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2017年中国好书)
定价:48.00元
作者:顾凡及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28593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探索奥妙万千人脑之谜,感受人类心智的无限神奇,思考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与你同行。
内容提要
拥有心智是人之有别于动物的很大特色。人类依靠心智去认识世界,创造文明。奥妙神秘的心智究竟从何而来?为什么人脑这个小小的“三磅宇宙”能产生如此不可思议的奇迹?2500年来,这一谜团一直令无数人好奇不已。
本书以清晰而生动的笔触、严谨且幽默的手法,将人类认识心智的历史进程奠基于现代神经科学的新知识、新进展之上,从感知觉、记忆、情绪、智能、语言和意识等多个侧面,介绍了科学家在征服这个“生命科学大挑战”的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全书将学科知识、历史趣闻与科学家生平有机结合,熔科学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于一炉,是读者了解现代认知科学的入门读物。
目录
序言 /Ⅰ
自序 /Ⅲ
01 打开心灵之窗——视知觉探秘 / 001
初识“心灵之窗” / 004
从盲点到第三种感光细胞 / 009
从奇怪的“盲视”说起 / 015
不可不知的视觉感受野 / 024
空间视觉与物体视觉 / 035
“六亲不认”的背后 / 042
从虫子检测器到概念细胞 / 048
色觉的秘密 / 055
立体感从何而来? / 062
如何把信息组织成视知觉 / 067
02 声响、气味和听到颜色——听觉、嗅觉和联觉探秘 / 077
耳朵是怎么听见声音的 / 079
怎样识别音高? / 083
听觉中枢之争 / 089
嗅觉通路的发现 / 092
怎样闻到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气味? / 095
分子神经生物学家解开嗅觉之谜 / 099
看到五彩缤纷的交响乐——认识联觉 / 103
03 留住岁月的痕迹——记忆探秘 / 113
对记忆痕迹的早期探索 / 116
工作记忆的瓶颈 / 120
在记忆中“永葆青春” / 124
追寻记忆的痕迹 / 138
空间记忆溯源 / 151
04 人有喜怒哀乐——情绪探秘 / 157
情绪和面部表情 / 159
因为伤心才哭泣,还是因为哭泣而感到伤心? / 165
基本情绪的藏身之处 / 173
额叶皮层和高级情绪 / 178
05 聪明与愚笨的分野——智能探秘 / 187
智能和脑的大小 / 189
名人之脑 / 196
智能发展的先天与后天因素 / 201
06 社会交流的工具——语言探秘 / 209
漫话失语症 / 212
由布罗卡引发的革命 / 218
失语症与语言中枢 / 225
新发现带来的新思考 / 228
07 难以解开的“世界之结”——意识探秘 / 233
意识研究的兴起和中途停顿 / 235
克里克对意识神经相关机制的探索 / 238
科赫和格林菲尔德之争 / 244
埃德尔曼和托诺尼的意识理论 / 246
意识研究究竟有多特殊? / 251
结语——极目眺望新大陆 / 257
参考文献 / 268
作者介绍
顾凡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等。现为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顾问、伊利诺伊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名誉会长、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生物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曾作为主持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作为参加者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一项。2013年获得第4届国际认知神经动力学大会颁发的成就奖。退休后主要从事有关神经科学的科普创作和翻译工作,出版科普书6本,荣获2015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二等奖、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届世界华人科普奖佳作奖等。
文摘
序言
当我在书店的货架上与这本书不期而遇时,它身上散发出的那股沉静而又引人入胜的气质,立刻让我停下了脚步。“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这八个字,在众多书名中显得格外特别。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用耸人听闻的口号,却以一种朴素而又深邃的力量,勾起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的好奇。我一直对宇宙的广袤和人类心灵的复杂性充满着探究的欲望,而这本书的名字似乎正巧击中了我的这个点。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试图用科学的严谨去解释宇宙万象的伟大科学家,也让我想到那些用哲学的思辨去探寻意识本质的思想家。这本书会是关于天体物理学的最新发现吗?还是关于脑科学的突破性进展?抑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试图在微观粒子与宏观宇宙之间,在物质的构成与精神的涌现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2017年中国好书”这个荣誉,在我看来,更像是一张推荐信,保证了这本书在内容上的深度和阅读体验上的质量,让我相信它绝对不是一本泛泛之作。它传递出的信号是:这是一本值得你花时间去阅读、去思考、去感受的书,它会带你进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评分我之所以会被这本书深深吸引,很大程度上源于其标题所蕴含的那种奇妙的张力。“三磅宇宙”,这个词组本身就极具画面感。我脑海中会不自觉地将“三磅”这个具体的、微小的重量,与“宇宙”这个无限宏大的概念进行碰撞。这不禁让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一个相对具象的物理量与一个抽象的、无限的概念联系起来的?是探讨宇宙的某个微小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却如同整个宇宙一般?还是在描述人类身体中的某个微小器官,其功能却足以承载整个宇宙的奥秘?而“神奇心智”更是将这种探索引向了人类自身。心灵,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神奇?这本书似乎在邀请我去探索这个“三磅”与“神奇”之间的联系,去理解微观与宏观,物质与精神,外在与内在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映照的。2017年中国好书的殊荣,无疑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让我相信它是一部在思想深度和文化价值上都备受认可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通往更深层次理解的大门,等待着我去推开。
评分这部作品的标题“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即便在未曾翻阅内容之前,也足以激起我强烈的阅读欲望。它仿佛是一句神秘的咒语,将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充满魅力的概念并置,引发了无限的遐想。“三磅”这个具体的、带着重量的词汇,与“宇宙”这个无限、包罗万象的概念相结合,本身就充满了引人深思的对比和张力。我猜想,作者或许是在探讨,在我们所知的宏大宇宙背后,是否存在着某些微小却至关重要的“三磅”秘密?或者,是否人类自身,这个看似渺小的生命体,其内心世界,其“心智”,就如同一个微缩的宇宙,蕴含着无尽的神奇与复杂?“神奇心智”更是直接触及了人类最核心的奥秘——意识、思维、情感的运作。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从科学、哲学,或是其他角度,来解读这份“神奇”,它是否关乎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还是关于我们创造现实的能力?2017年中国好书的头衔,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它预示着这是一部能够启发思考、拓展认知边界的优秀读物,而非流于表面的浅显科普。
评分这部书单凭借其独树一帜的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三磅宇宙”——这个组合本身就充满了神秘与宏大感,似乎预示着一场关于宇宙本质的奇妙探索。而“神奇心智”则进一步将焦点拉回到我们自身,暗示着在浩瀚的宇宙背后,隐藏着更令人惊叹的心灵奥秘。2017年中国好书的标签,更是为它增添了一层权威与品质的保证,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各种可能的解读:或许它会带领我们穿越时空,探寻宇宙的起源与演变,揭示暗物质、暗能量这些深不可测的谜团;又或许,它会深入到人类意识的海洋,剖析思维的运作机制,解答梦境、记忆、情感的由来,甚至触及意识的边界与可能性。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如此宏大而又微观的两个概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是通过物理学的定律来解释心灵的运作,还是通过心理学的洞察来理解宇宙的规律?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智识上的冒险邀请,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扉页,跟随作者的笔触,一同遨游于科学与哲学的交织之地,体验一场关于存在与认知的深度洗礼。它并非简单的知识堆砌,而更像是一次思想的盛宴,一次对世界与自我的全新审视。
评分“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仅仅是书名,就足以让一个热爱探索未知、痴迷于生命奥秘的读者,瞬间被点燃。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哲学韵味和科学想象。“三磅”这个词,带着一种奇特的精确感,它让我好奇,是否作者在探讨宇宙中的某个特定维度,或者人类身体中的某个特定物质,其质量恰好是“三磅”,却又承载着比自身重量大得多的意义?而“宇宙”这个词,无需多言,其宏大与神秘自不必说。将这两者并列,无疑是在暗示着一种超越我们日常认知的关联。紧随其后的“神奇心智”,则将视线从外部宇宙拉回到我们内心深处。心灵的“神奇”之处,究竟在哪里?是意识的产生?是思维的逻辑?还是情感的波动?作者会如何解释,将宇宙的宏大与心灵的奥秘联系起来,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共通的法则,或者互为镜像的关系?“2017年中国好书”的评语,更是为这本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它告诉我,这绝对是一部经过精心打磨、内容扎实、思想深刻的作品,能够带给我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和深刻的启迪,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揭开它的面纱,一探究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