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伴星共生
定价:49.80元
作者:藤井旭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3579567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从星座起源到星座神话,从星形图腾到诗歌和绘画,从星空观测到星空摄影,从与星星相关的活动到天文历史及趣闻,从星系到彗星、流星、陨石……了解有趣的星座知识和天文民俗,让星空于你我而言,不再陌生!
特邀天文科普微信公众号EasyNight团队倾情翻译!
一次关于星星的深度分享,一本仰望星空的实用指南!
内容提要
全书主要介绍星、星座和与之相应的文明、历史,及其与人类生活的之间关系,并辅以作者半个世纪观星生涯中拍摄的大量精美星空照片,让读者一边欣赏美丽的星空照片,一边了解星和星座的缘来。
从星座起源到星座神话,从地动说到天动说,从与星星相关的文化传说到世界有记载的流星、彗星、陨石等天文现象,作者分析了它们对当时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而扩展到天文学发现及人类对星球、宇宙的探险历史。除此之外,本书既有对基本天文学名词的解释说明,也有以历史、文化、艺术主题为中心的介绍,精美的天文摄影作品,以及星体、星座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探讨。
目录
赏星小确幸
一 星之风景
宇宙家园
天上的河川
星空剧场的旋转舞台
向星祈愿
宇宙旅行者
奇诺天文台的雷鸣
专栏 星座的起源
二 夏之星
寻找夏季星座
银河的诞生
星星翻花绳
银河决战
西沉的大火星
源自史实的星座
写给外星人的信
专栏 星星的距离
三 秋之星
寻找秋季星座
秋夜星空的画卷
仙后座
春分日的太阳
别的交通事故
占星术
三箭汽水
专栏 星星的亮度
四 冬之星
寻找冬季星座
星之私语
星星的日本名称
具有星星元素的家徽
昴星团
浦岛太郎
专栏 诞生星座
五 春之星
寻找春季星座
永不落的北极星
北斗之剑
春天的夫妇星
爱之星座
专栏 星星的颜色
六 星之艺术
寻找“星”
昴之歌
梵高的星空
三足乌鸦
白昼之星
写给银河的诗
并不横卧的银河
所谓“星影”
昂首向前走之星
专栏 星星的大小
七 客星登场
超级明星
彗星与美酒
得意之技
公认的客星
荣获诺贝尔奖的超新星
临近的超新星爆发
专栏 天球是什么?
八 向星祈愿
流星顺口溜
流行性感冒
被火流星拯救的日莲
火流星之姓
南极老人星
北斗与南斗的神仙
遨游宇宙的心愿
专栏 星星的周日视运动
九 星辰陨落
如果天塌下来的话
被夺走的“星粪”
陨铁打造的流星刀
在祭典中的陨石
被战火所烧的陨石
不折不扣的“天灾”
倾盆而下的陨石雨
变成杂耍的陨石
成为桥的陨铁
陨石的报应
世界上大的流星雨
天体撞击的证据
神秘的通古斯天体灾难
人类的大恩人
专栏 星图的使用方法
一〇星之祭典
七夕祭典时的七种花草
银河的水滴
七夕流
中秋的明月
伯利恒之星
伯利恒之星的真面目
专栏 行星的运行
十一 赏星小确幸
游览群星古迹之乐
星空模拟实验之乐
星空祭典之乐
民宿之乐
天文火锅之乐
亲手制作望远镜之乐
我的穹顶之乐
十二 全天星座列表
全天星图
夏季星空
秋季星空
冬季星空
春季星空
南半球星空
行星的运行
作者介绍
【日】藤井旭
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天文摄影师、科普作家。1941年出生于日本本州岛山口县,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先后创建了白河天体观测所和澳大利亚奇诺天文台南天站,第3872号小行星以其名字Akirafujii(旭?藤井)命名。
他长期从事天体摄影及天文科普工作,已经编著、撰写出版了20多部天文书籍,与其拍摄的大量精美星空照片一起,被广大天文爱好者所熟知和喜爱。
日本《天文年鉴》曾发表了藤井旭的“天文摄影数据”。这些数据是藤井旭多年的宝贵经验,是一份十分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对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产生着重要影响。
EasyNight
诞生于2015年1月1日,一个以漫画形式每天讲述天文知识的新媒体科普团队。每天发布一幅原创手绘萌图,预告夜空看点、传播天文知识、评述天文时事。
三年来,EasyNight发布了千余幅原创漫画,话题涉及天文学的方方面面,将天文知识、星空热点用通俗、有趣的方式传播给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引导公众抬头看天,欣赏简单又美丽的天文现象。
EasyNight微博请关注@EasyNight,微信请关注@easynightic。
文摘
序言
“星际移民的曙光:我们还有多远?” 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宇宙和星辰的书,虽然我不是什么天文爱好者,但书中的一些观点却深深吸引了我。作者笔下描绘的宇宙,不仅仅是冰冷遥远的星系,更像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生命摇篮。他详细地探讨了寻找系外行星、研究其大气层成分,以及评估它们是否具备孕育生命潜力的过程。书中穿插了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他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接近答案,这种坚持和探索精神令人动容。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推演,而是对人类未来星际移民的可能性进行了大胆而又基于科学的畅想。他分析了当前技术水平的局限,也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突破,例如更高效的推进系统、更先进的生命维持技术等等。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宜居带”的讨论,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概念,更是一个关于希望和机遇的象征。书中对火星、木卫二等星球的详细介绍,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遥远的世界,感受它们的独特魅力。这本书的语言并不晦涩,即使是普通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很多乐趣,它就像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也引发了我对人类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思考。我开始好奇,在无数的星辰大海中,是否真的存在着另一个“家”在等待我们?未来的某一天,我们是否真的能踏上星际的旅程,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这本书让我对这些问题充满了期待。
评分“生命的火花:探寻宇宙中生命诞生的奥秘”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作者以一种非常细腻的方式,展现了生命在宇宙中诞生的复杂性和偶然性。他从宇宙大爆炸开始,追溯到星际尘埃的形成,再到恒星和行星的演化,最后落脚到地球生命的起源。书中对地球早期环境的描述,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来模拟生命诞生的过程,都让我感到非常着迷。我尤其喜欢关于“有机分子”的章节,它揭示了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是如何在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这让我对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有了更广阔的想象。书中还探讨了不同类型生命存在的条件,从需要液态水的行星到可能存在于甲烷海洋的生命形式,作者的想象力和科学推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将生命仅仅局限于地球生命的范畴,而是鼓励读者思考,宇宙中是否可能存在着我们从未想象过的生命形式。他关于“极端微生物”的介绍,让我看到了生命顽强的适应能力,也为我们寻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生命的诞生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宇宙演化过程中一个极其珍贵和偶然的奇迹。它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命,也更加敬畏宇宙的宏伟与神秘。我开始思考,如果我们能在宇宙深处找到生命的痕迹,那将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刻!
评分“遥远的呼唤:书中关于潜在外星文明的猜想与论证” 我一直对宇宙中的其他生命充满好奇,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好奇。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我们不孤单”的结论,而是通过严谨的科学分析,探讨了我们在宇宙中寻找外星文明的可能性。他详细介绍了SETI计划的进展,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射电望远镜监听来自宇宙深处的信号。书中对“德雷克公式”的解析,让我理解了估算银河系中可能存在的文明数量的复杂性,以及其中涉及的各种概率因素。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寻找外星文明仅仅局限于寻找智能生命,还探讨了寻找类地行星、寻找生命存在的化学信号的可能性。他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生物标志物”的概念,以及科学家们如何通过分析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来寻找生命的痕迹。书中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外星文明的设想,从简单的微生物到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每一种猜想都充满了想象力,同时也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费米悖论”的探讨,它提出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宇宙如此广阔,为何我们至今没有发现外星文明的证据?作者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解释,每一种都发人深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寻找外星文明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任务,更是一场关于人类自身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它让我思考,如果真的存在其他文明,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会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我们又该如何与它们交流?
评分“从原子到宇宙:我对宏观世界的哲学思索”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从微观到宏观的奇妙旅行。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他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天体物理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天体运动背后所蕴含的物理规律,以及这些规律如何塑造了我们所处的宇宙。书中对于恒星的演化、星系的形成与碰撞、黑洞的神秘性质的讲解,都非常详尽且富有启发性。我尤其喜欢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章节,它们至今仍是宇宙学研究的未解之谜,作者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通俗易懂,让我对宇宙的组成和演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回避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和争议,而是鼓励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探索和质疑。作者提出的关于“宇宙常数”的讨论,以及不同理论模型之间的比较,让我看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迭代性。更令我着迷的是,作者还将天文学与哲学思考相结合,探讨了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等宏大命题。这种跨学科的视角,让这本书的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思想深度。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宇宙的书,更是一本关于人类自身存在和未来命运的书。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思考我们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以及我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伟大。
评分“星辰大海的彼岸:关于宇宙探索的勇气与远见”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天文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对人类探索精神的赞颂。作者在书中描绘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孕育着无限机遇的舞台。他详细回顾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几次太空探索事件,从早期的载人航天到如今的深空探测器,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我尤其被书中关于火星探测的章节所打动,那里对火星环境的详细描述,以及科学家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揭开火星的面纱,这种勇气和毅力令人钦佩。书中还探讨了未来太空探索的趋势,例如载人登陆火星、建立月球基地、甚至前往更遥远的行星系统。这些设想虽然听起来有些遥远,但作者的论述充满说服力,让我看到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决心和能力。我喜欢书中关于“太空技术”的介绍,它让我了解到,支撑我们飞向太空的,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技术突破。从火箭发动机到生命维持系统,再到通信和导航技术,每一项都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对“宇宙”这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仅仅是夜空中闪烁的光点,而是充满了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的广阔天地。它激励着我去思考,作为宇宙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们又将如何书写属于人类的太空史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