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
定价:58元
作者:张晓霞,黄少龙,梁文斌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09646571
字数:273000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是“象棋棋王经典百局丛书”的一本。黄子君弈棋风格稳健,黄玉莹凶猛,二人组成的广东女队是象棋赛场上的女“梦之队”,往往连连获胜。随后二人先后出国留学,在异国他乡教棋育人,发扬象棋文化。《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象棋棋王经典100局丛书》每盘棋都是实战经典之作,包括黄子君和黄玉莹各50盘精彩对局,是象棋爱好者及少年儿童提高棋艺水平的教材,颇有收藏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张晓霞,1970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是象棋界的“才女棋手”。象棋杂志《棋艺》的专栏作者。其在新浪体育网开设“晓霞的”历时7载,成为象棋名博。曾经出版象棋著作:《巾帼大师的风采》(1997年,蜀蓉棋艺出版社)、《象棋女子特级大师名局精解》(1999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实战中的误区》(2000年,蜀蓉棋艺出版社)、《手谈、网战、实战中的误区》(2005年,河南科技出版社)、《象棋实战误区》(2014年,经济管理出版社)。
文摘
序言
拿到《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这本书后,我整个人就被吸引住了。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围棋的书籍,但大部分都停留在基础或者是一些非常专业的领域,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来说,总觉得有些难以企及。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它用一种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将两位棋王的高难度棋局进行了拆解。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黄玉莹那种“先弃后取”、“以退为进”的下法分析。很多时候,我看到她的棋,总觉得她好像在“送”棋,但最终结果却是她赢了。这本书就详细地解释了其中蕴含的战略战术,让我明白了这种看似冒险的下法背后,实则有着多么深厚的计算和判断。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像是坐在书桌前看书,更像是在和两位大师面对面交流,学习他们的棋艺精髓。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书能够让我爱不释手,那《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绝对是其中之一。我一直对黄子君和黄玉莹这两位棋手的棋艺非常欣赏,他们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棋风魅力。这本书将他们的经典对局集结在一起,并且配以详尽的分析,让我仿佛置身于大师们的棋局之中。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复杂局面下,两位棋手如何做出取舍的分析。很多时候,在面对多个选择时,我总会感到迷茫,而这本书就为我指明了方向。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下”,更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么下”。这种深刻的解析,让我对围棋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能触及到围棋的灵魂。
评分我一直认为,围棋的魅力在于它的变化无穷和深邃的战略思想。《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这本书,恰恰将围棋的这些特质展露无遗。它通过100盘黄子君和黄玉莹的经典对局,让我看到了两位棋王在不同局面下,所展现出的不同风格和智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黄子君那种“步步为营、厚积薄发”的棋风的描述。 而黄玉莹的棋,则让我看到了围棋的“灵动”和“锐利”。书中对她如何抓住机会,进行凶猛的攻击,以及如何化解危机,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了棋谱,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对棋局的深入剖析,帮助我们理解棋手们的思考过程,以及围棋背后蕴含的战略战术。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棋力有了质的飞跃。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棋迷,但说实话,很多时候,我在棋盘上的表现总是难以突破瓶颈。《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久旱逢甘霖。它没有过多的理论说教,而是直接通过100盘精彩的棋局,向我们展示了围棋的最高境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黄子君那种“厚实”棋风的解析,以及如何在这种厚实中寻找进攻机会。 而黄玉莹的棋,则让我看到了围棋的“灵动”和“变化”。书中对她的一些奇思妙想的落子,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落子来扰乱对手的节奏,都进行了非常透彻的分析。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让我不仅看到了棋盘上的黑白世界,更感受到了棋手们的心灵博弈。我常常在复盘棋局时,会回想起书中的一些讲解,然后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实战中,感觉进步非常明显。
评分我一直觉得,优秀的围棋书籍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读者的棋感和对围棋的热爱。《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无疑做到了这一点。它用最直观、最生动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围棋的无穷魅力。这本书并非那种卖弄术语、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而是以一种更加贴近读者的姿态,将高深的棋艺化繁为简。书中大量的图例配合精炼的文字,让我这个并非职业棋手的爱好者,也能轻松理解棋局中的精妙之处。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治孤”的章节,黄子君在处理被攻击的棋块时,那种冷静、沉着,以及总能找到出路的能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书中对这些治孤过程的分析,不仅仅是讲解如何补棋,更是传递了一种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和智慧。我尝试着将这些思路应用到自己的实战中,虽然还远未达到大师的水平,但明显感觉自己的棋更加稳健,不再轻易因为被攻击而慌乱。而黄玉莹的攻杀手段,更是让我大开眼界,那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人读起来就热血沸腾。
评分对于我这种已经摸爬滚打了好几年围棋的棋友来说,想再往上提升一步,往往需要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指导。《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正是这样一本我期待已久的棋书。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入门读物,而是直接切入了围棋的精髓,将两位棋王的巅峰对决呈现在读者面前。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棋局的复盘,往往能够点出一些我以前从未注意到的关键点。 比如,在一些看起来非常相似的局面下,书中会详细解释为什么选择某个特定的落子点,而不是另一个,以及这样做带来的微妙的优势。这种精细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围棋的“细节决定成败”的真谛。同时,书中也穿插了一些关于两位棋王治学理念、对局心得的分享,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的棋局讲解,但却能极大地启发我的围棋思维,让我不仅仅停留在招法层面,更能理解围棋背后的哲学。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入手《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纯属偶然,但我敢肯定,这绝对是我今年做的最值得的投资之一。我并非科班出身,多年来都是靠着自己的摸索和零散的学习来提升棋力,一直感觉棋力难以突破瓶颈。这本书的出现,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书中对棋局的讲解,非常注重“为什么”,它不会简单地说“这里应该这样下”,而是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下会好,这样下会导致什么后果。这种追根溯源的分析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能力。 我常常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将书中一些特别精彩的定式、弃子技巧、以及局面判断的要点记录下来,时不时翻阅。尤其是一些局部战斗的处理,书中给出的变化图,往往比我以往接触到的棋谱更加精妙,也更加贴近实战。黄子君的棋,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厚积薄发”,而黄玉莹的棋,则是一种“凌厉进攻”。两者结合,让我看到了围棋进攻与防守的完美统一,也让我对围棋的理解更加全面。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围棋爱好者的福音!作为一名资深的棋迷,我玩棋多年,看过不少围棋书籍,但《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绝对是我近年来遇到的最惊艳的一本。开篇就直击核心,将黄子君和黄玉莹两位棋坛巨匠的经典对局一一呈现,而且不是那种枯燥的招式罗列,而是附带了极其详尽的棋局分析。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对每一手棋的意图、变化以及对后续局面的影响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很多时候,我看棋谱只是看个热闹,但这本书不一样,它能让我真正理解棋手们的思考逻辑,感受到他们每一个决策背后的深意。 就拿其中一局来说,黄子君对阵一位不知名的棋手,开局阶段双方你来我往,看似平静,但书中却点出了黄子君在某个看似寻常的落子中,其实埋下了多么深远的伏笔。那种“兵不厌诈”的棋风,通过精妙的文字描述,跃然纸上,让我拍案叫绝。更难得的是,书中并没有刻意拔高某位棋手,而是客观地展示了两位大师的风格特点,黄子君的厚实稳健,黄玉莹的锐利变化,都通过这些棋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常常捧着这本书,一边看棋,一边在棋盘上复现,仿佛置身于当时的对局之中,与两位大师一同思考,一同推演。
评分作为一名痴迷围棋多年的爱好者,《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这本书,真的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那种高质量的棋谱解析。它将黄子君和黄玉莹这两位棋坛巨匠的100盘经典对局,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曾经也看过一些棋谱,但往往因为分析不够深入,或者术语过于晦涩,而感到难以消化。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在保证分析深度的同时,尽可能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黄玉莹一些“奇兵”式的落子的解读,那些棋往往出人意料,但最终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棋技,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围棋的“精神”,一种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评分我一直相信,学习棋艺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研究经典对局。而《棋王黄子君、黄玉莹经典100局》这本书,直接将两位顶尖棋王的100盘经典对局摆在我面前,这简直是让我省去了无数自己去挖掘和挑选的时间。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不仅仅是提供了棋谱,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盘棋的分析都非常到位。 我常常觉得,围棋的精妙之处,往往体现在那些“看似无招胜有招”的棋局里。书中对于黄子君那种“大局观”的强调,以及如何通过稳健的棋风来逐步累积优势,让我受益匪浅。而黄玉莹的棋,则充满了“危机感”和“爆发力”,书中对她如何抓住对方的破绽,瞬间扭转乾坤的分析,更是让我拍案叫绝。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围棋的理解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