睡眠训练”那几章的讲解印象最为深刻,它没有采取那种极端“哭声置之不理”或者“过度干预”的任何一方,而是提供了一个非常温和、渐进的过渡方案。作者非常坦诚地分析了不同睡眠模式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让我明白了宝宝的抗拒不是故意捣乱,而是他们发展阶段的自然反应。书中介绍的安抚技巧,比如特定的轻拍节奏和声调,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实践后,效果立竿见影,那种从“硬抗”到“有效沟通”的转变,简直是里程碑式的胜利。它强调了建立规律性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是教会父母如何灵活地适应规律的微小变动,而不是成为规律的奴隶。这种平衡的视角,让我在面对宝宝睡眠倒退期时,不再感到恐慌,而是能更有条理地进行调整和引导,真正做到了“知其所以然”。
评分这本书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它极其关注父母的心理健康,而不仅仅是宝宝的生理需求。在很多关于“如何喂养”或者“如何早教”的章节后面,作者会非常自然地穿插一些关于“如何应对内疚感”、“如何与伴侣分担育儿压力”的小贴士。这些内容不像额外章节那样突兀,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融入到日常指导中。它提醒我们,一个身心愉悦的父母,才是宝宝最好的资源。比如,它会鼓励你接受“不完美的一天”,并明确指出,把时间花在和伴侣高质量地聊五分钟,比强行给宝宝做完一个复杂的感官游戏更有价值。这种对“全家福祉”的关注,让我感觉这本书是真正把我们当成一个完整的家庭来对待,而不是只把我们当成两个执行任务的保姆,这极大地缓解了我长期以来那种“必须做到最好”的内在苛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