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
定价:50.00元
作者:傅德克;著;孙烈;译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132380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到德国蒸汽机车的制造王国,并参与到德国厂商向中国出口机车的盛举之中。
内容提要
本书将引导读者进入到德国蒸汽机车的制造王国,并参与到德国厂商向中国出口机车的盛举之中。书中展示的一份清单囊括了所有中国购买的德国蒸汽机车,读者还能从中找到关于各型机车技术细节的描述。本书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当时中国用户的情况,以便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有关的历史场景。书末附有一份反映这些机车在中国日常运行状况的图片集。为清楚起见,作者特意将这些内容与1957年版《机车构造概要表》和1975年版《机车概要》的相关部分做了比较。作者还介绍了部分现存的实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本书主要包括3大部分:一份完整清单,囊括了所有德国为中国生产的蒸汽机车。主要篇章之一,介绍德国制造的机车,并详述其技术特点。机车在中国的运行与改造情况,前者以乌尔里希·福麦斯特的图片集(摄于1930年代后半期)为代表,后者将参照1957年版《机车构造概要表》和1975年版《机车概要表》的相关部分做比较。 此外,作者还将提供中国博物馆所藏部分德国机车的信息。本书提供一份参考文献清单,这将有助于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傅德克(作者) Dirk Forschner,柏林工业大学教授,中国铁路研究学者,长期从事中国铁路系统的调研。著有《五十年代的中国》。熟练掌握德语、荷兰语、英语和汉语。孙烈(译者),博士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技术史、中德科技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
文摘
无
序言
无
《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 9787113238018 傅德克;著;孙烈;译-RT》,这个书名听起来就非常吸引人。我对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些标志性技术,尤其是那些曾经在改变世界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发明,总是抱有浓厚的兴趣。蒸汽机车,作为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本身就承载着技术、效率和力量的象征。而“德国制造”,更是品质和精度的代名词。将这两者结合,“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这个主题无疑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具体的历史切面,它关乎技术引进、经济发展、以及那个时代中国铁路网的初步形成。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呈现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运作的真实场景。比如,它们是如何适应中国的地形和气候的?在维护和修理方面,是否遇到过特殊的挑战?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关于这些机车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探讨?作者傅德克先生的著作,加上孙烈先生的翻译,让我相信这本书会提供扎实的史料和严谨的分析。对我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火车,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技术力量和它在中国留下的深刻印记。
评分《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 9787113238018 傅德克;著;孙烈;译-RT》,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画面感和历史的张力。作为一个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铁路建设史略有了解的读者,我总是对那些塑造了中国现代交通网络的老古董们充满好奇。德国的制造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一直享有盛誉,而蒸汽机车作为那个时代的集大成者,其在中国的引进和应用,必然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就的篇章。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这些德国机车是如何被选中的?它们的设计是否针对中国的特定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了调整?在引进过程中,中国本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又是如何学习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的?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技术图纸,甚至是当时的运营数据?作者傅德克先生,以及译者孙烈先生,他们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学术价值充满信心。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对一段工业历史的记录,更是对技术传播、文化交流以及国家发展脉络的一次深刻梳理。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标题,《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 9787113238018 傅德克;著;孙烈;译-RT》,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黑白老照片中,那冒着浓烟、气势磅礴的蒸汽机车,在时代的洪流中艰难前行。我一直对工业革命时期的机械之美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充满力量感和精密工艺的蒸汽机车。而“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这个主题,更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性。德国的工业,在历史上一直以其严谨、高效和精湛著称,将这样高水平的机械引入中国,一定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好奇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这些机车在引进中国的具体型号、技术参数,以及它们在中国的铁路线上所扮演的具体角色。是作为客运的主力?还是货运的先锋?它们又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书中会不会披露一些不为人知的引进过程中的故事,比如技术谈判的艰辛,还是维修保养的挑战?傅德克先生的著作,加上孙烈先生的译本,让我对内容的可靠性和可读性有了很高的期待。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程,去探寻那个时代中国与德国之间,在工业领域的深刻互动与交融。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 9787113238018 傅德克;著;孙烈;译-RT》,光是看到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那个年代工业辉煌的无限遐想。想象一下,在那个风云变幻的中国,来自德国的先进蒸汽机车,如同钢铁巨兽般轰鸣着穿梭于广袤的土地,它们承载的不仅仅是货物和旅客,更是那个时代的技术交流、经济发展,甚至是国际关系的缩影。这本书似乎想要讲述一个关于技术引进、文化碰撞,以及中国铁路发展历程中一个常常被忽视但又至关重要的篇章。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这些德国机车的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它们在中国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成为连接中国各地,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者傅德克先生,作为一位对工业史颇有研究的学者,他的视角必然会更加宏观和深入,而孙烈先生的翻译,也一定能将那些专业术语和历史细节准确地传达给读者。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火车和机械的书,更是一扇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让我得以窥探一个充满活力与变革的时代。期待书中能有丰富的史料、精美的图片,以及作者独到的见解,让我沉浸其中,感受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工业浪漫。
评分“德国蒸汽机车在中国”——9787113238018 傅德克;著;孙烈;译-RT。这个书名立刻就抓住了我。我一直觉得,蒸汽机车不仅仅是冰冷的钢铁机器,它们是时代的符号,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是连接人与人、连接不同地域的纽带。德国的工业实力,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一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而他们生产的蒸汽机车,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机械工程的巅峰。将这样的“工业瑰宝”引进中国,并让它们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驰骋,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这些德国机车在中国的“生命历程”。它们在中国的铁路线上留下了怎样的足迹?在技术上,它们与当时中国原有的铁路设施和运营模式发生了怎样的碰撞与融合?书中会不会披露一些关于这些机车引进、使用、维护的幕后故事,比如,工程师们为了让这些“洋玩意儿”顺利运行付出了怎样的努力?作者傅德克先生的视角,以及孙烈先生的翻译,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真实且富有洞察力的内容,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工业化浪潮中的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