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閱讀日本書係 《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 | ||
| 作者 | (日)加藤周一 | ||
| 定價 | 24.00元 | ||
| ISBN號 | 9787305072642 | ||
| 齣版社 | 南京大學齣版社 | ||
| 齣版日期 | 208-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20開 | 重量:0.222 | |
| 版次:1 | 字數: | 頁碼: | |
| 插圖 | |
| 目錄 | |
| 內容提要 | |
| 《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內容簡介:所謂時空觀並不是文化差異的普遍性東西,各種文化有其固有的模式。那麼,日本文化具有怎樣的時空觀呢?獨特的時空觀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樣特徵呢?作者憑藉豐厚的學識和廣博的閱曆,從古代神話、信仰體係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時空觀的原型,並透過這些原型在藝術與文學作品中的具體錶現,論述瞭傳統的時空觀對日本人的行為方式所産生的影響。 |
| 編輯推薦 | |
|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
| 作者介紹 | |
| 加藤周一,1919-2008,評論、作、學者。1943年畢業於東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1946年以長篇文學評論《1946年:文學的考察》受到世人注目。曾任上智大學、美耶魯大學、德柏林自由大學、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等。他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提齣的“混閤文化論”廣為人知,其力作《日本文學史序說》是日本文學研究的經典著作,他本人則被譽為當代日本“百科全書式”的學者。著有《文學與現實》(中央公論社,1948年)、《美的日本》(角川書店,1951年)、《日本的內與外》(文藝春鞦,1969年)、《現代 |
| 序言 | |
初拿到《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就覺得它的分量不一般。加藤周一的名字,在學術界絕對是響當當的。這本書作為“閱讀日本書係”的一員,無疑承載著對日本文化進行深度剖析的使命。我尤其好奇的是“時間”與“空間”這兩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在日本文化語境下會呈現齣怎樣的具體形態。是那種對短暫生命的珍惜,還是對永恒意義的追尋?抑或是對綫性時間流逝的某種否定,而更注重循環與迴歸?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探討日本神道教中對自然神靈的崇拜,這種對天地萬物的敬畏,本身就與時間和空間息息相關。例如,山嶽、河流、古樹,它們承載著曆史的記憶,也構成瞭獨特的空間圖景。再比如,日本傳統節日,很多都與農耕的節氣有關,這是對時間循環的直觀體現。我也期待書中能夠解析日本建築的特點,那種依附於自然、講究通透與開放的空間設計,與我們常見的封閉式建築風格截然不同,這背後必然蘊含著對人與自然、人與空間關係的深刻思考。我想,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學術著作,更是一次思想的旅行,引領讀者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日本人生活方式、藝術創作、甚至思維模式深處的秘密。
評分這本《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實在太引人入勝瞭!加藤周一的筆觸,仿佛有著穿透錶象直抵本質的力量。我一直覺得,一個民族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決定瞭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質。日本文化在這方麵尤其獨特,總感覺他們對“當下”的感知格外敏銳,同時又有一種對過去與未來的深遠迴響。我猜測,書中可能會深入探討日本人的“物哀”情結,這種對短暫而易逝之美的感嘆,其背後一定是深深的時間意識在作祟。想想櫻花短暫的絢爛,落葉靜美的凋零,這些都與日本人對時間的理解息息相關。同樣,對“寂”的追求,那種寜靜、空靈的境界,也一定與他們對空間的構築方式有關。日式庭園的留白藝術,茶室的簡樸設計,都體現瞭對空間的極緻運用,仿佛要將無限的可能性蘊藏於有限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加藤周一是如何將這些看似飄渺的文化理念,通過嚴謹的學術分析呈現齣來的。我設想,書中可能還會涉及日本的傳統戲劇,比如能劇和歌舞伎,這些舞颱藝術中對節奏、空間和人物情感的處理,也一定蘊含著獨特的時空觀。
評分《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這本書,作為“閱讀日本書係”的重要一員,我早就垂涎已久。加藤周一,這位享譽國際的日本文化學者,他的作品總能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一直覺得,一個民族對時間和空間的感知方式,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嚮乃至藝術錶達。日本人對“物哀”的獨特情感,那種對短暫生命的眷戀和對逝去之美的感嘆,一定與他們對時間的深刻體悟有關。我猜想,書中會詳細闡述這種時間觀是如何形成的,是受宗教影響,還是源於曆史經曆?同樣,日本人對“間”的追求,對空間留白的運用,在他們的建築、庭園、甚至日常生活中都隨處可見,這背後一定隱藏著對空間獨特的哲學理解。我設想,加藤周一會在書中剖析日本傳統建築的精髓,解釋為何他們會對簡樸、自然的空間情有獨鍾。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探討這種時空觀如何體現在日本的文學作品中,比如芥川龍之介、川端康成等大師筆下的那些細膩的情感和場景描寫,它們是如何營造齣獨特的時空氛圍的。這本書絕對是一次對日本文化深邃肌理的探尋之旅。
評分這套“閱讀日本書係”簡直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充滿瞭好奇,仿佛能窺探到日本人獨特的時空觀,而這本書的作者加藤周一,也同樣是文化研究領域的大咖。我一直對日本文化的細微之處很感興趣,比如他們如何看待四季更迭,如何將季節融入生活,甚至如何理解“間”的概念,這種“留白”或者說“空隙”在日本藝術和設計中無處不在,卻又難以言喻。這本書大概就是深入解讀這些潛藏在我們日常感知之下的文化邏輯的。我想,讀完這本書,我大概會更深刻地理解日本人對“物哀”的理解,那種短暫而易逝的美感,背後一定有著對時間流逝的特殊感悟。同樣,他們對“寂”的追求,那種寜靜緻遠、洗盡鉛華的意境,也一定與他們對空間的認知密不可分。我甚至可以想象,書裏會提到很多具體的例子,比如茶室的空間布局,庭園的造景藝術,甚至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儀式感,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可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種全新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賞日本文化,不僅僅是錶麵的那些動漫、流行音樂,而是更深層次的精神世界。
評分“閱讀日本書係”的這本《日本文化中的時間與空間》,簡直是給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大門。加藤周一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權威感和深度感。我一直對日本人如何看待“現在”、“過去”和“未來”充滿好奇。他們是否像我們一樣,將時間視為一條直綫嚮前推進,還是有著更復雜的,更具循環性的理解?書中的“空間”部分,我也非常期待。日本人是如何劃分和利用空間的?是追求寬敞明亮,還是更傾嚮於精緻內斂?我猜測,書中可能會分析日本傳統建築中對“間”的處理,那種虛實結閤、移步換景的空間體驗,與我們對空間的理解截然不同。同時,我也好奇,這種對空間的理解,是否也體現在日本人的社交禮儀和人際關係中。比如,他們如何界定個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又如何在其中進行互動。我設想,這本書會引用大量的例子,從文學、藝術、宗教到日常生活,來闡述日本獨特的時空觀。我期待這本書能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不再停留在錶麵的符號和現象,而是觸及到更深層的精神內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