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跨文化研究總第2輯(2017年輯)
定價:59.00元
作者:曹衛東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7-01
ISBN:978752011011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跨文化研究》為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組織編撰的綜閤術集刊,其主旨是矚望人文,學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籬,匯通人文,“六藝”兼容;立足語言文學,卻無學科本位,嘗試將文學、曆史、宗教、哲學、語言融於一體。書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視野審視人類古今精神問題,通過對話與交流,緻力於推進以中化西、中學西傳和中國文化的現代化,為拓展中國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做不懈的努力。
目錄
·經典論繹·
庫爾提烏斯與中世紀拉丁研究【齊奧爾科夫斯基(Jan M.Ziolkowski)】
庫爾提烏斯的主題學與文學批評方法【蓋萊(Alexander Gelley)】
歐洲文學的連續性——論庫爾提烏斯【卡林(William Calin)】
·尼采新解·
重建藝術與生存世界的本源聯係——“身體”視角下的尼采美學研究【楊 林】
尼采迴歸經驗世界的路徑【院成純】
·異邦視野·
鬥士與妖女——茅盾視野中的參孫和大利拉【高利剋(Marián Gálik)】
構圖第三世界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關於發展中國傢的報告文學和散文【羅福林(Charles A.Laughlin)】
·文論前沿·
文化使命與範式建構——重讀I.A.理查茲的文學批評【楊風岸】
天堂中的拉比和裏的領唱
——論I.L.佩雷茨新哈希德小說中的共同價值和猶太精神【包安若】
西方文論:知識建構或鏡像【石天強】
·新著攬英·
德裏達與解構主義批評近觀【李雯君 等編譯】
·經典試譯·
邊框【德裏達(Jacques Derrida)】
《跨文化研究》稿約
Abstract
作者介紹
曹衛東,男,1968年5月齣生,江蘇阜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西語係德語專業,獲學士學位。1989年9月至1990年7月在北京青雲儀器廠勞動鍛煉。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3年7月至1995年9月就職於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博士學位。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就讀於德國法蘭剋福大學社會學係。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任副研究員。2001年10月至2004年7月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任副教授。2004年07月至2012年09月就職於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任教授。2012年09月至2014年11月,任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4年11月20日,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主要社會:擔任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復旦大學國外馬剋思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馬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研究員、德國《論證》雜誌和香港《社會理論學報》編委、德國普萊斯納學術委員等。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對曆史變遷和社會現象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關注著那些能夠提供多元視角和深度分析的學術著作。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對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的深刻變革有瞭更多的思考。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和全球互聯日益緊密的時代,不同文化之間的界限似乎在模糊,但同時,文化認同和文化衝突的議題也愈發凸顯。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這種“近”與“遠”、“融閤”與“分離”並存現象的解釋。也許書中會涉及到一些具體國傢或地區在文化轉型過程中的案例研究,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剖析,我們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文化的力量以及它在塑造個體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那些能夠打破傳統學術邊界,融閤人文社科多學科視角的討論,例如,將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傳播學等領域的理論和方法融會貫通,以期更全麵地理解跨文化現象。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簡潔的色調和藝術化的字體,讓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學術性和研究性。拿到手裏,紙張的質感也很好,印刷清晰,裝訂牢固,這些細節都為閱讀體驗奠定瞭良好的基礎。翻閱目錄,初步瞭解到的研究方嚮涵蓋瞭多個領域,從語言文化的交融到社會習俗的變遷,再到跨國界的人群流動,內容似乎非常豐富且具有前瞻性。我特彆期待能看到關於某個特定文化群體在異域環境下的適應與發展,或者不同文明之間在思想觀念上的碰撞與融閤的深入探討。以往閱讀的跨文化研究書籍,往往側重於宏觀的理論框架,而我更偏好那些能夠深入到具體案例,用生動的筆觸和紮實的證據去分析現象,從而揭示文化互動背後復雜機製的作品。希望這本“總第2輯”能夠帶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和研究方法,能夠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樣性與文化交流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評分長期以來,我一直緻力於探索人類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互影響,而跨文化研究無疑是打開這扇大門的關鍵鑰匙。這本書的“總第2輯”標誌著其在研究領域的持續探索,這本身就足以引起我的高度關注。我期待在這部作品中,能夠看到那些能夠挑戰固有認知、引發深度思考的研究成果。例如,關於少數民族文化如何在強勢文化衝擊下得以傳承和發展,抑或是關於移民群體如何在新的文化環境中構建身份認同的細緻描繪。我也對那些能夠探討文化交流中的權力關係,以及不同文化群體之間如何協商和達成共識的論述深感興趣。這本書或許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促進文化理解和減少文化隔閡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從而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包容的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評分我對文化研究有著持續的關注,尤其是在全球化浪潮席捲之下,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與影響成為一個極具魅力的研究範疇。這本書的名字“跨文化研究總第2輯”本身就暗示瞭其係列性和持續性,這讓我對其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充滿瞭期待。我設想,書中可能會收錄一係列精心挑選的學術論文,每一篇都聚焦於一個獨特而又具有代錶性的跨文化議題。或許,其中會有關於文化産品(如電影、音樂、文學作品)如何在跨國界傳播過程中被接受、解讀乃至重塑的分析;亦或是關於跨國企業在不同文化環境中進行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的策略研究。更深層地,我期望能夠讀到關於文化價值觀在不同社會製度和意識形態影響下的演變,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適應和文化衝突的討論。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能夠為我們提供理解當下復雜世界的一個全新視角。
評分作為一名熱愛閱讀並對人文社科領域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一本高質量的學術研究著作總是能給我帶來極大的啓發。這本書的名稱,讓我聯想到它可能匯聚瞭一批在跨文化研究領域頗有建樹的學者們的最新成果。我猜想,書中定然會有對當前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之間交流互動所産生的深刻影響的探討。或許,它會聚焦於語言、習俗、宗教、藝術等具體文化元素的傳播與融閤,深入剖析其背後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動因。我也期待能夠從中瞭解到不同文化在價值觀、思維模式以及行為方式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在跨文化交際中引發誤解或促進理解。這本書的齣版,很可能為我們理解當代世界的文化圖景,提供更加精細、更加多元的視角,從而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日益復雜的全球化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