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邮票图说中国故事与传说 | 作者 | 林轩,毕晓光 |
| 定价 | 58.00元 | 出版社 | 科学普及出版社 |
| ISBN | 9787110085240 | 出版日期 | 2014-03-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邮票图说世界电影简史》是“邮票图说”系列之一。电影是*影响力的大众传媒之一,每年仅影剧院就要吸引150亿人次的电影观众,还可以通过电视节目、DVD、互联网来欣赏电影。本书从电影的发明、摄影技术的先驱者、默片艺术、有声电影一直到电影新浪潮、新媒体世界的电影都有精彩的显示,同时也介绍电影制作、电影音乐、电影特技和电视,并对一些经典电影在方寸间予以回放。全书内容丰富,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图案精美,适合广大集邮爱好者和广大读者阅读、收藏。 |
| 作者简介 | |
| |
| 目录 | |
| 1.什么是故事,什么是传说 2.有关中国故事与传说的邮票 3.故事与传说选题的开掘 4.故事与传说的专题集邮 二 神话故事 1.盘古开天 2.女娲造人 3.女娲补天 4.钻木取火 5.伏羲画八卦 6.神农造农具 7.仓颉造字 8.后羿射日 9.嫦娥奔月 10.夸父追日 11.精卫填海 三 历史传说故事 1.管鲍之交 2.卧薪尝胆 3.田单复国 4.毛遂自荐 5.荆轲刺秦王 6.指鹿为马 7.四面楚歌 8.卜式输财 9.投笔从戎 10.鞠躬尽瘁 11.三余勤读 12.闻鸡起舞 13.囊萤夜读 14.勇于改过 15.击鼓歼敌 16.正气凛然 四 人物传说故事 1.孔子讲学 2.出关 3.庄子击盆 4.墨子非攻 5.屈原沉江 6.司马迁著《史记》 7.曹植赋“七步诗” 8.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9.韩愈谏佛 10.柳宗元论师道 11.苏轼清湖 12.扁鹊相疾 13.华佗疗毒 14.李时珍著药书 15.蔡伦造纸 16.一行观星 17.陆羽论茶 18.徐光启译几何 19.徐霞客远游 20.昭君和亲 21.鉴真东渡 22.郑和下西洋 23.孙子演兵 24.岳飞抗金 25.戚继光抗倭 26.郑成功复台 27.林则徐销烟 28.伯乐相马 五 孝行故事 1.孝感动天 2.戏彩娱亲 3.鹿乳奉亲 4.为亲负米 5.啮齿心痛 6.单衣顺母 7.亲尝汤药 8.拾葚供亲 9.怀橘遗亲 10.扇枕温席 11.行佣供母 12.哭竹生笋 13.卧冰求鲤 14.扼虎救父 15.弃官寻母 16.中兴报亲 17.坚持母训 18.侍疾救父 六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1.刻舟求剑 2.邯郸学步 3.叶公好龙 4.滥竽充数 5.鹬蚌相争 6.愚公移山 7.路不拾遗 8.井底之蛙 9.南柯一梦 10.螳螂捕蝉 ll.狐假虎威 12.画蛇添足 13.朝三暮四 14.自相矛盾 15.守株待兔 16.相敬如宾 17.开卷有益 18.同舟共济 19.掩耳盗铃 20.车水马龙 21.水滴石穿 22.庖丁解牛 23.相濡以沫 24.千锤百炼 25.节用厚生 26.雪中送炭 七 民间故事 1.许仙与白娘子 2.董永与七仙女 3.梁山伯与祝英台 4.柳毅与小龙女 5.牛郎与织女 6.木兰从军 7.歌仙刘三姐 8.老鼠嫁女 八 儿童故事与童话故事 1.汪踦杀敌 2.缇萦救父 3.解亲之忧 4.司马光砸缸 5.孔融让梨 6.曹冲称象 7.灌水浮球 8.拾金待主 9.孟母三迁 10.三娘教子 11.磨杵成针 12.“咕咚”来了 13.鲤跃龙门 14.小蝌蚪找妈妈 九 生肖故事 1.子鼠 2.丑牛 3.寅虎 4.卯兔 5.辰龙 6.巳蛇 7.午马 8.未羊 9.申猴 10.酉鸡 11.戌狗 12.亥猪 十 风物传说故事 1. 2.石狮子 3.华表 4.紫禁城 5.角楼 6.景山 7.九龙壁 18.颐和园 19.天坛 10.虎丘 11.白马寺 12.少林寺 13.应县木塔 14.六和塔 15.乐山大佛 16.黄鹤楼 17.滕王阁 18.兰亭 19.都江堰 20.灵渠 21.赵州桥 22.卢沟桥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当我看到 {RT}邮票图说中国故事与传说-林轩,毕晓光 科学普及出版社 9787110085240 这个书名时,内心涌现出一股莫名的亲切感。虽然我不是一个专业的集邮者,但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那些流传千古的故事传说充满了好奇。这本书“邮票图说”的方式,在我看来,是一种将历史文化变得触手可及的绝佳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会收录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故事和传说,又会通过哪些精美的邮票来展现它们。我猜测,作者的选材一定会非常讲究,可能会涵盖那些耳熟能详的神话,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也可能会涉及那些荡气回肠的历史典故,比如桃园结义、精忠报国;甚至可能会触及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传说,比如白蛇传、牛郎织女。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作者能够借由这些邮票,深入浅出地解读故事的内涵,讲述其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图文介绍,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的传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娓娓道来,让我沉浸在中国悠久而璀璨的文化长河中,感受那些曾经鲜活的故事,并且通过邮票这一独特媒介,重新认识和连接起我们的民族记忆。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 {RT}邮票图说中国故事与传说-林轩,毕晓光 科学普及出版社 9787110085240 ,初步浏览下来,感觉它在知识普及方面做得相当到位。科学普及出版社出品,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我特别欣赏它将“邮票”这个相对小众的收藏爱好,与“中国故事与传说”这一宏大的文化主题相结合。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给集邮爱好者看的,更能够吸引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我猜测书中会大量运用精美的邮票图片,并配以详实可靠的文字解读。这些解读,我期望它能做到深入浅出,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趣味性,能够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了解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风貌、重要事件,以及那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故事。比如,书中是否会收录反映古代科技成就的邮票,并借此介绍相关的发明创造?是否会有表现古代文学艺术名篇的邮票,并借此普及相关的文化典故?又或者,那些描绘神话传说人物的邮票,是否会详细介绍他们的故事起源和文化影响?我特别关注的是,作者如何将这些零散的文化符号,通过邮票这一载体,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既有收藏价值,又有科普意义的优秀读物,让更多人认识到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独特魅力。
评分这本 {RT}邮票图说中国故事与传说-林轩,毕晓光 科学普及出版社 9787110085240 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光是翻阅目录和部分插图,就已经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邮票的图鉴,更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历史文化深处的窗户。我尤其对那些围绕着邮票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和传说感到好奇。想象一下,一枚小小的邮票,承载着千年的传说,记录着民族的记忆,这本身就是一件多么浪漫的事情。我希望作者能够通过邮票的细节,巧妙地串联起那些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历史事件,甚至是那些被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例如,我看到书名中有“邮票图说”,这让我猜测书中会不会有专门的章节,以特定朝代的邮票为载体,来讲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或者以某个著名历史人物为主题的邮票,来梳理其生平事迹和传奇经历。又或者,书中会不会收录一些与节日庆典、传统习俗相关的邮票,并借此讲解节日的由来和庆祝方式。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方式,将这些分散的文化碎片,通过一枚枚精美的邮票,编织成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这不仅能满足我作为一名集邮爱好者的收藏乐趣,更能让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受和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坚信,这本书定能带给我一次知识与美学兼具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 {RT}邮票图说中国故事与传说-林轩,毕晓光 科学普及出版社 9787110085240 ,从书名上看,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元素。我是一名对历史和民间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所以“中国故事与传说”这几个字立刻就吸引了我。而“邮票图说”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我一直在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故事与传说”会被选入,又会以何种方式呈现在邮票上?我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可能性:或许是那些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如精忠报国的岳飞;或许是那些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又或许是那些充满智慧的寓言传说,如愚公移山。我猜想,书中会精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邮票,每一枚邮票都可能对应着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作者将不仅展示邮票本身的设计和发行背景,更重要的是,会深入挖掘邮票背后的文化内涵,将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民间习俗娓娓道来。我期待能够通过这些邮票,看见不同时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邮票的,更是关于一种传承,一种记忆,一种将抽象的文化具象化的尝试。我希望它能带给我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评分初次接触到 {RT}邮票图说中国故事与传说-林轩,毕晓光 科学普及出版社 9787110085240 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拥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与人文关怀。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常常觉得历史和传说离我们有些遥远,而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极具创新性的连接方式——邮票。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概念、久远的故事,通过一枚枚方寸之间的邮票来生动呈现的。这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和叙事能力。我设想,书中很可能选取了一些与中国传统节日、神话人物、古代名著、重要历史事件等相关的邮票,然后围绕着这些邮票,展开一系列引人入胜的讲解。例如,可能会有一张描绘春节习俗的邮票,借此讲述春节的由来和庆祝方式;也可能有一张描绘四大名著人物的邮票,借此普及书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甚至可能有一张反映古代科技成就的邮票,以此来展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我特别期待的是,作者能否用一种极其通俗易懂、充满故事性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巧妙地融入到对邮票的解读中,让读者在欣赏精美邮票的同时,也能够轻松地学习到知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启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