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芍药
定价:368.00元
作者:王建国,张佐双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503839610
字数:458000
页码:31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
商品重量:1.8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芍药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宋·郑樵《通志略》载:“芍药著于三代之际,风雅所流咏也。”唐代以后人们又把芍药与花中牡丹并称“花中二绝”,“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这些都足以证明芍药在我国历代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无与伦比的喜爱程度:
芍药的花色、花型极为繁多奇特。自菏泽花农近年育出绿色芍药之后,芍药也如同花王牡丹一样,实现了“红、黄、白、粉、蓝、黑、紫、绿、复”九大色系的完整系统。花型与牡丹相同,为单瓣型、荷花型、蔷薇型、金蕊型、菊花型、托桂型、金环型、绣球型、皇冠型、楼子台阁型等。不少芍药因花蕊呈针状彩瓣、内外瓣色彩各异等特性,更使其变幻莫测,魅力无穷。
芍药还是我国青年男女之间表达爱情的使者。我国早的一部民歌总集《诗经》中有一首《秦洧》诗,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另外,芍药还是非常理想的鲜切花花材和上等的中药材,并有着广泛的生长适应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芍药》是一部综合性的大型专著性画册。书中既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概述了中国芍药的发展历史、文化渊源、栽培繁育、实际应用和前景展望等内容,又广采博览、选英纳萃,详尽地展示了524个品种、639幅精美的品种图片和144余幅各具魅力的艺术图片,既生动直观、雅俗共赏,又图文并茂,诗情画意,这无疑是一部融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和应用于一炉的著作,定会让外读者受到更多的熏陶,得到更多的感受,增添更多的遐思,从而更深刻地领略到中华花文化的神韵和精髓。
王建国同志在成功地编撰出版《中国牡丹名品及文化艺术鉴赏》大型专著性画册之后,又与张佐双同志一起推出了《中国芍药》。该书集野生芍药、全国各地芍药乃至国外引进芍药之大成,成为迄今为止吸纳芍药品种和品种图片多的一部芍药专著性画册,从而确保了该书的丰富性、系统性。该书还注重图片的科学性、艺术性,在版面的设计、文字的锤炼、制作的考究等方面下功夫,旨在“更上一层楼”,从而确保了该书的高品味、高质量。这些都反映出二位作者对花卉事业的热爱、挚着和负责精神,值得称赞和提倡。
“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觉来独对情惊恐,身在仙宫第几重。”但愿《中国芍药》的问世,也像盛开的芍药花那样,能给人耳目一新、脱俗惊世之感,以满足人们文化欣赏的需要,并为芍药生产。繁育和研究人员提供丰富而翔实的资料,乃至对芍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芍药和芍药文化的深入研究,对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不得不说,《中国芍药》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颜控”又“好奇宝宝”量身定做的!我本来只是被封面上那几张惊艳的芍药图片吸引,以为会是一本纯粹的插画集,结果它带给我的惊喜是一波接一波。首先,它的图片质量简直是顶级,每一张都清晰得仿佛能触摸到花瓣上的露珠,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光影处理也极其到位。作者显然在图片的选择上花费了巨大的心思,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捕捉芍药最美的瞬间,让我看了不禁发出“哇”的惊叹。但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远不止于图片。作者在每一张图片下方配以了相当详细的文字说明,这些说明不仅仅是植物学的描述,更是充满了故事性。比如,对于一株名为“赵粉”的芍药,作者会详细介绍它的由来,它的家族历史,甚至它在不同朝代有哪些名人记载。这种“图文并茂”的模式,让我看得欲罢不能。我特别喜欢关于芍药在民俗文化中的应用,比如在婚礼、节日庆典中,芍药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承载着怎样的寓意,这些都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真的能让我沉浸在美的世界里,同时又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完全不会感到乏味。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中国芍药》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又是一本关于花草的书”,抱着一种“大概看看”的心态去翻阅。然而,这本书立刻以一种我未曾预料到的方式抓住了我。它没有直接切入芍药的花朵本身,而是从一种更宏观、更具哲思的角度切入,探讨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这种关系是如何通过芍药这一载体得以体现的。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着一种沉静而又富有力量的思辨感。他不仅仅是在介绍芍药,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我被书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章节深深吸引,作者将芍药的生长规律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相结合,解读出一种生命的智慧。从芍药的“隐忍”到“绽放”,从“无声”到“绚烂”,作者用它来比喻人生的起伏、情感的波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不再仅仅是在读一本植物书籍,而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书中还涉及了大量的园林艺术,作者分析了中国古代园林为何钟爱芍药,以及如何在园林设计中运用芍药来营造意境,这让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不提供简单的信息,而是提供一种思考的维度。
评分我对《中国芍药》这本书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二字来形容。我原以为它会是一本偏向科学分类或者栽培指南的书籍,结果它给我呈现了一个无比宏大而又细腻的世界。作者显然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极为深刻理解的人,他将芍药的“前世今生”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关键人物、社会变迁紧密地联系起来。我被书中关于“战乱与繁衍”的章节深深触动,作者详细记录了在动荡年代,那些珍贵的芍药品种是如何在战火中被保护、被遗失,又如何在乱世中顽强生存、得以传承。这让我不仅仅看到了芍药的自然生命力,更看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不拔。书中还涉及了大量的史料考证,作者引用的文献之广泛,细节之考究,让我不得不佩服他的严谨治学态度。我特别喜欢关于“宫廷御苑”的章节,它详细描述了历代帝王如何将芍药视为珍宝,如何在皇家园林中种植、赏玩,以及那些与芍药相关的宫廷轶事。这些内容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生动的认识,也让我对芍药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这本书的体量很大,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芍药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百科全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全面致敬。
评分哇!这本《中国芍药》真的太绝了!我一直对植物学类的书籍抱有一定期待,但这本书的表现力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不仅仅是关于芍药的形态、品种、栽培技巧,更像是打开了一个关于“时间”的宝盒。作者用一种近乎考古学的方式,追溯了芍药在中国大地的起源和演变,从野生到栽培,从皇家园林到寻常百姓家,每一步都充满了故事。最让我着迷的是关于芍药不同品种的起源和传播,作者引经据典,结合地理、气候、人文等多种因素,为我们揭示了那些如今我们耳熟能详的芍药名品是如何诞生的。读到关于“古今名品”的章节时,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那些为了一株稀有的芍药而倾家荡产的达官贵人,也看到了那些默默无闻的园丁,是如何凭借一双勤劳的双手,培育出惊世骇俗的花朵。书中关于芍药药用价值的探讨也相当深入,虽然不是医学专业书籍,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芍药在传统中医中的地位和应用,这让我对这种美丽的花朵又多了一份敬畏。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但呈现方式却一点也不枯燥,它将科学性、历史性、文化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真是令人惊喜!原本以为《中国芍药》仅仅是一本介绍芍药花卉的图鉴,但翻开它,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它更像是一部跨越时空的文化史诗,将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巧妙地编织进了芍药的生命脉络之中。从第一章开始,作者就以一种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身影,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在作者的解读下,仿佛有了全新的生命力。我能感受到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的功底,他不仅仅是在罗列诗句,更是在挖掘这些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意境以及当时社会的风貌。接着,画风一转,来到了艺术领域。书中有大量的精美插图,有古代文人画中的写意芍药,也有近现代画家笔下的工笔芍药,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技法的层面,更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时代、不同画派的艺术家是如何通过芍药来表达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感悟。我尤其喜欢关于明清时期文人雅士对芍药的喜爱,他们将芍药视为“花中之王”,不仅在园林中种植,更将其融入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中,从服饰、器皿到建筑,处处可见芍药的身影。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芍药早已不仅仅是一种花卉,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中国文化的基因之中,成为了一种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