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
定价:2880元
作者:叶永烈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22010275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由作者授权并亲自选编、审定,对其科幻、科普文学创作*完整汇集◆在科学性、思想性、通俗性、可读性、独创性、文学性等方面,都是中国科普读物创作的一个高峰
内容提要
《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000余万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分别是:—2卷《主力舰沉没》,第3卷《爱之病》,第4卷《黑影》,第5卷《暗斗》,第6卷《秘密纵队》,第7卷《神秘衣》,第8卷《小灵通漫游未来》,第9卷《哭鼻子大王》,0卷《奇怪的病号》,1卷《生死未卜》,2—13卷《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4卷《春花秋月》,5卷《人才成败纵横谈》,6卷《我的*本书——〈碳的一家〉》,7卷《白衣侦探》,8卷《电影的秘密》,9卷《化学的世界》,第20卷《空气的一家》,第21卷《科学家故事100个》,第22卷《飞天梦》,第23卷《追寻彭加木》,第24卷《科学明星》,第25卷《写给“小叶永烈”》,第26卷《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第27卷《科普创作札记》,第28卷《科学文艺概论》。
《叶永烈科普全集》包括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科学家传记、科普创作理论等六类内容。《叶永烈科普全集》共28卷,1000余万字,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和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分别是:—2卷《主力舰沉没》,第3卷《爱之病》,第4卷《黑影》,第5卷《暗斗》,第6卷《秘密纵队》,第7卷《神秘衣》,第8卷《小灵通漫游未来》,第9卷《哭鼻子大王》,0卷《奇怪的病号》,1卷《生死未卜》,2—13卷《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4卷《春花秋月》,5卷《人才成败纵横谈》,6卷《我的*本书——〈碳的一家〉》,7卷《白衣侦探》,8卷《电影的秘密》,9卷《化学的世界》,第20卷《空气的一家》,第21卷《科学家故事100个》,第22卷《飞天梦》,第23卷《追寻彭加木》,第24卷《科学明星》,第25卷《写给“小叶永烈”》,第26卷《每一个孩子都能写作》,第27卷《科普创作札记》,第28卷《科学文艺概论》。
目录
—2卷《主力舰沉没》
作者介绍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上海文史馆馆员。1940年8月30日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六年制本科)。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本书《碳的一家》,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曾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科普读物1000万字。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以及奖金。曾任全国青联常委、中国科协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文摘
序言
这次购买的这套《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科普作品,应该能够跨越年龄和专业的界限,让所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人都能从中受益。叶永烈先生的作品,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优美。他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引人入胜的故事,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讲解得浅显易懂,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知识。在这套书中,我被他对宇宙的探索深深吸引。从星辰大海到微观粒子,他带领读者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科学旅行。他不仅仅满足于介绍“是什么”,更会深入探讨“为什么”和“怎么样”。我特别欣赏他对于科学史的梳理,他能够将不同历史时期科学家的智慧和努力串联起来,让我们看到科学进步的脉络。他对于未来科技发展的畅想,也充满了智慧和启示,让我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我已经开始深入阅读其中的一些专题,例如他对生命科学的解读,让我对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这次购得的这套《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确实是一笔非常值得的投资。作为一名对科学史和科学普及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非常欣赏叶永烈先生在科普领域的卓越贡献。他的作品,无论是在哪个年代,都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和前瞻性。我最看重的是,叶永烈先生的科普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是对科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深刻阐释。他能够将枯燥的科学原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变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思维。我特别留意到,在这套全集中,叶永烈先生对不同学科的涉猎非常广泛,从天文学、物理学到生物学、医学,再到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几乎涵盖了现代科学的方方面面。这种跨学科的视角,对于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复杂世界非常有帮助。而且,他对于科技发展及其社会影响的思考,也显得尤为深刻。他并非仅仅赞美科技的进步,也常常会提醒我们去关注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这种批判性的思维,是现代科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已经开始阅读其中关于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的篇章,叶先生的分析逻辑严谨,论据充分,让我对这些前沿科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理性的认识。
评分这次入手这套《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让我对科普的定义有了新的认识。叶永烈先生的作品,总是能以一种非常亲切、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呈现给读者。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学者,而是像一位和蔼的长者,耐心地引导你走进科学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科学家的描绘,他能捕捉到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经历的挫折,以及他们身上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这使得科学探索的过程,变得更加鲜活、更加真实。在这套书中,我能够感受到叶先生对科学的满腔热情,以及他对传播科学知识的执着。他对于不同学科的融会贯通,也让他的科普作品充满了智慧的火花。我最近在阅读关于物理学基本粒子和量子力学的章节,叶先生能够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那些反直觉的理论解释得透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奥妙。他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预测,也显示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激发思考、启迪智慧的源泉。
评分收到这套《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真是太惊喜了!作为叶永烈先生的老读者,虽然这套书的题目吸引了我,但我更多的是被其内容所折服。从小学时代起,我的启蒙读物就有很多是叶永烈先生的作品,那些关于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奇妙、科技的进步,都曾经在我幼小的心灵播下探索的种子。我至今还记得《十万个为什么》带给我的震撼,以及《小灵通漫游未来》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未来世界。现在看到这套全集,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充满求知欲的年代。这套书不仅仅是知识的集合,更是智慧的沉淀。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其中几卷,发现叶永烈先生的科普文章,即使是今天看来,依然那么清晰、生动、引人入胜。他善于将复杂的科学概念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让普通读者也能领略科学的魅力。而且,他的文字中总带着一股乐观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精神力量,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这套书不仅适合青少年阅读,对于我这样已经工作多年的成年人来说,也是一次重温经典、拓展视野的好机会。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科学史的梳理,以及对科学家精神的解读,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的进步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以及背后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评分不得不说,这次入手的这套《叶永烈科普全集》(28卷)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认为,好的科普作品,不仅仅是要传递知识,更要点燃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叶永烈先生,无疑是这方面的大家。他的文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将最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将最遥远的科学前沿拉近到读者身边。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于一些科学现象的解释,往往能从多个角度切入,既有宏观的理论支撑,又有微观的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科普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深度。在这套书中,我特别欣赏他对科学史的梳理,他能够清晰地展现一个科学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发现、被完善,以及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曲折。这不仅让我了解了科学的“是什么”,更让我理解了科学的“怎么来”。同时,叶先生的笔触也充满了人文关怀,他对科学家们探索精神的赞颂,以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思考,都让他的科普作品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更具备了深刻的哲学意味。我最近在阅读其中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部分,叶先生的论述严谨而不失生动,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有文学的感染力,让我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和科学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