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葡萄常”料器 常弘
定价:28.00元
作者:口述人:常弘 整理人:沈绚楠 刘莎莎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6561777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新题材、新类型,市场上,**本关于“葡萄常”料器的口述史图书,**本如此精心打造、注重每个环节、非遗相关的平民价图书。
内容提要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是首套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口述史丛书,它旨在抢救整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的历史资料(口述资料),使鲜活亲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并使其在普及中得以保护和发展。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葡萄常”料器传承人常弘亲自口述,涉及古涉及弘“葡萄常”料器的制作过程、传承脉络、传奇之处以及隐藏在这些背后的人生历程、沧桑变化。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常弘,女,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出生于北京,为“葡萄常”第五代传人。原工作于北京市绢花厂,现已退休。从小与“葡萄常五处女”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家族技艺。母亲刘悦民,为“花儿刘”后人。于2003年正式恢复“葡萄常”传统制作技艺,在继承祖辈技术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制作出不同种类的“葡萄”。她的作品艺术感极强,极为精致,多表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场景。手艺以清新、自然为特点。2004年9月,她携作品参加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建国55周年还看今朝”大型民间艺术展。同年,向局申报“葡萄常”。2006年6月10日,她参加在北京地坛举办的宣传活动,现场展示“葡萄常”的工艺。同年12月14日,常弘及其妹妹携“葡萄常”作品参加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07年,她的“葡萄常”工艺作品获得北京工艺美术行业金奖。2008年,她入选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名单。同年,她带着作品来到奥运村,现场为各国运动员展示“葡萄常”技艺。
文摘
序言
无
读完《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葡萄常”料器 常弘》这本书,我仿佛经历了一场与常弘先生的深度对话,他用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葡萄常”料器这一古老技艺的神秘面纱。书中不仅展示了料器制作的精湛工艺,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匠人精神。常弘先生在讲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份传承的敬畏、对技艺的执着,以及在时代变迁中坚守初心的不易。我能感受到他对于每一件器物的感情,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书中所描绘的那些精美的料器,不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承载着历史记忆、人文情怀的艺术品。这种口述史的形式,使得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人情味和故事性,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料器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传承、关于记忆、关于文化生命力的生动写照,让我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葡萄常”料器 常弘》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常弘先生的口述,如同一股清泉,缓缓流淌,滋润着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我被书中对“葡萄常”料器从起源、发展到工艺细节的层层剖析所折服。每一个环节,从材料的选取,到烧制的过程,再到最后的打磨,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的积累。我尤其对书中提及的一些制作技巧和口诀感到惊叹,这些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摸索出来的宝贵财富。通过常弘先生的讲述,我看到了一个匠人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持,看到了一个家族对传统技艺的世代守护。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陈旧的过去,而是鲜活的现在,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闪耀着独特的东方美学光芒,值得我们去关注、去传承。
评分不得不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葡萄常”料器 常弘》这本书,是一次非常触动人心的阅读体验。常弘先生的叙述,充满了老北京特有的韵味和人情味。他不仅仅在讲述料器的制作过程,更是在讲述他的人生故事,讲述这个技艺背后的家族传承和时代变迁。我仿佛能看到他在炉火旁忙碌的身影,听到他讲述家族秘诀时的庄重。书中对于“葡萄常”料器美学特征的描述,以及它在北京文化中的地位,都让我印象深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是承载着情感和记忆的文化符号。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坚信,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评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葡萄常”料器 常弘》这本书,是一部关于时间、关于技艺、关于传承的深刻篇章。常弘先生的口述,将“葡萄常”料器这一古老技艺的生命力,以一种最直接、最真挚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书中详细记录了料器制作的每一个步骤,从原材料的处理,到复杂精巧的工艺流程,再到对细节的极致追求,都展现了匠人精神的精髓。更让我感动的是,常弘先生在叙述中,不仅仅是在传授技艺,更是在传递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责任感。他讲述的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他对这份事业的热情和对前辈的敬意。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的精美,更在于它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是我们连接过去、塑造未来的重要纽带。
评分最近有幸翻阅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葡萄常”料器 常弘》,这本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尽管我对于料器这项传统工艺的了解原本并不深入,但在常弘先生的口述中,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段生动而厚重的历史。书中对于“葡萄常”料器制作技艺的描述,不仅仅是简单的工艺流程介绍,更蕴含着一代代匠人的心血、智慧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我尤其被书中对于材料选择、颜色搭配、纹饰寓意的细致讲解所吸引,那些古朴典雅的器物,在常弘先生的讲述下,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它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流转和变迁。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让我得以窥见老北京的生活气息和精湛的手工艺传统。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一门濒临失传的技艺,更在于它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鲜活、可感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