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俄罗斯旅游合作论坛文集(2013)
定价:200.00元
售价:136.0元,便宜64.0元,折扣68
作者:中国旅游研究院 等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5637308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收录了《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在中俄旅游合作论坛上的致辞》《扩大双边旅游投资,推动两国业界合作》《在国家旅游和休闲系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世界性旅游休闲系统》《圆桌论坛:扩大人员往来,共享发展机遇》等文章。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上篇 致辞与总结
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1)
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2)
在中俄旅游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上的总结发言(1)
在中俄旅游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上的总结发言(2)
在中俄旅游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上的致辞(1)
在中俄旅游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上的致辞(2)
在中俄旅游合作论坛第二次会议上的致辞(3)
在中俄文化旅游论坛上的致辞(1)
在中俄文化旅游论坛上的致辞(2)
在中俄文化旅游论坛上的致辞(3)
中篇 主题演讲:中俄两国在旅游领域吸引国外投资的国家政策
扩大双边旅游投资,推动两国业界合作
在国家旅游和休闲系统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世界性
旅游休闲系统
中俄旅游投资的成长空间与路径选择
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与人文精神
下篇 发言与讨论
圆桌论坛:扩大人员往来。共享发展机遇
俄罗斯应该如何吸引中国游客
携手共进,开创中俄旅游美好未来
俄罗斯的红色旅游
中俄旅游合作的合作进程与战略选择
2013年——俄罗斯的中国旅游市场开端年
加快中俄边境旅游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中俄旅游交流开创企业的成长机遇
在中俄文化交流之中贡献企业的力量
商务旅游领域的前景和国际展会集群的倡议
中俄旅游交流的战略路径与合作机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行业参考意义,无疑是其最核心的吸引力所在。对于任何一位长期关注欧亚地缘政治经济或旅游地理学的学者而言,这样一份汇集了特定年份(2013年)两国政府、学界和业界精英观点的文集,无疑是构建历史纵深感和政策演变轨迹的重要一手资料。2013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距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仅有数月之遥,这本文集很可能捕捉到了当时两国旅游合作战略升级的前夜的诸多信号和早期讨论。因此,通过研读,我们可以追溯许多后续合作项目的思想源头和初始设想。它不仅仅是记录了当时的共识,更重要的是,它保留了当时未解决的问题和潜在的争议点,这些“未竟之谈”对于研究合作的长期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将其与后来的文集进行对比研究,将能清晰地勾勒出中俄旅游合作在政策指导、市场成熟度以及危机应对能力上的发展轨迹,这种纵向比较的研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评分我个人对书中关于“跨文化理解促进”的篇章尤其感兴趣,虽然这可能不是技术性最强的部分,但却是旅游合作能否真正持久的关键。我希望看到论坛不仅仅停留在旅游经济效益的讨论上,而是能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旅游这一载体,来消除历史刻板印象、增进青年一代的相互认知。比如,是否探讨了联合开发历史记忆旅游线路的潜力?或者,是否有关于加强旅游从业人员互派培训,培养熟悉对方文化禁忌和礼仪规范的专业人才的计划?一个成功的旅游合作项目,最终必须转化为民间层面的友好情感积累。这本书如果能展现出对文化交流“软实力”建设的重视,并提供具体的实施路径建议,那么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越一般的行业报告。它将成为衡量两国关系“民心相通”工程的晴雨表,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触动与融合的探讨,往往才是最能体现大型国际论坛思想高度的地方。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的内在逻辑编排似乎遵循了一种自宏观到微观的递进结构。初读目录时,我就发现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发言稿,而是巧妙地将议题分成了“战略愿景”、“市场对接”、“文化互鉴”和“政策保障”四大板块。这种清晰的脉络划分,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理解的深度。例如,在“战略愿景”部分,我期待能看到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背景下,旅游合作的顶层设计和长期目标阐述,而不是零散的个案展示。而到了后期的“市场对接”,则应该侧重于具体的客源互送数据分析、产品创新路径,比如针对青年群体的定制游或者冬季冰雪旅游的联合推广策略。这种结构布局,体现了组织者对旅游合作复杂性的深刻洞察,确保了读者能够系统地把握从宏观政策指导到底层操作实践的完整链条。这种非线性的、结构化的内容组织,对于一个希望全面了解中俄旅游合作全貌的研究者或从业者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迷失感。
评分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来看,我推测这本书的文风一定会呈现出一种鲜明的“双语共振”的特点。一方面,作为官方论坛的文集,其中必然包含大量严谨、规范的政策解读和行业术语,用词精准,逻辑严密,体现出国家层面合作的严肃性。我预感会看到不少关于签证便利化、海关检验检疫、以及跨境支付系统对接的专业论述,这些内容需要高度的精确性。但另一方面,由于旅游的核心在于“人”与“体验”,书中也势必会穿插一些生动、感性的案例分享,比如讲述游客在对方国家获得的独特体验,或者文化遗产保护的感人故事。这种在严谨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自然切换,正是中俄合作的魅力所在——它既有大国博弈的深度,又不失民间交流的温度。我特别期待那些由旅游企业代表撰写的发言,它们往往是市场一线最真实的反映,其语言风格可能会更具活力和前瞻性,与宏观政策部分的沉稳形成一种有趣的张力,共同构筑起一个立体、多维度的合作图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采用了深沉的靛蓝色调,中央是一幅抽象的、融合了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和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穹顶元素的图案。那种色彩的碰撞和意境的交织,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两个伟大文明在广袤欧亚大陆上的对话与交融。我特别留意到字体选择上,中文部分运用了兼具力量感与书法韵味的宋体,而俄文部分则采用了典雅的衬线体,这种排版上的精心考量,使得整体视觉效果既庄重又不失现代感,预示着这本书所承载的内容绝非泛泛之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专业打磨的结晶。拿到手里时,纸张的厚实度和印刷的清晰度也让人感到物有所值,这不仅仅是一本会议文集,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载体。我完全可以想象,在那些充满学术气息的会议现场,正是这样一本装帧精美的文集,承载着与会者对中俄旅游深度合作的殷切期望与理性探讨,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是衡量一个出版物质量的重要标尺。它成功地在“官方性”与“艺术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人在翻阅之前就对接下来的阅读内容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本站所有链接都为正版商品购买链接。
© 2025 windowsfron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