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阅读日本书系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 | ||
| 作者 | (日)加藤周一 | ||
| 定价 | 24.00元 | ||
| ISBN号 | 9787305072642 |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8-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20开 | 重量:0.222 |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 | |
| 插图 |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内容简介:所谓时空观并不是文化差异的普遍性东西,各种文化有其固有的模式。那么,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的时空观呢?独特的时空观使日本文化具有怎样特征呢?作者凭借丰厚的学识和广博的阅历,从古代神话、信仰体系中探求日本文化中的时空观的原型,并透过这些原型在艺术与文学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论述了传统的时空观对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所产生的影响。 |
| 编辑推荐 | |
|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
| 作者介绍 | |
| 加藤周一,1919-2008,评论、作、学者。194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1946年以长篇文学评论《1946年:文学的考察》受到世人注目。曾任上智大学、美耶鲁大学、德柏林自由大学、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等。他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混合文化论”广为人知,其力作《日本文学史序说》是日本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他本人则被誉为当代日本“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有《文学与现实》(中央公论社,1948年)、《美的日本》(角川书店,1951年)、《日本的内与外》(文艺春秋,1969年)、《现代 |
| 序言 | |
《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这本书,作为“阅读日本书系”的重要一员,我早就垂涎已久。加藤周一,这位享誉国际的日本文化学者,他的作品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我一直觉得,一个民族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模式、价值取向乃至艺术表达。日本人对“物哀”的独特情感,那种对短暂生命的眷恋和对逝去之美的感叹,一定与他们对时间的深刻体悟有关。我猜想,书中会详细阐述这种时间观是如何形成的,是受宗教影响,还是源于历史经历?同样,日本人对“间”的追求,对空间留白的运用,在他们的建筑、庭园、甚至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这背后一定隐藏着对空间独特的哲学理解。我设想,加藤周一会在书中剖析日本传统建筑的精髓,解释为何他们会对简朴、自然的空间情有独钟。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探讨这种时空观如何体现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比如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等大师笔下的那些细腻的情感和场景描写,它们是如何营造出独特的时空氛围的。这本书绝对是一次对日本文化深邃肌理的探寻之旅。
评分这套“阅读日本书系”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这本书,光看书名就让人充满了好奇,仿佛能窥探到日本人独特的时空观,而这本书的作者加藤周一,也同样是文化研究领域的大咖。我一直对日本文化的细微之处很感兴趣,比如他们如何看待四季更迭,如何将季节融入生活,甚至如何理解“间”的概念,这种“留白”或者说“空隙”在日本艺术和设计中无处不在,却又难以言喻。这本书大概就是深入解读这些潜藏在我们日常感知之下的文化逻辑的。我想,读完这本书,我大概会更深刻地理解日本人对“物哀”的理解,那种短暂而易逝的美感,背后一定有着对时间流逝的特殊感悟。同样,他们对“寂”的追求,那种宁静致远、洗尽铅华的意境,也一定与他们对空间的认知密不可分。我甚至可以想象,书里会提到很多具体的例子,比如茶室的空间布局,庭园的造景艺术,甚至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仪式感,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可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日本文化,不仅仅是表面的那些动漫、流行音乐,而是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
评分这本《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实在太引人入胜了!加藤周一的笔触,仿佛有着穿透表象直抵本质的力量。我一直觉得,一个民族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日本文化在这方面尤其独特,总感觉他们对“当下”的感知格外敏锐,同时又有一种对过去与未来的深远回响。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深入探讨日本人的“物哀”情结,这种对短暂而易逝之美的感叹,其背后一定是深深的时间意识在作祟。想想樱花短暂的绚烂,落叶静美的凋零,这些都与日本人对时间的理解息息相关。同样,对“寂”的追求,那种宁静、空灵的境界,也一定与他们对空间的构筑方式有关。日式庭园的留白艺术,茶室的简朴设计,都体现了对空间的极致运用,仿佛要将无限的可能性蕴藏于有限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加藤周一是如何将这些看似飘渺的文化理念,通过严谨的学术分析呈现出来的。我设想,书中可能还会涉及日本的传统戏剧,比如能剧和歌舞伎,这些舞台艺术中对节奏、空间和人物情感的处理,也一定蕴含着独特的时空观。
评分“阅读日本书系”的这本《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简直是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大门。加藤周一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权威感和深度感。我一直对日本人如何看待“现在”、“过去”和“未来”充满好奇。他们是否像我们一样,将时间视为一条直线向前推进,还是有着更复杂的,更具循环性的理解?书中的“空间”部分,我也非常期待。日本人是如何划分和利用空间的?是追求宽敞明亮,还是更倾向于精致内敛?我猜测,书中可能会分析日本传统建筑中对“间”的处理,那种虚实结合、移步换景的空间体验,与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截然不同。同时,我也好奇,这种对空间的理解,是否也体现在日本人的社交礼仪和人际关系中。比如,他们如何界定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又如何在其中进行互动。我设想,这本书会引用大量的例子,从文学、艺术、宗教到日常生活,来阐述日本独特的时空观。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不再停留在表面的符号和现象,而是触及到更深层的精神内核。
评分初拿到《日本文化中的时间与空间》,就觉得它的分量不一般。加藤周一的名字,在学术界绝对是响当当的。这本书作为“阅读日本书系”的一员,无疑承载着对日本文化进行深度剖析的使命。我尤其好奇的是“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在日本文化语境下会呈现出怎样的具体形态。是那种对短暂生命的珍惜,还是对永恒意义的追寻?抑或是对线性时间流逝的某种否定,而更注重循环与回归?我设想,书中可能会探讨日本神道教中对自然神灵的崇拜,这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本身就与时间和空间息息相关。例如,山岳、河流、古树,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构成了独特的空间图景。再比如,日本传统节日,很多都与农耕的节气有关,这是对时间循环的直观体现。我也期待书中能够解析日本建筑的特点,那种依附于自然、讲究通透与开放的空间设计,与我们常见的封闭式建筑风格截然不同,这背后必然蕴含着对人与自然、人与空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次思想的旅行,引领读者去发现那些隐藏在日本人生活方式、艺术创作、甚至思维模式深处的秘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